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3)
轩辕承稷心道,好呀,又有瓜吃了。
第15章 共情(1)
且说黛玉回贾母处叙了话,便跟贾母一道吃饭。
今儿这顿饭可是吃得热闹,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李纨、三春姐妹都来了。
其实家里的媳妇们一般是各自吃饭。有客,或者有宴的时候,媳妇们才在贾母处侍奉着,但不上桌。
王夫人待黛玉比往日看上去更热忱,亲自给她进来羹。邢夫人也是殷勤地给黛玉夹菜。
贾母命王夫人跟邢夫人也坐了,一同用饭。
饭罢,丫鬟们照例是端上漱口的茶水,又端来吃的茶。
王夫人迫不及待地问黛玉:“见到元春了吗?她还好吗?”
黛玉心中一阵叹息,虽然二舅母不太喜欢她,她也不大愿意近这个二舅母,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便委实说了:“元春姐姐她很好。今儿还是元春姐姐把我带去上书房的。”
王夫人的脸上挂上心安的笑容,直道:“那就好。”
能听到元春的消息,王夫人是打心眼里高兴。忽地又想到黛玉初入府时,给她的冷遇,王夫人心里又有些不大过意。往后黛玉出入宫方便,王夫人还想跟她打听元春的消息。
王夫人便笑着道:“宝玉到庙里上香,还愿祈福去了,晚些回来。你们兄弟姊妹也可以一道说说听听见闻。”
黛玉回来时就听贾母说过宝玉不在家了,二舅母这个时候提宝玉,好生奇怪。黛玉便随意应了一声。
王熙凤跟李纨这两个聪明人,又是晚一辈的媳妇,闻此便三缄其口。
邢夫人至始至终都看得真真的,王夫人先前可是把宝玉捂得实实的,动不动在人前提宝玉是“孽根祸胎”,生怕旁人想了宝玉似的。如今为了跟林姑娘打听元春的消息,在这时候提宝玉的去向,分明是假意拉拢林姑娘。
邢夫人在心里噌了一声,犯得着吗?人家林姑娘刚刚不是就把元春的近况都说了吗?王氏头一遭还在打薛家大姑娘的主意,不就是想她的姨侄女,宝钗,将来当宝二奶奶。王氏便让薛家一大家子人,就这么住进了老爷子曾经养老的梨香院。如今又让宝玉去跟林姑娘“说说听听见闻”,王氏的脸怎么比东院的墙还厚呢?
邢夫人偏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道了句:“今儿怎么不见宝姑娘?”
黛玉也是奇怪,以往的热闹,哪里能少宝姐姐呢?
王夫人道:“宝钗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将养两天就好了。”
黛玉想起,今早她接到圣旨的那会儿,还见过宝姐姐的。她那会儿不好好的吗?转念一想,宝姐姐此番来京,便是去选秀女,却没有后边的消息,就是没有选上了。
而今早一道圣旨下来,竟是宣黛玉入宫伴读。黛玉心道,宝姐姐这病,怕不是心里不痛快而起的。
黛玉垂下眼帘,此前她从未曾想过,也并不想去宫里的。只是如今,她日夜思念的“内侍哥哥”,是五殿下了。
贾母对身旁的鸳鸯道:“去库房拿些人参来,给宝丫头送去。天可怜见儿的。”
王夫人面露喜色。宝玉的婚事,是要过老太太这一关的。薛家虽然有钱,但倒底是商户人家。王夫人原还担心老太太不肯,如今看来,老太太待宝钗是不错的,事情便有转机。
贾母其实待小辈儿都好。她是个明眼人。宝丫头为什么忽然一下就生病了,那是见玉儿有机会进宫,生了心病。眼下薛家又不打算回去。一个屋檐下,和睦着处才是。于是贾母便让鸳鸯去送人参,安抚安抚宝钗。
黛玉、三春跟着鸳鸯,一道去梨香院看宝钗。
来到梨香院,走到里间,掀开一张半旧的红绸软帘,便见宝钗坐在炕上,在做针线。
鸳鸯道:“宝姑娘可好些?老太太挂着,捡了药,让我们捎来。”
宝钗笑着道:“已经好多了,多谢记挂。”说着,便拉着姑娘们坐下,让丫鬟上茶。 ↑返回顶部↑
第15章 共情(1)
且说黛玉回贾母处叙了话,便跟贾母一道吃饭。
今儿这顿饭可是吃得热闹,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李纨、三春姐妹都来了。
其实家里的媳妇们一般是各自吃饭。有客,或者有宴的时候,媳妇们才在贾母处侍奉着,但不上桌。
王夫人待黛玉比往日看上去更热忱,亲自给她进来羹。邢夫人也是殷勤地给黛玉夹菜。
贾母命王夫人跟邢夫人也坐了,一同用饭。
饭罢,丫鬟们照例是端上漱口的茶水,又端来吃的茶。
王夫人迫不及待地问黛玉:“见到元春了吗?她还好吗?”
