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祢谏史这又是在做什么?”
  “先前我对顾谏史多有误解,以为顾谏史连着几日告假是为了躲懒。”
  不知想到了什么,祢衡的脸色更加黑沉,
  “如今我才知晓,顾谏史竟比我看得更加通彻——这大汉,这天下,早已烂透,不如不见,躲在家中,也好过眼睁睁地看着这朽败的朝堂。”
  ?
  祢衡在说什么鬼东西?
  顾至原以为祢衡是在阴阳怪气,在内涵嘲讽他,却没想到祢衡在说完这些话后,竟自顾自地陷入恼恨,对他的惊疑之色一无所觉。
  “祢谏史这是喝了几斤烈酒?”
  带着讥嘲之意的话语并未唤醒祢衡的认知。祢衡像是将他当做了同类人,就连嘲讽之语,也是对这个世道忿忿不平的体现。
  “你我虽然都已看透世事,却终究不同。你愿‘随其流,扬其波’,我却不愿。今日,我便挂印归去,不再管这世间的是非。”
  听祢衡的口吻,他竟以为顾至前几天告假不赴任是一种对昏暗朝堂的反抗。
  最终,“反抗者”顾至还是选择随波逐流,在黑暗的世道中沉沦,引来祢衡的叹息若干。
  对此,顾至唯有:“……”
  贾诩以为他告假不来是为了躲避祢衡这个怪人,祢衡倒好,直接给他上价值观。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前几天告假——只是,单纯地,不想上班?
  顾至欲言又止,但他并没有开口解释。
  似祢衡这样的人,一旦认准了一件事,就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话,解释了也是徒劳。
  更重要的是——他实在不需要与祢衡解释,祢衡会对产生怎样的误解,都与他无关。
  借着广袖的遮掩,顾至抓住荀彧的手,打了个眼色。
  他们不用再说什么,只需要等祢衡自己消化完自己的情感,自觉走人就是。
  果不其然,在内心经历一番痛苦地挣扎后,祢衡仰天长叹,似笑似哭。
  等祢衡赤着脚,疾跑远去,两人在原地站了片刻,继续向前。
  “阿漻竟与此人共事,着实令我难以安心。”
  第118章 人前人后
  荀彧这话并非玩笑, 他蹙着眉,似在为了此事而忧愁。
  垂在两侧的衣影晃动,顾至想将那道微蹙的痕迹抹平, 然而,众目睽睽之下,他终究没有行动,只是宽慰道。
  “文若无需烦忧。方才祢衡说要弃官回家、挂印归去,想来我与他共事不了多久。”
  祢衡刚刚说他打算辞职不干, 以祢衡的脾气与行动力,估计就是这几天的事。
  汉朝官员的致仕手段无外乎装病、丁忧那几种。在原著中,祢衡就是自称狂病, 谢绝了曹操的招揽。
  根据祢衡今天在殿内、殿外的举动, 他大概还是会用“狂病”这个理由跑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