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并非世家出身,实打实的泥腿子,说话不会拐弯抹角,这些年时不时便把朝廷的一群官员吓得趴在地上呼救,“陛下饶命。”
  可他压根儿就没想要对方的命。
  知道自己嗓门粗,听起来很吓人,皇帝便收了收,“不用怕,朕不会吃人。”
  至于这位钱家七娘子的品行和为人,这几个月,沈家小公子见他一回说一回,他耳朵都听起了茧子。
  钱家七娘子姿容绝色,京城小娘子无一能比,且头脑聪慧,善良温柔,贤良淑德。
  横竖钱家七娘子就没有缺点,配他的外甥绰绰有余。
  皇帝心里犹如明镜,他还能不知道沈澈这番破费口舌,是被谁授的意?
  从宋允执进来的那一刻,皇帝便察觉到他面上多了一抹以往从未有过的人间烟火味,谁都年轻过,皇帝知道他这是逢了春。
  等两人落座后,皇帝才终于看清传说中的钱家七娘子是何模样。
  容貌确实不错,与他的外甥很登对,郎才女貌,极为养眼。
  本事,也不小。
  宋允执和大理寺递回来的折子他都看了,此女为朝廷所做的桩桩贡献,他已知情,颇为欣赏。
  尤其是得知当年前来京城支援朝廷抗敌的钱家大爷,不仅没有得到该有的赏赐,还被平昌王谋害后,皇帝心中很内疚,翻案的当日皇帝便下了一道圣旨,赐予钱老夫人上品诰命夫人的荣誉。
  钱家大爷的赏赐弥补了,钱家七娘子本人还没有。
  黄海与登州两条海峡线,若是让朝廷的人马前去,单是与朴家便能打上一年半载。
  第121章
  钱家的七娘子,说服了朴家大公子,让其归顺朝廷,解决了一大隐患,此为功劳之一。
  其二,胆识过人,借着胡人想要分一杯羹的心理,与朴家一道设计,追赶胡人长驱而入,朝廷的兵马,直接杀上了胡人的领土,占领了辰州。
  此地归入大虞,便是插在胡人心头上的一根刺,想要拔出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此番功劳他的外甥边都没沾,由长公主做主全交给了钱七娘子,目的为何,皇帝心里有数。
  钱家商户出身,想要在京城立足,便得先提升其身份。
  永安侯府乃书香门第,他那外甥更是刚正不阿,任何事情都凭自己本事挣来,不受他的半分偏袒,自然也不会平白无故来自己跟前,替她媳妇一家求一个功名。
  先立下功劳便不一样了。
  不需要他们开口求,皇帝也会主动给。
  运河开通后,扬州的海盐即将运往大虞各地,届时扬州便会成为大虞的第一大商业之都,盐税也将成为大虞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所需官员众多,如宋允执在折子中所说,钱家世代为盐商,对盐市颇为了解,比京城调配过去的官员,更懂得如何生产。
  皇帝封给了钱铜父亲,钱家二爷钱闵江一个五品的职位,入盐监司,担任扬州两大盐场的盐监官。
  至于钱铜本人,钱铜主动谢绝了赏赐。
  钱家一下子得了两个官职,一个乃三品诰命夫人,一个乃五品盐监官,对于刚起步的商户来说,足够了。
  再多,她便承受不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