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3)
她们虽然没讨论出改良织布机的办法,皇后却了解到更多纺织女工的不易。
朝廷经常表彰那些节妇烈女,殊不知这些既要照顾家中事务,又要织布养家的女性也十分辛苦。
朝廷如果能给她们一些奖励该多好。
可惜这种事皇后不好和乾隆提,她只是讲给几个儿女,尤其永琏,应该知道这些。
永琏在心里叹气,这件事比洋人去西洋贸易还难办,不过如果织布机得到改良,大清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给朝廷带来足够利益,朝廷自然就会重视这些女子。
年前,永琏想到三轮车的一些改良办法,和永璜一起去造办处,正好遇见海望。
“海公过来,难道是织布机有了进展?”永琏笑眯眯问,如果不是大事儿,海望不会亲自过来。
海望笑道:“二阿哥料事如神,臣听这边的匠人说,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织布机更方便,织布的速度更快了。”
永琏歪头,他之前只以为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结实耐用,这怎么还提高效率了?
“走走走,我们也去看看。”永琏拉上永璜,一起去看热闹。
第39章 质的飞跃
造办处的匠人擅长什么的都有,6因为铸铁的织布机他们之前从未见过,大家就凑一起群策群力。
大家本来想着能把木质的织布机还原成铁质的,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偏偏有个仿制过西洋钟的匠人在旁边出主意,木质织布机上的梭子操作起来太麻烦,如果能给它装个弹簧,或许会更省力。
大清的匠人还不怎么习惯运用弹簧,这主意也只有熟悉西洋物件的匠人能想出来,他就设计了一个两端带弹簧的滑槽,带动梭子。
这样织工操作起来就轻松很多,而且一台织布机能织的布面也更加宽。
永琏看着匠人们演示,激动得拍手!这不就是飞梭吗?
在原本历史上,英国工厂正是有了飞梭,棉布的生产速度才得到质的飞跃,为了让棉纱的产量跟上棉布的速度,才又发明出了工业革命的里程碑——珍妮纺纱机。
现在大清有了飞梭,是不是也离珍妮纺纱机不远了?
“太好了太好了!这是大功一件!我这就去向汗阿玛报喜!”永琏道:“是谁发明的来着,跟我们一起去!”
发明飞梭的匠人叫乌尔占,是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他有点腼腆,毕竟之前内务府仿制钟表的手艺并不好,他们这些钟表匠经常被嫌弃。
他下意识看向主要负责制造织机的几名匠人。
永琏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明白乌尔占的顾虑,就对那几人笑道:“你们的赏赐同样少不了。”
海望看向永琏,“阿哥爷,这织布机的细节处还需再打磨打磨,回头臣把参与此事的匠人名单写好,呈送给皇上,让他们一起领赏。”
永琏想想也行,“好好好!那我先去找汗阿玛报喜。”
兄弟俩又风风火火跑去养心殿。
乾隆看完最后两本折子,准备去长春宫,就听永琏在外面大呼小叫的。
“汗阿玛汗阿玛,喜事,大喜事!”
乾隆皱眉,这小子愈发没规矩了。 ↑返回顶部↑
朝廷经常表彰那些节妇烈女,殊不知这些既要照顾家中事务,又要织布养家的女性也十分辛苦。
朝廷如果能给她们一些奖励该多好。
可惜这种事皇后不好和乾隆提,她只是讲给几个儿女,尤其永琏,应该知道这些。
永琏在心里叹气,这件事比洋人去西洋贸易还难办,不过如果织布机得到改良,大清的纺织业迅速发展,给朝廷带来足够利益,朝廷自然就会重视这些女子。
年前,永琏想到三轮车的一些改良办法,和永璜一起去造办处,正好遇见海望。
“海公过来,难道是织布机有了进展?”永琏笑眯眯问,如果不是大事儿,海望不会亲自过来。
海望笑道:“二阿哥料事如神,臣听这边的匠人说,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织布机更方便,织布的速度更快了。”
永琏歪头,他之前只以为铸铁的织布机比木质的结实耐用,这怎么还提高效率了?
“走走走,我们也去看看。”永琏拉上永璜,一起去看热闹。
第39章 质的飞跃
造办处的匠人擅长什么的都有,6因为铸铁的织布机他们之前从未见过,大家就凑一起群策群力。
大家本来想着能把木质的织布机还原成铁质的,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偏偏有个仿制过西洋钟的匠人在旁边出主意,木质织布机上的梭子操作起来太麻烦,如果能给它装个弹簧,或许会更省力。
大清的匠人还不怎么习惯运用弹簧,这主意也只有熟悉西洋物件的匠人能想出来,他就设计了一个两端带弹簧的滑槽,带动梭子。
这样织工操作起来就轻松很多,而且一台织布机能织的布面也更加宽。
永琏看着匠人们演示,激动得拍手!这不就是飞梭吗?
在原本历史上,英国工厂正是有了飞梭,棉布的生产速度才得到质的飞跃,为了让棉纱的产量跟上棉布的速度,才又发明出了工业革命的里程碑——珍妮纺纱机。
现在大清有了飞梭,是不是也离珍妮纺纱机不远了?
“太好了太好了!这是大功一件!我这就去向汗阿玛报喜!”永琏道:“是谁发明的来着,跟我们一起去!”
发明飞梭的匠人叫乌尔占,是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他有点腼腆,毕竟之前内务府仿制钟表的手艺并不好,他们这些钟表匠经常被嫌弃。
他下意识看向主要负责制造织机的几名匠人。
永琏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明白乌尔占的顾虑,就对那几人笑道:“你们的赏赐同样少不了。”
海望看向永琏,“阿哥爷,这织布机的细节处还需再打磨打磨,回头臣把参与此事的匠人名单写好,呈送给皇上,让他们一起领赏。”
永琏想想也行,“好好好!那我先去找汗阿玛报喜。”
兄弟俩又风风火火跑去养心殿。
乾隆看完最后两本折子,准备去长春宫,就听永琏在外面大呼小叫的。
“汗阿玛汗阿玛,喜事,大喜事!”
乾隆皱眉,这小子愈发没规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