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3)
宋允昭事后听婢女说,是嫂嫂在扬州认的三兄来了京城受封领功,既是钱家公子,便是兄长的小舅子。
初来京城,只怕一时还没有落脚之处,甭管嫂嫂会不会把人带到侯府来住,宋允昭还是热心地吩咐仆人替其腾出了院子。
午后见人还没回来,便打算去街头上的铺子里把春节时定下的一套头面取回来,送给嫂嫂当新春贺礼。
京城的冬天到了三月才会褪去,元宵节正值雪花纷飞的季节,宋允昭出门时天还晴得好好的,待取了头面回到府上,天上又落起了细雪。
宋允昭下了马车,撑着伞进门,路过前堂时,听到里面传来的说话声,猜着应该是嫂嫂的那位义兄来了。
正好赶上了,宋允昭打算先过去打个招呼。
此时还没到黄昏,天幕尚亮。
宋允昭脚步下了长廊,瞧见庭院内兄长与一位身穿青色衣衫的公子一面往里走,一面说着话,没看到母亲和嫂嫂,便唤了一声,“兄长。”
宋允执回头。
他身旁的公子也随之转过了身。
雪花已落了一阵,庭院内停了一层薄薄的积雪,宋允昭撑着伞,伞面挡住了视线,前面的人转身时,她并没有注意,出声问宋允执:“嫂嫂回来了?”
话音落下,她手里的伞面也往上移开,视线抬起来的一瞬,宋允昭整个人便如同被定格住了一般,神色呆滞地盯着眼前那张熟悉的脸。
太震惊,她周身力气泄去了大半,五指握不紧,伞柄从她手中倾斜下来,落在地上,她浑然不觉。
她是在做梦,还是眼花了?
宋允昭抬手揉了揉眼眶,再睁开眼,确定那个人还站在自己面前,不是鬼魂,她看到了他身后留下的脚印。
她也没有认错。
他的眼神告诉她,他就是死去的段元槿。
眼泪是何时流下来的,宋允昭完全没有感觉。
她呆呆地看着对面的人朝着她走来,替她拾起了落在地上的油纸伞,撑在了她头顶上方。
宋允昭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脑子仿佛不听使唤,突然上前一把抱住了他的腰,眼泪汹涌地往下落,圈在他身后的五指拢了拢,贴在了他的侧腰,感受到了掌心内传来的源源不断的温度,她这才语无伦次地开口,“你,没死对不对...”
第122章
皇帝召见之前,钱章煦先收到了钱铜赶来京城时托人给他带回去的信函,让他在家过年完立马赶来京城,助她完成大业。
不知她又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钱章煦不敢耽搁,新年一过,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京城。
到了京城方才得知,她所谓的大业,是给他求了一个官。
皇帝亲自召见了他,一番询问后,又见其谈吐见识都不凡,心中多少存了一些怜悯,好好的国公府世子流落在外十几年,险些丧命,也存了几分安抚国公爷的心思在,破格封了他为御史台御史中丞的职位,赐府邸,另立门户,与扬州钱家本家和国公府都不沾边。
往后便要他扎根在京城,不再回扬州。
于钱章煦而言,在哪儿生活都一样,土匪窝里他能生存,天子脚下也能。
唯一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人,便是她。
扬州知州府的地牢中,他假死之前,她哭得哽塞,将他护在身后,不许任何人靠近的画面,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时不时会浮出脑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