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2 / 3)
第二等为举人,可自行申请入仕,也可等下次再考进士。不过如此一来,下次考试的时间也要尽快定下,张榜之时一并公布。”
君后二人都点了点头,郑嘉道:“如今已经统一了中原,就算我大秦要经略蜀中,有群山阻隔,就算大军在那边打翻了天,也影响不了中原的安宁。
既然要定下次考试的时间,还不如就一次性把科举规则都完善了,让学子们和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大秦有长治久安之心。”
既能保证国家人才的供应,又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嬴政直接就让郑措记下,回去就办。
郑措应喏之后要告退,却又被嬴政喊住了:“相邦,既然要规范科举,办学的事也该提上议程了吧?”
是该提上议程了,不然再考两次科举,寒门的人才就要耗光了。到那时候,科举就会沦为贵族们的游戏。
郑嘉回到官属之后,立刻就让人请来少府令郑嘉、国尉缭,上卿冯去疾,上大夫周鸿、钱越、冯辽,中大夫韩非、屠贾,客卿李斯、熊疾等。
凡是她看好的人才,全都召集了过来,一同商议科举和办学这两件事。
其实这两件事她心里都有了章程,之所以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就是为了分功劳。
她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右相了,就算有再多的功劳,最多也就是封个爵位,加点食邑。
而这些东西,如果后代不争气,很快败光还是好的,就怕被人盯上了,变成催命符。
她今年已经四十多了,按照蜀国的制度,六十岁就该退下来给年轻人让位,以保证朝廷的新陈代谢。
就算他六十岁之前一直能坐在丞相的位置上,也总有退位让贤的那天,揽那么多功劳有什么用?
还不如分一些给有潜力的人,替自己的两个女儿赚一些香火情。
能被她看好的都不是傻子,整场会议都是在她的引导下进行的,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她是有意分功。
无论如何,这个情他们得领。
会议结束之后,郑措给郑钰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略留一留。
“蜀国那边找你了,是不是?”郑措开门见山。
“不错,是蜀王后暗中派的人,想让我的大女儿回蜀国去。”郑钰有些心虚,目光微微躲闪了一下。
郑措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他们两个的身体都没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除了天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两人体质不合。”
蜀国医疗发达,特别是儿科和妇产科,一代又一代的良医投入研究,官方的医疗档案,几乎收集了所有状况。
像这种两口子都没问题,却始终没孩子的例子,光是档案里就记载了不下百例。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双方合离,各自嫁娶。
如今没有先进的仪器,蜀国医者也不懂什么基因,就把这种症状定义为“双方体质不合”。
两人一直没孩子,却又不肯和离,蜀王郑锦也不肯纳一个嫔妃生育,摆明了是不想留后代。
郑钰不是傻子,被略一提点就明白了。
她面色一变,那点心虚立刻就化成了愤怒,咬牙道:“他们这是不想留后代,不想让自己的后人经历亡国之苦呀。难不成我女儿就活该?”
见她已经转过弯来了,郑措也没多说,只是略微提点道:“咱们郑氏走到这一步,失权是必然的,只要你、我、王后在秦国稳住,郑氏族人就不怕没有前途。
是顾念一时的姐妹之情,还是顾念家族的长远考虑,你可要想清楚了。芳儿是个好孩子,你不要因为心软就走错了路,害了孩子一辈子。” ↑返回顶部↑
君后二人都点了点头,郑嘉道:“如今已经统一了中原,就算我大秦要经略蜀中,有群山阻隔,就算大军在那边打翻了天,也影响不了中原的安宁。
既然要定下次考试的时间,还不如就一次性把科举规则都完善了,让学子们和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大秦有长治久安之心。”
既能保证国家人才的供应,又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嬴政直接就让郑措记下,回去就办。
郑措应喏之后要告退,却又被嬴政喊住了:“相邦,既然要规范科举,办学的事也该提上议程了吧?”
是该提上议程了,不然再考两次科举,寒门的人才就要耗光了。到那时候,科举就会沦为贵族们的游戏。
郑嘉回到官属之后,立刻就让人请来少府令郑嘉、国尉缭,上卿冯去疾,上大夫周鸿、钱越、冯辽,中大夫韩非、屠贾,客卿李斯、熊疾等。
凡是她看好的人才,全都召集了过来,一同商议科举和办学这两件事。
其实这两件事她心里都有了章程,之所以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就是为了分功劳。
她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右相了,就算有再多的功劳,最多也就是封个爵位,加点食邑。
而这些东西,如果后代不争气,很快败光还是好的,就怕被人盯上了,变成催命符。
她今年已经四十多了,按照蜀国的制度,六十岁就该退下来给年轻人让位,以保证朝廷的新陈代谢。
就算他六十岁之前一直能坐在丞相的位置上,也总有退位让贤的那天,揽那么多功劳有什么用?
还不如分一些给有潜力的人,替自己的两个女儿赚一些香火情。
能被她看好的都不是傻子,整场会议都是在她的引导下进行的,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她是有意分功。
无论如何,这个情他们得领。
会议结束之后,郑措给郑钰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略留一留。
“蜀国那边找你了,是不是?”郑措开门见山。
“不错,是蜀王后暗中派的人,想让我的大女儿回蜀国去。”郑钰有些心虚,目光微微躲闪了一下。
郑措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他们两个的身体都没问题,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孩子,除了天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两人体质不合。”
蜀国医疗发达,特别是儿科和妇产科,一代又一代的良医投入研究,官方的医疗档案,几乎收集了所有状况。
像这种两口子都没问题,却始终没孩子的例子,光是档案里就记载了不下百例。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双方合离,各自嫁娶。
如今没有先进的仪器,蜀国医者也不懂什么基因,就把这种症状定义为“双方体质不合”。
两人一直没孩子,却又不肯和离,蜀王郑锦也不肯纳一个嫔妃生育,摆明了是不想留后代。
郑钰不是傻子,被略一提点就明白了。
她面色一变,那点心虚立刻就化成了愤怒,咬牙道:“他们这是不想留后代,不想让自己的后人经历亡国之苦呀。难不成我女儿就活该?”
见她已经转过弯来了,郑措也没多说,只是略微提点道:“咱们郑氏走到这一步,失权是必然的,只要你、我、王后在秦国稳住,郑氏族人就不怕没有前途。
是顾念一时的姐妹之情,还是顾念家族的长远考虑,你可要想清楚了。芳儿是个好孩子,你不要因为心软就走错了路,害了孩子一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