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66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黑袍恍然大悟,说道:“原来盘龙城在内的南方据点,要塞,还有开拓了上百个,存在了几百年的村落,屯堡,就是这样放弃的,太可惜了,不仅是南方的铜矿从此无法直接开采了,就连这些地盘,也被迫放弃,这么说来,此时的商朝是四面皆敌,空有中原的近百万人口,却是生存态势,连商朝初建时都远远不如吧。”
  老祖点了点头:“可以这样认为,因为从地盘来说,跟开国时差不多,而原本的属国和盟友的风夷,辛国却成了敌人,加上在南方,淮北一带的邳国也反了,不再朝商,莱夷也加入了反商联盟,一时间,东方的诸侯几乎全部叛乱,商朝就算靠了南方收缩回来的军队,也是只能勉强维持战线,保个均势而已。”
  斗蓬喃喃道:“难道说,商朝后来能反败为胜,是靠了迁都,回到了河北之地的相城,就是今天的邺城附近,这才靠黄河天险,取得了防守的稳固,让风夷和辛国没这么容易直接攻向中原的商都吗?”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是的,黄河向来是最好的防线,从北方向南打不容易,从南方向北攻击也很难,风夷和辛国的步兵与战车可以在中原之地纵横,也可以利用济水这些河道运兵,直扑河洛之地,但没办法过河攻击商朝的新都,于是商军在当地初步站稳了脚跟,开始筹画反击了,这时候是商王河檀甲在位,他利用了以前曾经是敌人的韦国和彭国,让居于豫东的韦国,和在江淮之地的赢姓方国,出兵抵抗风夷和辛国的进攻,而让在淮北彭城一带的彭国,集中兵力打击邳国,并许诺这些方国在战争中获得的土地,人口,全归他们所有,更是可以获得数十年不用朝贡交税的权力。”
  “如此一来,出身昆吾氏一族的彭国,和韦国就大喜过望,跟赢部落一起,使出全力攻打风夷和辛国,这让商朝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得以把四方收缩回来的兵马重整,几年之后,完成了修整的商军,开始大举反攻,韦国和赢秦方国一年一北,夹击风夷,让他们不得出兵救援辛国,而商军主力则全力猛攻辛国,九世之乱中先后登位的数个商王,这会儿还是属于宗室,贵族的身份,也带上自己领地里的军队,全力出战,就象当年商王太甲微集结全族之力,屠灭有易氏一样,这回的商军,在生死存亡之际,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得到了上千奴隶献祭之后的祖先与神明,也在这个时候降临战场,变幻风云,让强大的辛国,最终败在了商军的战车与刀斧之下,就此灭亡。”
  “从上古时代就一直传承的有梓氏部落,就此除名,风夷发现情况不妙时,想驰援辛国,已经来不及,反而被胜利之后士气大涨的商军,韦军和打败了邳国之后,前来北上汇合的彭国军队三面夹击,最后只能投降,强大的风夷,是从夏启时代就让历任夏后非常头疼的大国,至此也算是元气大伤,在战争中损失也非常大的商王河檀甲,接受了风夷的投降,把他们迁向了更南方的淮南之地,与彭国作伴,相互牵制,而自己则在数年之后,重新发起了对于莱夷的进攻。而这一次,几代商王梦想的海边盐场,终于近在眼前了。”
  黑袍的眉头一皱:“在商军横扫辛国,风夷的时候,这莱夷在做什么?见死不救还是坐山观虎斗?”
