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纯嫔在家用过织布机,知道从前的织布机操作起来很累人,她见皇后轻轻松松操作,不仅速度加快了,织出的棉布也十分平整。
  “这真是太好了,我看速度可不止翻一倍。”纯嫔道:“而且木质的织布机很容易受潮变形,修起来也非常麻烦,铁质的肯定耐用。”
  “就是不知道这个铁质的织布机成本多少?”娴妃问。
  今年腊月,乾隆正式册封后宫,那拉氏也有了封号。
  皇后道:“听皇上说,铁质的织布机成本较高,普通人家恐怕买不起,好在这个梭子也可以装在木质的织布机上。”
  前两日,造办处已经试验过了,只需要稍微调整尺寸就好。
  乾隆给乌尔占赏赐了二十两银子,还在早朝上夸了他。
  乾隆不单单是夸他,只是说到飞梭时,顺口提了两句。
  但这对于造办处的匠人来说已经很难得,造办处的主事对乌尔占都客气了几分。
  很快,乌尔占就从一名普通匠人,升为郎中。
  比起钱财,升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更具有诱惑力。
  造办处很多人羡慕乌尔占,也想造出什么来,听说皇上让人研究烧制透明玻璃,就有人往这上面花心思。
  海望发现造办处的匠人们热情空前高涨,大过年的,还有人在工匠房忙碌。
  先帝爷要是见着这样的景象肯定高兴。
  过年祭太庙时,乾隆和永琏把改良织布机的好消息跟雍正说了。
  乾隆道:“都是汗阿玛调教的好,造办处的匠人素质才能这么高。”
  这话不错,现在造办处大部分人都是雍正年间来的。
  雍正听了哈哈大笑,跟永琏说:“瞧瞧,你汗阿玛多会说话。”
  永琏也觉得,怪不得汗阿玛小时候能的圣祖喜爱,真的很会哄人开心。
  殊不知,乾隆这是在为接下来要说的事儿做铺垫。
  他从纺织业的重要性说到西洋那些国家,最后叹一口气,“儿臣思来想去,必须派人去利未亚看看。那边如果成了洋人的地盘,对亚洲,对大清是不小的威胁。”
  “是是是,该去一趟。”雍正听到这,还十分赞同乾隆的观点。
  谁知乾隆下一句就是,“派旁人去儿臣不放心,还是十三叔家的堂弟最得力,儿臣便想让弘晈去。”
  雍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