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什么喜事需要他这个太子来报喜?
  乾隆起身推开门,小家伙已经跟小炮弹一样冲进来,永璜在后面跟得气喘吁吁。
  永琏行了礼,就飞快道:“汗阿玛,造办处造出了省力的织布机,织布的速度能翻倍!”
  “翻倍就翻倍,至于这么激动。”乾隆倒是很淡定,把儿子拉进屋,大冬天的,小家伙脑门上跑出一层汗。
  “我们的棉布产量上去了,不但日后不用依赖英吉利的布,还可以对外出口。”永琏道:“就算不考虑这些,女子们织布更加省力,也是一件大好事呀!”
  至于带动后续机械发展什么的,永琏没说。这还要看朝廷给的支持力度够不够。
  永璜就帮弟弟补充,想给汗阿玛介绍一下新织布机的原理。
  乾隆听得云里雾里,表示怀疑,“只做了这么一点改良,就能让效率翻倍?”
  “我们都已经亲眼见了。”永琏道:“他们用到了弹簧,儿子想着,这弹簧的用处或许还有很多。”
  乾隆:“何为弹簧?”
  永琏指了指柜子上的自鸣钟,“这个自鸣钟整点会跳出一个小鸟报时,这个机关就用了弹簧。”
  乾隆挑眉,“你怎么知道?”
  “因为发明飞梭的匠人从前就是仿制西洋钟的。”永琏笑道。
  永璜、永琏把这个新的织布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夸了一番,乾隆还是体会不到这织布机的好处。
  “知道了知道了,等海望那边上折子,朕再去看看。若真如你们所说那样便利,就慢慢推广开。可你也说了,这梭子是装在铁制的织布机上,但大部分织布机都是木质的,未必适用。就算适用,普通百姓也没钱换。”
  “朝廷帮他们换啊!”永琏道:“朝廷免费帮他们换织布机,他们用新织布机织出来的布,给朝廷还一部分。”
  乾隆发现了,永琏这小子一心惦记着百姓,却也不让朝廷当冤大头。
  永璜在旁边跟着点头,“这办法好!”
  乾隆心中满意,面上却哼道:“还不知道这个什么飞梭是否容易制作。”
  他说完就打发俩小孩赶紧回阿哥所做功课,现在本就比从前放学晚,俩臭小子还到处乱跑。
  晚上,乾隆和皇后说起织布机的进展。
  “朕还没见着什么样,只听永琏说好。若是真的能提高效率,可以给江南那边的仿制作坊换一批新式的织布机。”乾隆道。
  皇后对织布机的结构已经很了解了,从乾隆的形容中就能想象出飞梭是什么样。
  “依臣妾看,不仅江南需要这样的织布机,北方更需要。”皇后道:“北方有些州县土地贫瘠,若能靠织布换些粮食该多好?”
  乾隆闻言一愣,是啊,这点他怎么没想到?
  甘肃、宁夏有几个州县,粮食产量一直很低,经常需要周边府县帮助。朝廷时不时还要拨款赈济,偏偏这些地方也不适合种桑养蚕。把蚕丝运过去,那是豆腐搅成肉价钱,但棉花的运输成本就要低很多。而且这些地方本身也是
  可以种一些棉花的。
  这么一想,纺织业竟如此重要!那织布效率提高,确实值得高兴。
  海望在年前把奏折递给乾隆,并将铸铁织布机抬到了长春宫。
  乾隆来看过之后,次日后宫妃嫔也都纷纷来参观新式织布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