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朕在长安时,三辅之地荒歉,民众忍饥挨饿,便有不少人做了流贼。”
  见祢衡蹙眉,仍欲开口,刘协继续道,
  “朕开仓赈民,却只是杯水车薪。饥灾最严重的那一个月,都城几乎被你口中的流贼踏破,不少朝臣死在道中,人尽相食。”
  祢衡文思敏捷,已然猜到刘协的未尽之言,不由着恼:
  “臣并非此意。似安匪、丈田这般琐碎之事,只需九卿控扼便可,何须多问?若陛下事事询问,还能留有多少时间,用在定邦之上?”
  “那在祢卿的心中,何为大事?”
  “那自然是定邦安国……”
  “定邦自有将军之士,安国自有九卿之臣。若按祢卿的道理,朕岂非事事不用过问?”
  祢衡道:“自当有主有次。”
  说到这,祢衡心中已然明白了自己失语之处。
  他因为这几天,整个朝会都在车轱辘地说一些细碎的事,忍了又忍,实在无法忍耐。
  他并不是不知道农与民的重要性,可这执行之事,本就该由各级属官接手,哪有事事汇报的道理?
  与其说是皇帝重视农事,重视黎民,倒不如说……曹操像是有意将这些琐碎的事堆到刘协的眼前,占据天子的视野。
  天子难道不知道曹操的用意吗?他方才说的话虽然过火了些,对天子不敬,可他的初衷并非如此。
  天子为何不趁机发作一番,顺势改变如今的局面,揭露曹操的用心,把军政大权握在手中?
  祢衡怎么也想不通天子为什么要压下这事,面上的神情愈加恼怒冷淡:
  “既然陛下认为这些都是‘必要之事’,臣以后不说了便是。”
  第117章 保护
  祢衡当众大呼小叫, 讽刺“主不似主”的时候,刘协没有生气;被祢衡贬低,比作“村夫”的时候, 刘协也没有生气。
  可当祢衡梗着脖子,来了一句“以后不说了便是”,反倒真真切切地让刘协生出几分恼意。
  什么叫“若陛下觉得必要,臣以后就不说了”,真当自己很委屈不成?
  分明是此人胡搅蛮缠, 竟还一副忠孝节烈,费劲心力也无法让天子采纳谏言,恨不得以死明志的模样, 这是在恶心谁?
  一时间, 刘协甚至以为眼前这个叫祢衡的狂生是曹操故意派来折腾自己的, 祢衡刚才佯装忠义的言行, 都是曹操为了架空他这个天子的手段。
  再看曹操风云不动的神色,刘协愈加肯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
  兖、豫几州的基业都是曹操亲手打下来的,他这个天子, 说白了与六国时期的周天子没什么两样,甚至更加不如。
  为了显示对他这个天子的敬重, 曹操优先建造宫殿, 让他锦衣玉食地用着。曹操自己, 则住在简陋的居所,每日粗食冷水,全然没有一方诸侯的模样。
  不仅如此, 曹操还对他事事相告,毫无隐瞒。军政农事,不论大小, 俱上达天听。
  看起来肝胆披沥的行举,让刘协对曹操更加惕厉。
  然而,不论他对曹操是什么想法,在他还未笼络独忠于自己的朝臣之前,他都必须清楚地掌控几州境内的所有事,清楚地知道曹操在做什么。
  如果闭目塞听,对曹操的政举、用兵一无所知,他如何能拨云见天,重现大汉之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