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7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了得了,回来又要埋怨我两句。”沈夫人想了想,觉得儿子八成是寻到沈砚,又陪着他去散心了:“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还天天在外面不着家。”
  “玉莲也没用,连人都拴不住。”
  “……”仆妇没敢说话,真要大郎君被通房给拿捏住,第一个不愿意的便是自家夫人。
  沈夫人说出话来,也觉得失语,便问道:“他们两个是去哪里了?”
  衙内们去的地方不多,大体便是古董铺子,又或是自家名下的茶馆瓦子,不过沈夫人自知家里三个活宝不同,尤其是沈砚和陶应策。
  顿了顿,她又有了一个猜测,忍不住问道:“不会还在大理寺里忙活吧?”
  仆妇端上茶水,笑道:“那倒是没有。”
  沈夫人松了一口气,不是她平白无故有这么个猜测,主要是每回砚哥儿去兄长嫂子墓地上一趟,回头便会一头扎进书房/大理寺里。
  策哥儿也不是头回去寻,好两次就被逮住,也一并扣押在书房/大理寺里了。
  至于扣押时间,少则半日一日,多则三日五日。
  沈夫人接过茶盏,悠闲自在地抿了一口,说道:“姑太太一走,这屋里的茶水都喝着分外沁人。”
  把小姑子扫地出门,她也终于可以放松下来,想着如何为砚哥儿相看合适人家的姑娘。
  虽说当下男子不愁娶,但也是有门槛的,不愁的是衙内或者进士等有前途的。
  偏偏这小子如今一门心思非要当个小吏,想娶个门当户对的着实困难。
  可要沈夫人放低要求,她也不乐意,这才是她一开始同意夫君和老太太的意见,想为砚哥儿求娶瑾姑娘的缘故。
  沈夫人脑海里列出一连串的名单,又逐步划掉几个,看着剩下几个只是七八九品官出身的官娘子很是不满意,遂把这事儿搁到一边,询问起仆妇来:“那他们是去哪里了?”
  “便是大理寺门口的林芝记?”
  “林芝记?”沈夫人想了想,笑道:“就是上回与他们一道返回汴京的一家人?”
  沈夫人记得这家人,她遣人送了一份礼,倒也没求着对方回报,没曾想那家人倒也体面,重阳节时便送来四份礼物过来,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便是一些时令吃食和料子:“我记得他们家的重阳糕,味道不错。”
  “是,就是他们家。”仆妇见沈夫人感兴趣,便捡了林芝记的事儿来说。
  听得那谢大羊肉馆竟是如何跋扈,偷偷使人断了林芝记的进货渠道,沈夫人也不免蹙起眉梢:“可怜见的,好不容易在汴京城里站稳跟脚,就碰到这般的事儿……”
  “我记得咱们家也有这般的渠道吧?策哥儿是不是不晓得?回头去吩咐一句,也算是帮衬一番。”
  “夫人善心。”仆妇先恭维一句,方才往下说道:“依奴看,这家林芝记的主厨亦是有能耐的,后头便……”
  仆妇将林芝记将烧鸭替换成烧鹅,又将烧鸭方子传授于市井几家铺子,转手
  还把谢大羊肉馆告到饮食行,时下不但让谢大羊肉馆生意一落千丈,更是把自己不好欺负的名声打了出去。
  “好好好。”沈夫人抚掌笑道,作为陶家的夫人,同时也是陶应策的母亲,沈砚的姑母,她自是不吝向孩子的熟人传递善意。
  只是对方没有自家的帮助,便能轻松打出翻身仗,这无疑让沈夫人愈发刮目相看,同时还升起些许好奇心来,毕竟谁都喜欢有本事的人。
  “也不知道是如何的人物?”
  “夫人有兴趣的话,不如请来府里说说话。”仆妇笑道。
  未等沈夫人反应,外面便是一叠通报声,原来是陶应策和沈砚已到府外,正往里面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