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3 / 3)
黛玉将寺中所见告诉左丘梅,左丘梅听完才知为何她心事重重,道:“原来如此,或许裴总领所说不实,不过是寻常皇室旁支、达官贵人罢了?”
赵安却接口道:“我等与裴总领在山门下碰过两次,他皆未提及此事,反倒是我们折返寺中,他才设法将此事告知我。我想——”他看向黛玉,“这件事,极其要紧,恐怕只有身在玄机寺,才有知情的必要。”
言外之意,是那人与其身份,仅在特定时机、特定范围内才可暴露。否则,轻则带来泄密之忧,重则引发不可控的危局。
或许对赵安一行而言,这消息关乎他们本身岌岌可危的安全,又或是若走漏风声,不仅无益,反会自讨苦吃。荀勇
黛玉想的不止如此,裴石直言自己身在寺里,甚至明知道她会带人进玄极寺接回赵安,却自始至终未告知她分毫。
难道他指望赵安代为转告?可倘若赵安未言,她便全然一无所知了。
这不像裴石的行事风格。
黛玉努力甩开那种“他信赵安却不信我”的情绪依赖感,反倒开口道出另一种更可能的可能:“也许……他告诉你,是因为那人赵安不识,而我们……或许曾识得。”
左丘梅讶然挑眉:“姑娘只认得那两位太医,莫非太医也能算作皇亲国戚?”
黛玉这时候才没有心思跟他耍嘴,她心头翻涌,脑海中一一梳理自己所见之人,可四下走了一遭,确无其他熟面孔。
她被老太太护在深闺,一生中见过的皇亲贵胄,除了贤德妃省亲那次,实无他人。
裴石是否过于托大?
突然黛玉想到一事,还有一人,虽说她并且见过,但确实有过渊源,便是北静王。
北静王曾遣人前往贾府赏赐,若是他藏于寺中,那么黛玉甚至是进入玄极寺的护院中很有可能有人认出当时到贾府赏赐的管事或是护卫。那么便是裴石不说,赵总领不提,自己总归都会知道的。 ↑返回顶部↑
赵安却接口道:“我等与裴总领在山门下碰过两次,他皆未提及此事,反倒是我们折返寺中,他才设法将此事告知我。我想——”他看向黛玉,“这件事,极其要紧,恐怕只有身在玄机寺,才有知情的必要。”
言外之意,是那人与其身份,仅在特定时机、特定范围内才可暴露。否则,轻则带来泄密之忧,重则引发不可控的危局。
或许对赵安一行而言,这消息关乎他们本身岌岌可危的安全,又或是若走漏风声,不仅无益,反会自讨苦吃。荀勇
黛玉想的不止如此,裴石直言自己身在寺里,甚至明知道她会带人进玄极寺接回赵安,却自始至终未告知她分毫。
难道他指望赵安代为转告?可倘若赵安未言,她便全然一无所知了。
这不像裴石的行事风格。
黛玉努力甩开那种“他信赵安却不信我”的情绪依赖感,反倒开口道出另一种更可能的可能:“也许……他告诉你,是因为那人赵安不识,而我们……或许曾识得。”
左丘梅讶然挑眉:“姑娘只认得那两位太医,莫非太医也能算作皇亲国戚?”
黛玉这时候才没有心思跟他耍嘴,她心头翻涌,脑海中一一梳理自己所见之人,可四下走了一遭,确无其他熟面孔。
她被老太太护在深闺,一生中见过的皇亲贵胄,除了贤德妃省亲那次,实无他人。
裴石是否过于托大?
突然黛玉想到一事,还有一人,虽说她并且见过,但确实有过渊源,便是北静王。
北静王曾遣人前往贾府赏赐,若是他藏于寺中,那么黛玉甚至是进入玄极寺的护院中很有可能有人认出当时到贾府赏赐的管事或是护卫。那么便是裴石不说,赵总领不提,自己总归都会知道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