第1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辅城给他带的这些书上,还有其父何渭的笔记,字字都是实践中的真理。
  轩辕承稷很想每天都跟在这样的师傅身边,把他一身的本领都学到。
  如今他已快成年,便想跟永正皇帝提去修河工的一线,学习在古代如何治水。永正皇帝其实正缺治水之材,如今朝中并无可堪比河道总督何渭之人。轩辕承稷相信,他若是提出,皇上会十分高兴的。
  轩辕承稷唯一放不下的,便是黛玉了。何辅城就说过,他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尤其是汛期,一连好几个月都不会回来。
  轩辕承稷来这个世界,跟他最亲的人,除了永正皇帝、忠顺王、惠儿,便是黛玉了。黛玉如今待他,如兄长一般。他若去江南了,她怎么办?
  轩辕承稷的心思,哪里能瞒得过黛玉。
  他常常会往上书房门口的一洼水塘,撒一把鱼食。盯着争先恐后吃鱼食的锦鲤,一看便是许久。
  黛玉觉得,他心里似乎有一扇门,她很想推开门,看看门里边是怎样的。
  这天,上书房课业结束后,下起了毛毛雨。
  上书房的内侍们已经备好了油纸伞。
  轩辕承稷的随从已经在外撑着油纸伞候他。他从随从手中接过油纸伞,回头对黛玉道:“我送你。”
  随从们闻此,皆立刻退到了一边。
  惠儿见此,便故意跟何辅城说,她有不懂的要问他。何辅城会意,惠儿是想给五殿下和林姑娘留单独的时间。于是,惠儿跟何辅城就着刚刚课上的内容,讨论汉武帝究竟是尊儒,还是外儒内法,两人讲得热火朝天。
  承晈因他姐姐惠儿不走,他便也不能走,虽然他很想跟神仙姐姐同行。
  六皇子则眼巴巴地看着五皇兄给林姑娘撑起了伞,却一把被七公主拖着去奚妃宫里去请安。八公主则是跟他二人一道而行。
  东直门前的长道,跟*往常一样静悄悄的。因不是换值的时间,两边的侍卫在直道两边的高墙上,不声不响,巍然不动,仿若不存在一般。
  随行侍从们也拉得远远的。他们都是五殿下的亲信。他们看上去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跟着,其实心里可高兴了。
  这是黛玉第一次跟轩辕承稷共伞。其实上书房当值的内侍,是给在上书房上课者每个人准备了一把伞的。
  但是稷哥哥执意要给她打伞,她高兴还来不及。
  她现在才六岁,离“七岁男女不同行”还差一岁呢。就是被旁人看到了,也没什么。
  她抬头看着轩辕承稷,却发现他正望着沿着伞沿滴落的水珠出神。就跟她好几次发现,他看着鱼池里的鱼出神一般。
  “稷哥哥。”黛玉轻轻喊了一声。
  轩辕承稷还在沉思中。雨季要来了,不知道今年长江、黄河中下游会不会泛滥。
  黛玉见他没有回过神,便拉拉他的袖角。
  轩辕承稷这才回过神,又忙把伞往黛玉那边移了一些。
  黛玉这才看到,轩辕承稷的另外一侧的肩头已经被淋湿了。她便往他身边走近了一些,免得他被淋到。
  可是越跟他靠近,她的心便越是止不住地小鹿乱撞着。
  轩辕承稷见小黛玉贴心地往伞底那么一钻,心都要化了。肩头淋湿的那么一小块算不了什么,今儿的雨其实并不大。
  “际哥哥刚刚在想什么出神呢?”黛玉问。
  轩辕承稷望着天边,道了一声:“江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