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3)
他昨儿听母妃说,父皇让何辅城来给他伴读。六皇子心里还在打鼓。他那个一天能写好几首诗的四哥,都够麻烦的了,母妃一天到晚拿他跟四哥比。如今又来个有当世张九龄之称的神童,更是要被比下去。现在可好了,承晈来了,他五岁都不到,恐怕字都没有认全。六皇子是不怕跟承晈比的。
轩辕承晈道:“因为神仙姐姐在伴读。承晈也要伴读。”
昨日承晈说他要伴读,竟是因林妹妹!轩辕承稷:“……”他想起自己是如何去说服皇上的,更加无语。
转念又一想,他这是怎么了,是跟一个五岁都不到的小孩儿吃醋?
想着想着,轩辕承稷失笑。这醋也吃得太离谱了。等等,我在吃醋了……
“五哥哥想起什么了,这般欢喜?”轩辕承稷身后响起惠儿的声音。
回头一看,惠儿正在上下打量他,又看看黛玉。惠儿笑着道:“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五哥哥今日这身打扮,也太好看些了。”
轩辕承稷承认,他就是打扮过了。出门时,衣裳试了两套,选了身修身的。带飘带的金冠觉得不够精神,换了顶利索的。跟国民女神当同桌,自然要把自己弄得清爽一些。
回头对上黛玉那双清澈的眸子。就那一瞬间,她便快速移开了目光,两颊迅速染上绯红。
黛玉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够再跟五殿下对视了。心跳得厉害,脸上也热得厉害。
轩辕承稷觉得,惠儿这丫头,八卦得如此明显,嗯,是该找个时间好好聊聊了。都弄得人家林姑娘不好意思了。
就在这时,一位白衣飘飘的公子,从外边款款而来。他扫视了上书房一道,便来到惠儿旁边的空位。
来者便是有神童之称的何辅城。
七公主、八公主顿时雀跃起来,低声道,“快看快看。何家哥哥来了!”“惠儿姐姐原来还说要嫁给他呢!”
这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落到了黛玉耳边。
黛玉:“!”我听到了什么?
何辅城跟他前边诸位见了个礼,又对惠儿道:“福姑娘,好久不见。”
惠儿,轩辕布福。此时已经彻底服帖了。她本在吃瓜轩辕承稷和黛玉,看到何家哥哥后,顿时满脸绯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轩辕承稷笑了。真是天道好轮回!吃瓜人,必被人吃瓜。
而何辅城已经翻开了他携来的《四书章句集注》。
那年,忠顺王家的千金在有帝后出席的元宵灯会上,说要嫁给他。而他的父亲竟然说,另死都不能做攀附之事,不给他向忠顺王家里说亲。
谁又知道,此后他在星月之下的苦读,全是为了能跟她比肩。
如今,他离她只有咫尺之遥。
轩辕承稷的笑容更甚了,他不过是换了身衣裳,就被惠儿笑话。如今,坐在惠儿身旁这位仁兄,可是抱着集注在惹人注意啊。要知道,他可是有过目不忘神童之称的人,传说他看完一本书就会烧一本,因为都记住了。还有传言,说他读书千卷,怎么可能还需要苦读集注这般的基础课啊。
轩辕承稷的八卦之心顿起。他在记忆中搜索着,关于后排神童的所有回忆。他的父亲何渭,是一代治河能臣。
这倒是跟轩辕承稷有一些共通之处,因为他前世的专业便是水利工程。
不过后世对水的改造和利用,跟古代是很不一样的。轩辕承稷一直对古人治水的智慧很是敬佩。
轩辕承稷笑着道:“何兄家中的《河防通议》还尚在否?不会也看完被烧了吧。”这是一本轩辕承稷知道的,宋元时期关于治理黄河的古籍。当然,他仅知道书名,没有看里边的内容,因为后世要掌握的是基于现代知识的水利课程。
何辅城知道五殿下在戳他拿集注做样子了。他就是在拿书在挡一挡,不然他旁边的惠儿姑娘只怕都要捂着脸跑开了。
何辅城也不甘示弱,笑着道:“当然。那是家父的书,在下怎会烧掉?殿下若是感兴趣,明日在下带来,跟殿下一起探讨。”早就听说五殿下大病之后,便跟往日不同了。更有传言五殿下扮成内侍,溜出去玩的事。想必修理河工的书,定是他不想看的。 ↑返回顶部↑
轩辕承晈道:“因为神仙姐姐在伴读。承晈也要伴读。”
昨日承晈说他要伴读,竟是因林妹妹!轩辕承稷:“……”他想起自己是如何去说服皇上的,更加无语。
转念又一想,他这是怎么了,是跟一个五岁都不到的小孩儿吃醋?
