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1 / 3)
若真出现了那种情况,才刚安定不久的天下,只怕很快就要再次陷入混乱。
因扶荔在城外和农家学子一起育种,过了将近两个时辰,夫妻二人才进宫。
好在因黑山君一去许久不回,哪吒不放心扶荔独自出行,这些日子把军营那边的事都抛给了章邯,与扶荔时刻不离。
若不然,奉命去请人的还要两头跑,只怕城门都要关了。
——顺嘴提一句,章邯在此次武举中,不出意外得了魁首,如今在军中已经有正式的官职了。
听了嬴政的倾诉,扶荔只觉得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秦始皇的政治素养……哪怕只是半成体的秦始皇,政治素养也非一般人能比。
这等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事,放在嬴政身上,竟然一点都不让她觉得意外。
扶荔赞赏道:“我原本以为,要等中原一统,正式与蜀国接洽之后,你才会意识到这一点。看来为师还是低估你了,政儿比为师想象中的更加聪慧。”
少年嬴政有些羞涩地笑了笑:“都是老师教得好。”
“不,你不用谦虚,天分这种东西,靠教是换不来的。”扶荔微微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一个好的老师,能把庸人教导成才,却不能提高他们的上限。”
眼见嬴政他嘴角越翘越高,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哪吒笑眯眯地说:“也是姐姐的眼光好,门下两个弟子个个天分高绝。
政儿虽然在军略上差了些,不过他是一国之君,本来也不必亲临战阵,这点欠缺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嬴政笑容一敛,暗暗磨了磨牙,皮笑肉不笑地说:“学生一直听殷老师说,在政之前老师还有一位弟子,只是不知是何方神圣?既有如此大才,老师何不修书一封,请他来秦国共商大计?”
哪吒脸上的笑容也不得不收敛了。
见他如此,嬴政得意地在心里“哼”了一声:叫你总是扫兴,真当我治不了你?
通过往日的观察和总结,嬴政心里清楚,两位老师因为某些原因,并不能透露自己的过去。他那个所谓的师兄,也是两位老师过去收的徒弟,八成也是不能透露的存在。
扶荔悄悄捏了捏哪吒的手心,开口打圆场:“好了,你们俩先别闹,正事要紧。”
嬴政见好就收,立刻端正了神色,欢喜道:“老师果然有解决之法。”
这回换哪吒暗暗磨牙: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好逗了!
扶荔道:“这解决之法说起来很简单,只是操作的时候,得需要为君者有绝对的魄力。”
嬴政自信道:“若是别的,政还会思虑一番。若说魄力,政自认不输世间任何一位。”
这话扶荔信,但凡他缺了一点魄力,也不能使六合具归一,诸侯终向秦。
而扶荔提出的法子,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直接借鉴了前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南北分榜。
朱元璋完成形式上的一统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南北长久分裂,两边百姓相互敌视的局面。
思维上的统一,比形式上的统一更难。
那种情况,和嬴政即将面对的中原与蜀中的局面极为相似。
一个是南方文化鼎盛,北方相对贫瘠;一个是蜀中文化鼎盛,中原相对贫瘠。
若是朱元璋不搞南北分榜,很快就会面临嬴政担忧的局面:天下官僚尽出南方。
会导致什么后果,明末已经给出了答案:明末大量官僚出自东南,他们进入朝廷体系后,不但无休止地在政策上倾斜南方、压榨北方,还在南方大量开办学堂,大量培养人才,使得南北差异更大。 ↑返回顶部↑
因扶荔在城外和农家学子一起育种,过了将近两个时辰,夫妻二人才进宫。
好在因黑山君一去许久不回,哪吒不放心扶荔独自出行,这些日子把军营那边的事都抛给了章邯,与扶荔时刻不离。
若不然,奉命去请人的还要两头跑,只怕城门都要关了。
——顺嘴提一句,章邯在此次武举中,不出意外得了魁首,如今在军中已经有正式的官职了。
听了嬴政的倾诉,扶荔只觉得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秦始皇的政治素养……哪怕只是半成体的秦始皇,政治素养也非一般人能比。
这等窥一斑而知全貌的事,放在嬴政身上,竟然一点都不让她觉得意外。
扶荔赞赏道:“我原本以为,要等中原一统,正式与蜀国接洽之后,你才会意识到这一点。看来为师还是低估你了,政儿比为师想象中的更加聪慧。”
少年嬴政有些羞涩地笑了笑:“都是老师教得好。”
“不,你不用谦虚,天分这种东西,靠教是换不来的。”扶荔微微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一个好的老师,能把庸人教导成才,却不能提高他们的上限。”
眼见嬴政他嘴角越翘越高,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哪吒笑眯眯地说:“也是姐姐的眼光好,门下两个弟子个个天分高绝。
政儿虽然在军略上差了些,不过他是一国之君,本来也不必亲临战阵,这点欠缺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嬴政笑容一敛,暗暗磨了磨牙,皮笑肉不笑地说:“学生一直听殷老师说,在政之前老师还有一位弟子,只是不知是何方神圣?既有如此大才,老师何不修书一封,请他来秦国共商大计?”
哪吒脸上的笑容也不得不收敛了。
见他如此,嬴政得意地在心里“哼”了一声:叫你总是扫兴,真当我治不了你?
通过往日的观察和总结,嬴政心里清楚,两位老师因为某些原因,并不能透露自己的过去。他那个所谓的师兄,也是两位老师过去收的徒弟,八成也是不能透露的存在。
扶荔悄悄捏了捏哪吒的手心,开口打圆场:“好了,你们俩先别闹,正事要紧。”
嬴政见好就收,立刻端正了神色,欢喜道:“老师果然有解决之法。”
这回换哪吒暗暗磨牙: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好逗了!
扶荔道:“这解决之法说起来很简单,只是操作的时候,得需要为君者有绝对的魄力。”
嬴政自信道:“若是别的,政还会思虑一番。若说魄力,政自认不输世间任何一位。”
这话扶荔信,但凡他缺了一点魄力,也不能使六合具归一,诸侯终向秦。
而扶荔提出的法子,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直接借鉴了前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南北分榜。
朱元璋完成形式上的一统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南北长久分裂,两边百姓相互敌视的局面。
思维上的统一,比形式上的统一更难。
那种情况,和嬴政即将面对的中原与蜀中的局面极为相似。
一个是南方文化鼎盛,北方相对贫瘠;一个是蜀中文化鼎盛,中原相对贫瘠。
若是朱元璋不搞南北分榜,很快就会面临嬴政担忧的局面:天下官僚尽出南方。
会导致什么后果,明末已经给出了答案:明末大量官僚出自东南,他们进入朝廷体系后,不但无休止地在政策上倾斜南方、压榨北方,还在南方大量开办学堂,大量培养人才,使得南北差异更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