黛玉心中一阵叹息,虽然二舅母不太喜欢她,她也不大愿意近这个二舅母,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便委实说了:“元春姐姐她很好。今儿还是元春姐姐把我带去上书房的。”
王夫人的脸上挂上心安的笑容,直道:“那就好。”
能听到元春的消息,王夫人是打心眼里高兴。忽地又想到黛玉初入府时,给她的冷遇,王夫人心里又有些不大过意。往后黛玉出入宫方便,王夫人还想跟她打听元春的消息。
王夫人便笑着道:“宝玉到庙里上香,还愿祈福去了,晚些回来。你们兄弟姊妹也可以一道说说听听见闻。”
黛玉回来时就听贾母说过宝玉不在家了,二舅母这个时候提宝玉,好生奇怪。黛玉便随意应了一声。
王熙凤跟李纨这两个聪明人,又是晚一辈的媳妇,闻此便三缄其口。
邢夫人至始至终都看得真真的,王夫人先前可是把宝玉捂得实实的,动不动在人前提宝玉是“孽根祸胎”,生怕旁人想了宝玉似的。如今为了跟林姑娘打听元春的消息,在这时候提宝玉的去向,分明是假意拉拢林姑娘。
邢夫人在心里噌了一声,犯得着吗?人家林姑娘刚刚不是就把元春的近况都说了吗?王氏头一遭还在打薛家大姑娘的主意,不就是想她的姨侄女,宝钗,将来当宝二奶奶。王氏便让薛家一大家子人,就这么住进了老爷子曾经养老的梨香院。如今又让宝玉去跟林姑娘“说说听听见闻”,王氏的脸怎么比东院的墙还厚呢?
邢夫人偏偏要哪壶不开提哪壶,道了句:“今儿怎么不见宝姑娘?”
黛玉也是奇怪,以往的热闹,哪里能少宝姐姐呢?
王夫人道:“宝钗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将养两天就好了。”
黛玉想起,今早她接到圣旨的那会儿,还见过宝姐姐的。她那会儿不好好的吗?转念一想,宝姐姐此番来京,便是去选秀女,却没有后边的消息,就是没有选上了。
而今早一道圣旨下来,竟是宣黛玉入宫伴读。黛玉心道,宝姐姐这病,怕不是心里不痛快而起的。
黛玉垂下眼帘,此前她从未曾想过,也并不想去宫里的。只是如今,她日夜思念的“内侍哥哥”,是五殿下了。
贾母对身旁的鸳鸯道:“去库房拿些人参来,给宝丫头送去。天可怜见儿的。”
王夫人面露喜色。宝玉的婚事,是要过老太太这一关的。薛家虽然有钱,但倒底是商户人家。王夫人原还担心老太太不肯,如今看来,老太太待宝钗是不错的,事情便有转机。
贾母其实待小辈儿都好。她是个明眼人。宝丫头为什么忽然一下就生病了,那是见玉儿有机会进宫,生了心病。眼下薛家又不打算回去。一个屋檐下,和睦着处才是。于是贾母便让鸳鸯去送人参,安抚安抚宝钗。
黛玉、三春跟着鸳鸯,一道去梨香院看宝钗。
来到梨香院,走到里间,掀开一张半旧的红绸软帘,便见宝钗坐在炕上,在做针线。
鸳鸯道:“宝姑娘可好些?老太太挂着,捡了药,让我们捎来。”
宝钗笑着道:“已经好多了,多谢记挂。”说着,便拉着姑娘们坐下,让丫鬟上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