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3)
黛玉转头问道:“左先生,你还记得京中诸王公贵族,还有哪些人留在京中?”
左丘梅浅笑,“姑娘若是问不在京中的,倒是寥寥可数。我倒是可以给姑娘说一说。”
眼见时辰不早,黛玉叫一部分人先行下山,让赵安带着伤员慢步回京,又叫三五护院往黑峪村看好马匹,纵使有意外,还有快马可以回京,不至于重演昨日窘况。
毕竟再来一次,京兆尹府可就不会轻易放过了。
正要动身之际,鲍太医匆匆赶来,躬身请黛玉稍作留步。
此时她身边只余十数精锐护院与左丘梅一人,便随鲍太医一同前往藏经阁,与这自称白先生的人相见。
躲藏在玄机寺的人轻易不见人,只出来一个先生。
他清癯高瘦,鬓角微霜,年约五旬,衣着虽旧,却难掩昔日风骨。举止自若,眼神沉稳,自带一股旁人难以逼视的傲气。
远胜,左丘梅。
白先生竟还能这山寺中差遣丫鬟奉茶,他缓缓开口:“没想到昔日贾府遭抄家夺爵,今日京城换了天,竟还有人能畅行城内城外。想来如今的贾府,是找了个好靠山。”
如此冷嘲热讽,黛玉面不改色。
京中甚至有人传她与闯王关系匪浅。那又如何?她只求质本洁来洁去,问心无愧。
当初裴石与贾兰前往北静王府时,闯王还在与禁军鏖战。黛玉想,若他们在那夜火烧城西时离京,京中后续种种,他们恐怕并不知晓,甚至未必知道京畿六城早已归义军掌控。
大势所趋,天命已转。
如今天寒地冻,雪灾连绵,京中戒严,消息封锁。若非贾府尚有商队与工队往返,外间要得一纸消息,也非易事。黛玉暗忖,也许这正是她可以运作的缝隙。
她淡淡地答道:“不过是贾府收容流民,又恰逢城西大火出手相助,如今在京中还有几分薄面罢了。”
这话说得四平八稳,既不夸功,也不言明贾府已投何方。
毕竟,无论是义军,还是旧朝遗脉,若真有心守护百姓,理应都是可结交之人。
黛玉盲猜这些黑衣人是白先生他们的人,毕竟不若是如此,他们也没必要两次都出现在玄极寺的山门之间。
只是裴石在其中是什么身份,不得而知。
那些人救了贾府的护卫,而这个白先生呢?
反正她不喜欢所谓的北静王,强烈的主观和稳定性使得黛玉对人一旦生出喜恶,若非有所交往,便极难改变。
“白先生想必也是因风雪封山,暂避于此。若先生想知道京中近事,也可问我,往后数日我们会在山下伐林,先生既“管”了这山民之事,还请多加通融。”
白先生轻轻一笑:“姑娘只要莫再放火烧山,扰我主子静修,我们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
黛玉拢袖起身,语气郑重:“贾府虽是旧朝臣子,但凡先生有所需,只消一纸传信至林场,贾府自当尽力。我也定会相帮。”
黛玉只能表达诚意,若他们的情况与柳晏一样,非但无法庇护,反倒是会让贾府引火上身罢了。黛玉虽学了圣贤书怀有君臣之义,但如今贾府局势微妙,行差踏错是大忌。
白先生仍是神情从容,轻抿茶盏,道:“多谢姑娘好意。如今我们一切安好,来者为客,我也不过代我家主子略尽地主之谊。”
他清高自持,抿了抿茶水,道:“我们庇护村民也不过是义举,待雪灾过后,便会悄然离开。姑娘既然将自己的护院带走了,也请姑娘与你府中下人三诫其口,莫要外传。”
黛玉本还想试探他们是不是北静王府的人,但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在方才让赵安带人先行回京,想来他心思慎密,不会妄言。 ↑返回顶部↑
左丘梅浅笑,“姑娘若是问不在京中的,倒是寥寥可数。我倒是可以给姑娘说一说。”
眼见时辰不早,黛玉叫一部分人先行下山,让赵安带着伤员慢步回京,又叫三五护院往黑峪村看好马匹,纵使有意外,还有快马可以回京,不至于重演昨日窘况。
毕竟再来一次,京兆尹府可就不会轻易放过了。
正要动身之际,鲍太医匆匆赶来,躬身请黛玉稍作留步。
此时她身边只余十数精锐护院与左丘梅一人,便随鲍太医一同前往藏经阁,与这自称白先生的人相见。
躲藏在玄机寺的人轻易不见人,只出来一个先生。
他清癯高瘦,鬓角微霜,年约五旬,衣着虽旧,却难掩昔日风骨。举止自若,眼神沉稳,自带一股旁人难以逼视的傲气。
远胜,左丘梅。
白先生竟还能这山寺中差遣丫鬟奉茶,他缓缓开口:“没想到昔日贾府遭抄家夺爵,今日京城换了天,竟还有人能畅行城内城外。想来如今的贾府,是找了个好靠山。”
如此冷嘲热讽,黛玉面不改色。
京中甚至有人传她与闯王关系匪浅。那又如何?她只求质本洁来洁去,问心无愧。
当初裴石与贾兰前往北静王府时,闯王还在与禁军鏖战。黛玉想,若他们在那夜火烧城西时离京,京中后续种种,他们恐怕并不知晓,甚至未必知道京畿六城早已归义军掌控。
大势所趋,天命已转。
如今天寒地冻,雪灾连绵,京中戒严,消息封锁。若非贾府尚有商队与工队往返,外间要得一纸消息,也非易事。黛玉暗忖,也许这正是她可以运作的缝隙。
她淡淡地答道:“不过是贾府收容流民,又恰逢城西大火出手相助,如今在京中还有几分薄面罢了。”
这话说得四平八稳,既不夸功,也不言明贾府已投何方。
毕竟,无论是义军,还是旧朝遗脉,若真有心守护百姓,理应都是可结交之人。
黛玉盲猜这些黑衣人是白先生他们的人,毕竟不若是如此,他们也没必要两次都出现在玄极寺的山门之间。
只是裴石在其中是什么身份,不得而知。
那些人救了贾府的护卫,而这个白先生呢?
反正她不喜欢所谓的北静王,强烈的主观和稳定性使得黛玉对人一旦生出喜恶,若非有所交往,便极难改变。
“白先生想必也是因风雪封山,暂避于此。若先生想知道京中近事,也可问我,往后数日我们会在山下伐林,先生既“管”了这山民之事,还请多加通融。”
白先生轻轻一笑:“姑娘只要莫再放火烧山,扰我主子静修,我们自然也不会多管闲事。”
黛玉拢袖起身,语气郑重:“贾府虽是旧朝臣子,但凡先生有所需,只消一纸传信至林场,贾府自当尽力。我也定会相帮。”
黛玉只能表达诚意,若他们的情况与柳晏一样,非但无法庇护,反倒是会让贾府引火上身罢了。黛玉虽学了圣贤书怀有君臣之义,但如今贾府局势微妙,行差踏错是大忌。
白先生仍是神情从容,轻抿茶盏,道:“多谢姑娘好意。如今我们一切安好,来者为客,我也不过代我家主子略尽地主之谊。”
他清高自持,抿了抿茶水,道:“我们庇护村民也不过是义举,待雪灾过后,便会悄然离开。姑娘既然将自己的护院带走了,也请姑娘与你府中下人三诫其口,莫要外传。”
黛玉本还想试探他们是不是北静王府的人,但又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在方才让赵安带人先行回京,想来他心思慎密,不会妄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