想着想着,轩辕承稷失笑。这醋也吃得太离谱了。等等,我在吃醋了……
“五哥哥想起什么了,这般欢喜?”轩辕承稷身后响起惠儿的声音。
回头一看,惠儿正在上下打量他,又看看黛玉。惠儿笑着道:“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五哥哥今日这身打扮,也太好看些了。”
轩辕承稷承认,他就是打扮过了。出门时,衣裳试了两套,选了身修身的。带飘带的金冠觉得不够精神,换了顶利索的。跟国民女神当同桌,自然要把自己弄得清爽一些。
回头对上黛玉那双清澈的眸子。就那一瞬间,她便快速移开了目光,两颊迅速染上绯红。
黛玉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够再跟五殿下对视了。心跳得厉害,脸上也热得厉害。
轩辕承稷觉得,惠儿这丫头,八卦得如此明显,嗯,是该找个时间好好聊聊了。都弄得人家林姑娘不好意思了。
就在这时,一位白衣飘飘的公子,从外边款款而来。他扫视了上书房一道,便来到惠儿旁边的空位。
来者便是有神童之称的何辅城。
七公主、八公主顿时雀跃起来,低声道,“快看快看。何家哥哥来了!”“惠儿姐姐原来还说要嫁给他呢!”
这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落到了黛玉耳边。
黛玉:“!”我听到了什么?
何辅城跟他前边诸位见了个礼,又对惠儿道:“福姑娘,好久不见。”
惠儿,轩辕布福。此时已经彻底服帖了。她本在吃瓜轩辕承稷和黛玉,看到何家哥哥后,顿时满脸绯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轩辕承稷笑了。真是天道好轮回!吃瓜人,必被人吃瓜。
而何辅城已经翻开了他携来的《四书章句集注》。
那年,忠顺王家的千金在有帝后出席的元宵灯会上,说要嫁给他。而他的父亲竟然说,另死都不能做攀附之事,不给他向忠顺王家里说亲。
谁又知道,此后他在星月之下的苦读,全是为了能跟她比肩。
如今,他离她只有咫尺之遥。
轩辕承稷的笑容更甚了,他不过是换了身衣裳,就被惠儿笑话。如今,坐在惠儿身旁这位仁兄,可是抱着集注在惹人注意啊。要知道,他可是有过目不忘神童之称的人,传说他看完一本书就会烧一本,因为都记住了。还有传言,说他读书千卷,怎么可能还需要苦读集注这般的基础课啊。
轩辕承稷的八卦之心顿起。他在记忆中搜索着,关于后排神童的所有回忆。他的父亲何渭,是一代治河能臣。
这倒是跟轩辕承稷有一些共通之处,因为他前世的专业便是水利工程。
不过后世对水的改造和利用,跟古代是很不一样的。轩辕承稷一直对古人治水的智慧很是敬佩。
轩辕承稷笑着道:“何兄家中的《河防通议》还尚在否?不会也看完被烧了吧。”这是一本轩辕承稷知道的,宋元时期关于治理黄河的古籍。当然,他仅知道书名,没有看里边的内容,因为后世要掌握的是基于现代知识的水利课程。
何辅城知道五殿下在戳他拿集注做样子了。他就是在拿书在挡一挡,不然他旁边的惠儿姑娘只怕都要捂着脸跑开了。
何辅城也不甘示弱,笑着道:“当然。那是家父的书,在下怎会烧掉?殿下若是感兴趣,明日在下带来,跟殿下一起探讨。”早就听说五殿下大病之后,便跟往日不同了。更有传言五殿下扮成内侍,溜出去玩的事。想必修理河工的书,定是他不想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