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3)
第二天一早,他辞官的奏书就放在了嬴政的案头。而且根本无心表演
“三辞三让”,和家人打了个招呼之后,直接就消失在了咸阳。
这件事在整个咸阳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地位高的跑到扶荔或哪吒面前旁敲侧击。大多数人不敢舞到他们面前,就去找吕家人询问。
吕家人自己还茫然不解呢,只知道吕不韦说厌倦了官场,要找个远离人烟的地方隐居,让家人不要再找他。
在他离开之前,把妻妾儿女都聚集在一起,替他们分割了财产。在分割之前,他先把所有财产的三成划给了正妻,请正妻帮他抚育还没长大的那几个孩子。
至于妾室们,想改嫁的就带着财产去改嫁,不想改嫁留在吕家也行,随她们的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吕家人是真不知道。那唯一知道真相的,就只剩下扶荔和哪吒夫妇了。
但这两口子的嘴一个比一个严,还一个比一个会忽悠人,只要他们不乐意说,谁也别想从他们嘴里问出一句真话。
也不是没有人到嬴政面前进谗言,毕竟吕不韦身份特殊,不但是秦国的相邦,还是子楚留下来的托孤大臣。
可嬴政是那么好忽悠的人吗?
但凡进谗言的,都得到了他的严厉警告。
最高统治者表态之后,这件事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如今的秦国人才众多,吕不韦的离去只是让朝堂稍微忙乱了一下,根本没影响正常运转。而且没过多久,嬴政就提拔了戴璇为右相,上卿庞睢为左相。
王后郑嘉也逐渐在朝堂上绽露头角,夫妻两个不断磨合,配合越加默契。
自从嬴政亲政以来,整个中原的格局发展就仿佛被按上了快进键。秦国各种人才如井喷般涌现,让秦国的政治、经济、粮食、文化等方面,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王政十年,秦国以国尉缭为主将,蒙武为副将,发兵攻赵。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出使韩、魏两国,说动两国联合抗秦。
哪知秦国功赵是假,伐韩是真。由王翦、王贲父子率领的另一路大军,趁着韩国援赵之际国内兵力空虚,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围困了韩国都城新郑。
援赵的韩军得知后大惊,急忙回师救韩,却被早有准备的尉缭设计埋伏,近乎全军覆没。
王翦和王贲父子围点打援,放了韩国的使者出城,先后打退了燕国和魏国的援军。
赵国被围时向韩求援,韩国出兵相助。如今赵国危机解除,收到韩国的求援,朝堂之上却分成了两派。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力主助韩;以上卿郭开为首的,却认为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便元气大伤,能够自保已然勉强,不应该耗费兵力去帮助韩国。
赵王觉得双方说的都有理,一时难以抉择,就此僵持住了。
至于楚国?
如果说秦国在外交上是出了名的爱耍诈,那楚国就是出了名的“无利不起早”和“出尔反尔”。
当韩国使臣前去求援时,楚王在朝堂上满口答应,也立刻点了兵将。
可送走了韩国使臣之后,楚国君臣却又决定先观望一阵,看情况决定要不要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
第217章
随着燕国和魏国先后折戟,楚国畏惧秦军锋芒,迟迟不肯出兵。
韩国使者多次求见楚王,力陈利害,希望楚王能改变主意,救韩国于水火之中。
但楚王每次都是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转眼就把答应好的事抛诸脑后。被韩使说得烦了,他干脆就不再见韩国使者,只在后宫与嫔妃玩乐。 ↑返回顶部↑
“三辞三让”,和家人打了个招呼之后,直接就消失在了咸阳。
这件事在整个咸阳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地位高的跑到扶荔或哪吒面前旁敲侧击。大多数人不敢舞到他们面前,就去找吕家人询问。
吕家人自己还茫然不解呢,只知道吕不韦说厌倦了官场,要找个远离人烟的地方隐居,让家人不要再找他。
在他离开之前,把妻妾儿女都聚集在一起,替他们分割了财产。在分割之前,他先把所有财产的三成划给了正妻,请正妻帮他抚育还没长大的那几个孩子。
至于妾室们,想改嫁的就带着财产去改嫁,不想改嫁留在吕家也行,随她们的意。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吕家人是真不知道。那唯一知道真相的,就只剩下扶荔和哪吒夫妇了。
但这两口子的嘴一个比一个严,还一个比一个会忽悠人,只要他们不乐意说,谁也别想从他们嘴里问出一句真话。
也不是没有人到嬴政面前进谗言,毕竟吕不韦身份特殊,不但是秦国的相邦,还是子楚留下来的托孤大臣。
可嬴政是那么好忽悠的人吗?
但凡进谗言的,都得到了他的严厉警告。
最高统治者表态之后,这件事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如今的秦国人才众多,吕不韦的离去只是让朝堂稍微忙乱了一下,根本没影响正常运转。而且没过多久,嬴政就提拔了戴璇为右相,上卿庞睢为左相。
王后郑嘉也逐渐在朝堂上绽露头角,夫妻两个不断磨合,配合越加默契。
自从嬴政亲政以来,整个中原的格局发展就仿佛被按上了快进键。秦国各种人才如井喷般涌现,让秦国的政治、经济、粮食、文化等方面,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王政十年,秦国以国尉缭为主将,蒙武为副将,发兵攻赵。赵国派平原君赵胜出使韩、魏两国,说动两国联合抗秦。
哪知秦国功赵是假,伐韩是真。由王翦、王贲父子率领的另一路大军,趁着韩国援赵之际国内兵力空虚,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围困了韩国都城新郑。
援赵的韩军得知后大惊,急忙回师救韩,却被早有准备的尉缭设计埋伏,近乎全军覆没。
王翦和王贲父子围点打援,放了韩国的使者出城,先后打退了燕国和魏国的援军。
赵国被围时向韩求援,韩国出兵相助。如今赵国危机解除,收到韩国的求援,朝堂之上却分成了两派。
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力主助韩;以上卿郭开为首的,却认为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便元气大伤,能够自保已然勉强,不应该耗费兵力去帮助韩国。
赵王觉得双方说的都有理,一时难以抉择,就此僵持住了。
至于楚国?
如果说秦国在外交上是出了名的爱耍诈,那楚国就是出了名的“无利不起早”和“出尔反尔”。
当韩国使臣前去求援时,楚王在朝堂上满口答应,也立刻点了兵将。
可送走了韩国使臣之后,楚国君臣却又决定先观望一阵,看情况决定要不要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
第217章
随着燕国和魏国先后折戟,楚国畏惧秦军锋芒,迟迟不肯出兵。
韩国使者多次求见楚王,力陈利害,希望楚王能改变主意,救韩国于水火之中。
但楚王每次都是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转眼就把答应好的事抛诸脑后。被韩使说得烦了,他干脆就不再见韩国使者,只在后宫与嫔妃玩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