  第5638章 是敌是友无定论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莱夷其实并没有什么夺取天下的野心和欲望,他们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蟠踞在青州东部,临海一带的中等诸侯国罢了,在夏朝灭亡,有仍氏和有缗氏这些夏朝的铁杆盟友们因为败亡而离开之后,原本只是小小诸侯方国的莱夷部落,联合在一起,成为莱夷,占据了青州东部一带。”
  “只不过因为海盐盐场的问题,莱夷成为了商朝的针对和打击对象,虽然他们一度利用了商军劳师远征,后方补给出了问题,上层又有矛盾的种种条件,一度靠了熟悉地形之利,打败了商王的一次远征,并在后面引发了风夷,辛国这些强大东夷方国的叛乱。”
  “但莱夷他们自己并没有加入风夷和辛国的叛乱,没想着就此攻进商朝腹地,灭亡商朝。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商代夏,还是风夷,辛国最后能推翻商朝,对他们莱夷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给谁进贡不是进贡呢,风夷如果夺取了天下,那最后还是会向他们强行要求交出海盐,或者是其他贡赋,早晚也会跟商朝一样翻脸开战。”
  斗蓬笑道:“说白了还是实力不济,莱夷只不过是由原来北海边上的一些松散部落,因为习性和生产生活方式相近,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联盟,这才有了莱夷,他们的地盘,不过今天青州的一两个郡的大小,跟庞大的中原王朝,至少是占了整个司州,豫州之地的商朝比,要弱小得多,就连跟风夷和辛国这些占了中原东部,豫州北部的方国相比,也是实力要差了很多,夺取天下的这种事,他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除非是在这个天下趁机兼并其他部落,扩大地盘和人口,起码要占了整个青州之地,才能跟中原的霸主叫板呢。”
  黑袍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莱夷后面是向着胶东半岛进军,去打那些更落后,实力更弱,还处于上古部落,石器时代的嵎夷了,老祖,我没说错吧。”
  老祖点了点头:“黑袍尊者说得不错,莱夷在被商朝打了以后,发现弱小是原罪,不管谁成了中原霸主,都要跟自己要盐,要贡赋,再联想到以前夏朝的有仍氏,有缗氏,那跟中原宗主夏朝的关系可比自己跟商朝要铁了太多,可是夏桀上位后,四百多年的交情说翻脸就翻脸,还不是因为有仍氏和有缗氏几百年来只守着自己的封地,几乎不去扩张,这才给了夏桀随时消灭自己的机会吗?”
  “加上这次的事,莱夷首领也算是想明白了,不想给人打,那就得自己先强大,打不过商军,惹不起风夷,辛国,那还收拾不了还在石器时代的嵎夷部落吗?于是他们在商朝与风夷大战的这几十年里,一方面利用在战争中得到的商朝的战争技术,开始强化军队,一方面也跟商朝缓和了关系,增加了一些食盐的产量,以换取商朝的青铜矿石,这让他们可以打造更多的青铜武器,组建军队。”
  黑袍的眉头一皱:“商朝不是在跟莱夷处于战争状态吗?这时候连风夷和辛国都反了,怎么莱夷反而跟商朝又服软了?商朝也肯接受?”
  老祖微微一笑:“商朝诸王是能屈能伸的,不要四处树敌的道理,他们明白,当时的主要对手是想要攻灭自己的风夷和辛国,而莱夷也好,在南方江汉一带的苗人方国,以前为了抢夺铜矿而打了上百年的那些南方部落也罢,都是没有长远目光的,暂时可以握手言和的对象,就象商朝从南方全面收缩后,青铜矿也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来取得,甚至可以用莱夷卖给商朝的盐,去换南方部落的铜矿石,虽然说这些产量不是自己能控制和保证的,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得到,所以只要莱夷和这些南方的方国,愿意继续承认商朝为宗主,原来以朝贡或者是贸易的方式提供这些商朝所需要的东西,那以前的恩怨,商朝可以一笔勾销,甚至把以前打仗的责任,推到那些出兵的先王身上,让死人来承担责任呢。”
  斗蓬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还真的是没有永恒的冲突,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昨天是盟友,今天是死敌,昨天的死敌,今天可以交朋友,真的是世事无常啊,不过,商朝毕竟是庞然大物,体量巨大,风夷,辛国虽然是一方豪强,但如果不能象商灭夏一样,一鼓作气直接灭商,那拖到拉锯战,持久战,就不好办了,就象韦国,纪国,彭国这些原来商朝不待见的诸侯,一看到有立功翻身的机会,马上就站在商朝一边了。只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些原本跟商朝有些过节,被打击,被迁移的方国诸侯,不站在风夷和辛国一边呢,要继续追随商朝?”
