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见天色已暮,道:“白先生放心。如今世道不稳,只要你我各安其分,我自然不会多嘴。”
  说罢,便要告辞。
  太医犹豫再三才叫来的白先生既无示好,也无威胁,仅只是浅浅提醒,竟连试探都算不上。
  但这不代表黛玉任人摆布欣赏。既来了,她还有一问:“敢问白先生,可知理国公现下何在?”
  “姑娘为何这么问?”还别说,白先生真知道答案。
  “我曾遇理国公府中旧人,他们因城西大火流离,尚念亲族平安。若是白先生可告知一二,我不过说与人安心。”
  白先生抿唇一笑,道:“姑娘果然宅心仁厚。”
  随即话锋一转:“只怕他们要落空了。理国公柳彪早因护驾不周,已下罪流放。事涉宫闱,讳莫如深,故朝廷未曾声张。如今想来,他已同你府中贾国公一般,被发往岭南了。”
  带着一个糟糕的消息下了山门,黛玉回头看了一眼。
  如今知道这事又有何益呢?
  总归还是不要靠近他们吧。
  ————
  虽是身处残破山寺,但厅中却焚着上好的沉檀,香气清雅持久,袅袅不绝。地上铺着厚实的云纹毡毯,角落里银丝炭炉轻燃,炭火无声地吐着热意,温暖如春。几案上的茶具温润如玉,茶是今年存下的新茶,用山上的雪水煮茶,虽称不上奢华,然用物之讲究、气度之从容,足以显出主人身份绝非凡俗。
  此刻,北静王水溶端坐于一方紫檀椅上,茶盏轻放于案,眸色清澈却深不见底。他听完白高骅回禀,才缓缓开口:“想来这场大雪与灾异,也困不住有心之人啊。如今山中异患得以清理,虽是借了外人之力,却也正合我意。往金陵的事,到可以继续进行了。”
  白高骅当然也希望能够抓紧出发,自离京潜行南下,受困活尸,被封山雪困,已滞留月余。虽知雪路难行,但只要灾异肃清,活尸不再,他们便可沿南山脉悄然南去,不必再久留于此。
  虽说雪路难行,但是只要没有活尸,想来至少他们可以离开这南山往南行走了。
  水溶转首望向侍立一旁的裴石,神情略带欣慰:“不愧是秦家的公子,此事你功不可没。”
  裴石缓缓摘下面具,眉眼沉静,仿佛并不为这评价动容。他轻声道:“王爷谬赞,属下不过是还一笔旧债。”
  裴石垂眸掩去眼中一闪而逝的幽光。他自幼体弱多病,才能在当年那场血雨腥风中藏身寺庙,永远的隐姓埋名。若非如此,如今他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
  “只盼王爷能带着殿下平安抵达金陵。”他说,“属下便心安。”
  第115章 金城汤池20
  冬天的日子过得似乎格外缓慢,只要雪一日不停,就像这天地间的时光也凝滞在白茫茫的一瞬,日复一日,没有尽头。
  从山上回来,殉职的几位护院已经由家人认领。如今世道艰危,纵使百般不舍,也只能火化入葬。那火焰灼灼,与炭窑里烧得最旺的银丝炭无异,只是有的是赴死,有的是苍生罢了。
  南山的木柴一车车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一切反而出奇地顺利。黛玉不过三日,便在南城济民坊张榜招募林工,上山伐木,只求在山上的活尸卷土重来之前抓紧时间积攒柴薪。
  如今宁府这个百姓眼中不干不净的地方,每日马车络绎不绝,人丁寡薄而广大的花园,如今全成了堆放木柴的场地。
  贾府的府兵要么在山上,要么在各处工坊,留在宁府办差的极少,算是不用奔波的,已是运气不差。
  “哎,好端端一个园子,就这么糟蹋了。”有人感叹。
  路扶今日留府值守,一辆辆马车跨进宁府门槛,马车尾部的木工操作着机关,沉重的木柴咕噜噜滚落在地,小厮和府兵便赶忙上前,将其分类堆垒。
  ““京里就没别处能堆这么多木头了?放在府里多危险,万一哪天走水了可不得了。”
  戈凌从一旁搬柴出来,不屑道,“这雪一下就是一整夜,冻得地皮都裂了,哪有火能着得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