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3)
黛玉望向右臂一直低垂的左丘梅,开口便道:“左先生,我知你当初提出了两个条件。”
左丘梅一怔,竟不是责问要人,随即肃然起敬。
“其一,是要我亲自来请你。”黛玉道,“我今日既来,算是应了这第一条。”
“其二,是贾府需庇护延义村百姓。”她目光轻扫村中老弱,“此事并非因你所求才为,而是我本心使然。纵无先生之请,我也会一一接入贾府安置,以谢延义村庇护之恩。”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坚定,宛如金石落地。
左丘梅此刻不得不重新打量眼前这位少女。高门出身,却甘愿亲自涉险、出城奔波,只为一诺之言。
其胆识与魄力,已非常人。
“至于先生你,我是请先生入府教书,为府中门客,并非邀你为仆。”黛玉顿了下,才继续道,“但我虽欣赏先生文章抱负,亦明白用人须谨慎。裴总领不仅是我府中总管,还是友人,他曾说‘左丘梅并非我要的人。”
左丘梅心中一震,倒非因那评价,而是黛玉竟然毫不避讳将这句疑虑之言当面道出。
“但是否为我所需之人,”黛玉缓缓道,“不是旁人说了算,而要看你是否愿意为贾府和府中众人真正做事。”
“你若肯入府,府中规矩你需认;我虽主事,但不喜跪拜投诚,也不受空言无实。当然,若先生有志,我也愿尽己所能相助。”
言辞平实,却锋芒内敛。左丘梅忽觉自己先前的试探都显得轻浮可笑。
他即曾为仕途经济所动,便是将“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奉为法言。左丘梅为己求一正义,更多是他见不得秩序崩坏,他将延义村看作桃源,图一治世雏形,也是为心中秩序。黛玉这一份克制与自重,恰恰更胜笼络之术,令左丘梅暗暗称服。
“姑娘既能亲至,又允我二愿,左某岂敢推辞。”
左丘梅正色拱手:“自今日起,左丘梅愿为贾府门客,若能获信任,当尽己之能,辅主济世。”
黛玉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她并无治世之志,且不急着收服,而是愿他自行体会。
黛玉抬眼扫过眼前的村民,淡声唤道:“贾芸,清点人数,务必赶在天黑前进城。”
贾芸与护卫们随即分头行动,将妇孺安置于马车之上,又下地窖取出可用的粮药与物品,皆一一登记装载。左丘梅立于侧旁,望着井然调度的局面,不禁问道:“我看林姑娘对村中情形了然于心?”
黛玉没有回头,只淡淡应道:“昨日虽遭变故,仍有裴总领所留笔札与地图可用,村中庇护我府中人多日,我既有心庇护进城,自然不能毫无准备。”
说话间,贾芸从马车后方走来,捧着一卷泛黄旧册:“姑娘,这是在地窖中发现的《延义村志》。”
纸页发黄的村志被送入帘中,黛玉翻看村志,只见字迹,便知最新之处果真是左丘梅所写。
“左先生果真用心为村中谋划。”
左丘梅不动声色,微一颔首:“不过是村民暂托信任,左某才勉力为之。右臂受伤,仕途无望,只愿护此一隅清明。”
黛玉合上村志,神色一敛:“清明一隅,久之难保。如今长安城中,旧廷已覆,新主未稳,虽有改天换地之势,但至少看着,闯王暂且还要与金陵城分庭抗礼。”
她看向车外荒地枯草,语声如水:“想来往后京城还有是非,世道若未定,唯有自立。”
左丘梅昨日已听裴石说了些城中要紧的局势,如今看来物各有主,如此能人能顺从的主子,果真不是庸碌之辈。
左丘梅最先在意的便是延义村的村民何去何从,黛玉即被问道,也直言:“府中虽义诊施粥,也要百姓以工换酬。譬如城西前些日子被大火所毁,正好有街坊在府中借住,也是在府中做事,换吃喝酬劳。”
左丘梅却问:“荒年开民赈,不过富户仁义之举。姑娘却要签契而工,不怕世人言为富不仁?”
