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彧却有不同的见解:
  “此人傲世轻物, 不愿与等闲人为伍。你若让他归隐山林, 他绝不会答应。他既然不甘平庸,即便再有怨言,最终也还是会回返朝堂。”
  对于荀彧的识人之能, 顾至向来无条件地信任。
  荀彧说祢衡不会真的辞官,那祢衡就一定会继续在这个位置上蹲着。
  想起祢衡在原著中被曹操、刘表等人踢皮球一样地送来送去, 表面上举荐, 实则嫌弃地送给其他人的剧情, 不由恍然。
  如果祢衡真的讨厌浑浊的世道,他为什么不就此离开,反而依从曹操、刘表的安排, 被动地换着老板?
  但凡祢衡早点离开,另谋生路,或者找一处田舍种地, 他也不会因为辱骂黄祖,而被黄祖绞杀。
  所以,祢衡刚才那只是气愤之言,跟他的骂人一样,只是徒劳地抒发心中的恶气,并没有辞官的决心。
  “即便如此,祢衡对我而言,亦无妨碍。”
  就算祢衡发狂,最多不过是胡言乱语,或者胡作乱为。
  前者他可以自动屏蔽,后者,祢衡完全打不过他。说得更夸张一点——
  “我只需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按住祢衡的脑壳,不让他横冲直撞。”
  见顾至带着玩笑意味,现出几分显扬之色,荀彧心中的隐忧被笑意覆盖。
  他伸出手,按住顾至鬓角微微翘起的一捋发。可在指腹触及发梢的那一瞬,原本只是打算将发丝捋平的手不自觉地停留,轻抚面颊的边缘。
  那些若有如无的视线像是又一次出现在五感之内。
  顾至分不清这是不是他紧张之下的错觉,却是一个劲地清嗓。
  脸侧的温度只短暂地在他耳边流连,便收了手。
  “方才,顾谏史鬓角有一株地丁,彧已替你取下。”
  荀彧朝他张开手,纹路分明的掌心躺着一棵蒲公英,在微风的拂动下,摇曳着,晃动着。
  这棵蒲公英不知是从哪来的,也许是荀彧恰巧捉得,也许刚才的确勾在他的鬓角,被荀彧取下。
  顾至听他又叫起了“顾谏史”,无声腹诽。
  方才直呼阿漻,现在又喊顾谏史,岂非“此地无银三百两”?
  荀彧似乎看穿了他的念头,放走手上的蒲公英,在他身旁低语:
  “阿漻为何如此在意‘顾谏史’这个称呼?”
  压着音量的声嗓显得有些低沉,仿若一把看不见的小钩,在他心上挠着痒。
  “……不过是略有些奇怪罢了。”
  虽藏着不经意的掩饰,但这确实不算谎话。这个称谓确实……让他生出些许奇异之感。
  “明远。”
  猝不及防地,荀彧忽然唤了他的字。
  熟悉又陌生的音节敲在心口,带起震动的回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