  老祖淡然道:“这个事不难理解,因为商朝是当了多年的天子,几百年的中原宗主,在商朝的治理下,天下的贸易,物资的流通,资源的分配,是各个诸侯国都可以接受的范围,除了对南方用兵以外,几百年来,商朝并没有大规模地攻打那些臣服于他们的诸侯,就算是彭国,赢姓方国这样远在江淮的部落,也是在朝贡之外,得到了商朝从其他地方转运的必须品,比如青铜,比如食盐,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如果没有商朝这个中原天子的中转和分配,那会出大问题的,风夷和辛国起兵反商,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自己害怕被离得太近的商朝直接吞并,但是彭国,韦国这些方国没这个担心,他们本身就远离商朝,帮着风夷他们起兵反商,没啥好处,最多也就是换个宗主国,但却要冒很大的风险,也许风夷,辛国从此不会象商朝那样满足自己的贸易需求了,说到底,商朝在这时候,还在天下诸侯中有威望,得人心,不至于天下皆反的地步。”
  第5639章 忠孝仁义华夏本
  黑袍听到这里,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细想也确实是这样,太古时期,天下诸侯林立,互不统属,从黄帝开始征伐四方,使四周部落臣服,但也只是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即使是炎黄部落联盟战胜了三苗九黎之后,其势力范围也只是在黄河两岸一带,很小的一块区域,全天下大部分的部落和方国,仍然是我行我素,不受制约,连朝贡也不会来。”
  “到了颛顼和帝喾时期,其实已经经历了两个以上的朝代,跨越千年,由于大洪水的影响,对天下各诸侯,方国的号召力和领导力,还不如黄帝的时期,直到尧帝即位,建立起了古唐之后,天下诸侯才开始慢慢地来朝贡,臣服于中原王朝的天子,当然,在儒家的学说里,这是因为尧和后来虞朝的舜帝,有王者之德,可以让天下诸侯服气,甘心来朝。”
  斗蓬冷笑道:“都不过是后世儒家们为了把上古打造成理想之国而编造出来的谎言罢了,尧帝自己都晚年德行衰退,嫔妃和儿子想要夺权,引来了鬼方部落在石峁部落的引导下入侵,古唐事实上灭亡,还要说成是禅让,若不是我们在天道盟里接触到了历史的真相,还不知道要给骗多少年,所谓的仁德,不过是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军队,以及四夷们想要过上中原王朝稳定的农耕生活,从而来归附罢了,但只要他们一有机会,还是想要造反,取而代之的,这天下最险恶的就是人心,最难辩的就是忠奸,那些远道来投的异族部落,如果不把他们打散部落的模式,让他们分散到主体部落族人所居住的各个地区,城邑里,那在他们学到了中原王朝的技术,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后,总有机会起来造反的。”
  黑袍点了点头,正色道:“别说是上古先王的时期,就算是晋国,不也是因为收容了夷狄,最后导致了五胡之乱吗?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惟一教训,就是我们会不断重复着这些教训。”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二位尊者还需要修心养气啊,只看到了外族,夷狄的叛乱,难治的一面,却不看到这些外夷如果融合成功后,会成为华夏一族,会增加我们的人口,会占据更多的地方,向远方扩张,华夏在夏商这些上古朝代之时,也只有中原,小部分的关中和并州,半个河北,小半个青州,最后到了周朝末年,四方分封的诸侯,却打下了南起五岭,北到草原,西至陇右,东达大海的万里江山,如果只靠所谓的华夏本族人,不靠着分封的异族方国诸侯,又如何能做到这点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