话音一落,卜旃已抢先开口:“那你倒说说,咱们这些粥粮、草药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我们自家也得吃喝,开方熬药,我可不想做那圣人。” ↑返回顶部↑
左丘梅一怔,竟不是责问要人,随即肃然起敬。
“其一,是要我亲自来请你。”黛玉道,“我今日既来,算是应了这第一条。”
“其二,是贾府需庇护延义村百姓。”她目光轻扫村中老弱,“此事并非因你所求才为,而是我本心使然。纵无先生之请,我也会一一接入贾府安置,以谢延义村庇护之恩。”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坚定,宛如金石落地。
左丘梅此刻不得不重新打量眼前这位少女。高门出身,却甘愿亲自涉险、出城奔波,只为一诺之言。
其胆识与魄力,已非常人。
“至于先生你,我是请先生入府教书,为府中门客,并非邀你为仆。”黛玉顿了下,才继续道,“但我虽欣赏先生文章抱负,亦明白用人须谨慎。裴总领不仅是我府中总管,还是友人,他曾说‘左丘梅并非我要的人。”
左丘梅心中一震,倒非因那评价,而是黛玉竟然毫不避讳将这句疑虑之言当面道出。
“但是否为我所需之人,”黛玉缓缓道,“不是旁人说了算,而要看你是否愿意为贾府和府中众人真正做事。”
“你若肯入府,府中规矩你需认;我虽主事,但不喜跪拜投诚,也不受空言无实。当然,若先生有志,我也愿尽己所能相助。”
言辞平实,却锋芒内敛。左丘梅忽觉自己先前的试探都显得轻浮可笑。
他即曾为仕途经济所动,便是将“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奉为法言。左丘梅为己求一正义,更多是他见不得秩序崩坏,他将延义村看作桃源,图一治世雏形,也是为心中秩序。黛玉这一份克制与自重,恰恰更胜笼络之术,令左丘梅暗暗称服。
“姑娘既能亲至,又允我二愿,左某岂敢推辞。”
左丘梅正色拱手:“自今日起,左丘梅愿为贾府门客,若能获信任,当尽己之能,辅主济世。”
黛玉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她并无治世之志,且不急着收服,而是愿他自行体会。
黛玉抬眼扫过眼前的村民,淡声唤道:“贾芸,清点人数,务必赶在天黑前进城。”
贾芸与护卫们随即分头行动,将妇孺安置于马车之上,又下地窖取出可用的粮药与物品,皆一一登记装载。左丘梅立于侧旁,望着井然调度的局面,不禁问道:“我看林姑娘对村中情形了然于心?”
黛玉没有回头,只淡淡应道:“昨日虽遭变故,仍有裴总领所留笔札与地图可用,村中庇护我府中人多日,我既有心庇护进城,自然不能毫无准备。”
说话间,贾芸从马车后方走来,捧着一卷泛黄旧册:“姑娘,这是在地窖中发现的《延义村志》。”
纸页发黄的村志被送入帘中,黛玉翻看村志,只见字迹,便知最新之处果真是左丘梅所写。
“左先生果真用心为村中谋划。”
左丘梅不动声色,微一颔首:“不过是村民暂托信任,左某才勉力为之。右臂受伤,仕途无望,只愿护此一隅清明。”
黛玉合上村志,神色一敛:“清明一隅,久之难保。如今长安城中,旧廷已覆,新主未稳,虽有改天换地之势,但至少看着,闯王暂且还要与金陵城分庭抗礼。”
她看向车外荒地枯草,语声如水:“想来往后京城还有是非,世道若未定,唯有自立。”
左丘梅昨日已听裴石说了些城中要紧的局势,如今看来物各有主,如此能人能顺从的主子,果真不是庸碌之辈。
左丘梅最先在意的便是延义村的村民何去何从,黛玉即被问道,也直言:“府中虽义诊施粥,也要百姓以工换酬。譬如城西前些日子被大火所毁,正好有街坊在府中借住,也是在府中做事,换吃喝酬劳。”
左丘梅却问:“荒年开民赈,不过富户仁义之举。姑娘却要签契而工,不怕世人言为富不仁?”
话音一落,卜旃已抢先开口:“那你倒说说,咱们这些粥粮、草药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我们自家也得吃喝,开方熬药,我可不想做那圣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