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左丘梅略皱眉,却也不好驳她,只看向黛玉。
  毕竟他只是为了看这家主子的态度。
  黛玉接过话来,语气平稳如常:“左先生之问,并非不公。赈民本是富户之责,然我府并非坐拥万金之家,这灾年已非一年半载,若将来再起,而今日不加约束,则既济不息,竭泽而渔,反酿新乱。”
  她顿了顿,目光不带情绪:“与其施粥令其感恩,不若令其得酬,知劳有获。能自立者得自立,方能护得长远。”
  左丘梅心头一震。
  这是他第一次听见有人以如此平和讲出“以经济济世”之道。她既不行圣贤之姿,亦不效暴政之举,反以“人自有尊”立其制。
  “姑娘,村民已安置妥当,随时可以启程。”车外忽然有人传话。
  黛玉点头,却问:“倪二回来了吗?”
  这时车外传来倪二粗声粗气地喊:“我们查遍了村中,仍旧无果!”
  马车一时寂静。
  良久,黛玉才终于开口,声音虽轻:“左先生,昨夜裴总领是否有人看守?他又是如何失踪的?你若知情,请实言相告。”
  左丘梅摇了摇头,眼中并无躲闪:“我左某无能,白日只派了村中三人轮守。但夜深天寒,我们将人捆好便躲回地窖,不知何时出了疏漏……确是我之疏失。”
  倪二站在车外,听里面只吩咐“启程吧。”,心中叹惋。
  他忽而想起前夜断掌,此时当家主子弃他而去,彼时之情于今又有何异?无论如何,都不过是被时间左右的无奈之举,他怪不得裴石那般无情了。
  归途之上,卜旃与左丘梅一路激辩尸毒之理,一个以草药经脉为本,一个以阴阳五行论变,虽争得面红耳赤,却不失欣赏之意。
  黛玉心乱如麻,干脆在马车中闭目养神。
  虽路途颠簸,但马车疾行,才能赶在日落前抵近西城门。
  卫若兰他们先行一步探查西城门巡防,马车靠近西城门时,卫若兰便回道:“西门粥棚尚在,守门查验极严。我们人马众多,只怕进门时会被盘问刁难,林姑娘做好准备才行。”
  黛玉沉思片刻,道:“让众人谨守本分,莫主动惹事。先入城,再议。”
  第86章 京中贵女2
  西城门外,风起尘扬,赤旗猎猎,黑鸦盘旋。
  卫若兰策马在前,贾府车队缓缓向城门逼近。高墙巍峨,重兵把守,关上赫然悬着一面殷红大旗,墨字赫然:“顺天应命”。旗帜随风翻卷,上面斑驳如同千万人的血凝结而成,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车队方一近前,便被一列持械义军挡住去路。为首者肩披兽裘,面色黧黑,目中血丝横布,腰间悬着锋利弯刀,一身杀伐未散,冷眼望来,如刃割面。
  “什么人!做什么的!”他大喝。
  倪二翻身下马,拱手行礼:“我们是京中贾府,出城赈济,如今护百姓归府安置。望将军放行。”
  那军头目光在车队间来回巡视,眼见众人衣着不俗,马车宽大,护卫皆带兵器,不由冷笑:“出城救济?我们没有进城前,官府都闭门自保,今天你们倒显摆起来了?我看是借赈民之名,行私运之实吧?”
  卫若兰上前道:“军爷若是不信,我们愿守规检验,你们大可查验。”
  军头并不应声,只带几名兵卒踱步到后车,猛然掀帘。只见车内挤着村民老幼,目光惶恐,小儿已忍不住哭出声,被母亲匆匆捂住。
  他眉头紧皱,喝道:“哪来的这些人?”
  倪二回道:“延义村的村民无人相帮,孤苦无依,故出力接回府中安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