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绰已经妆扮完毕,最后在镜前抚了抚步摇上坠下来的长长流苏,笑着瞪了她一眼:“那你有何贵干?快说。”
  “也没什么,就是来给你通个气。”敬漪澜似笑非笑的,“大将军好心,替我儿说了门亲。”
  明绰愣了一下,转过头去看着她:“你儿……?宋询?”
  “嗯。”敬漪澜点了点头,不笑了,“要把王勤的孙女嫁给他。”
  第170章
  袁綦从内院里走出来,迎面撞见一个青衣文士,正从别院方向过来,身后还跟着七八个仆役,两个人各捧一卷画,另外的都拥着走。
  袁綦脚下一顿,被他这排场吸引了注意力。
  此人他认得,明绰说这是鱼先生,年节的时候崔庆英献的丹青手。他刚从益州回来那会儿,天气还热着,明绰总让把晚饭设在水榭亭中,图晚风凉快,袁綦就看见这位鱼先生几乎天天都来,隔着水,给长公主画像。
  长公主一向风雅,常以财帛资助文人雅客,让他们在建康扬名,得了长公主青眼的,直接养在公主府别院中作门客,也不稀奇,这位鱼先生便是其中之一。袁綦偶尔在外与同袍应酬,也听说了,建康今年最稀罕的东西,就是这位鱼先生的画,那当真是万金都难求。
  身价贵了,人就也傲气。他与袁綦迎面而遇,竟也没有要停下行礼的意思,只是略一颔首,仍旧昂着头,带着身后的一干仆役往前走,看方向明显是要去长公主待客的正厅。
  袁綦张了口:“先生留步。”
  鱼先生一怔,没想到袁綦会拦他。但也不好当没听见,只好转回身,朝袁綦施了一礼:“将军有何吩咐?”
  袁綦双手背在身后,打量了他几眼。
  虽已名满建康,但这位鱼先生年纪不大,约莫二十五六岁。身形清减,脸色白到有些泛出透明,像女子敷过了粉。但看他抬起来施礼的那双手,就知道他本来就是这个肤色。手背上青筋明显,但手指莹润修长,骨节分明,指间仍有未褪的颜料痕迹。整个人瞧着不大康健,青衣罩在身上也是松松垮垮的,一走起来,被风一荡,简直像在平地上飘。除了个头不够高,这副姿容,倒是像含清宫里那位。
  陛下的姿容世无其二,建康文人向来有此风尚,都学得病歪歪的。只是陛下那种近乎发青的玉白肤色是长久的病气所致,旁人要学,多是服寒食散。瞧这鱼先生的样子,怕是吃得太多了。
  袁綦看不惯这种风尚已不是一日两日,但也不知道今日哪来一股尤其的不痛快,眉头一皱,已是满心不悦。
  从前长公主养男宠,托的也是“门客”之名。但袁綦与明绰成亲之时已受辱甚极,明绰没有在这一节上继续羞辱他的意思,当时是特意遣散了某一些“门客”的。后来他出征的时候明绰还怀着孩子,所以袁綦没往那方面想过。
  这会儿他看着鱼先生,心里却不受控制地浮起来一个疑问。
  世家门客,但凡挣到点名气或是仕途,都不太会愿意继续寄居檐下。他的画在外头都卖到万金了,为何还留在公主府?
  袁綦把人叫住,却又不说话,鱼先生便抬头直视着他,从眼神到姿态都算不得恭敬,不耐烦的神情甚至懒得掩饰。
  袁綦看出他的情绪,暗自紧了紧牙,客客气气地问:“先生要往哪里去?”
  “长公主要小人陪着见客,”鱼先生皮笑肉不笑地牵了牵唇角,“袁将军见谅,小人可不能让长公主等。”
  “不急,长公主还没梳洗好。”袁綦悠哉地往前踱了一步,对仆役手里捧的画很感兴趣,拿了一卷起来,一边随
  口一问似的,“长公主见客,为何要你作陪?”
  “小人是去献画的。”
  袁綦追问:“献于何人?”
  鱼先生没答,只是笑了一声。他自恃才高,又背靠长公主,本就不把大多数人看在眼里,袁綦在他眼里也不算什么。
  袁綦手里已经把画展开,脸色顿时就阴了。只见画中女子云鬓峨然,颊粉额黄,体态轻盈,隐在流云之中,飘飘若仙。袁綦看出那女子的神态像谁,恼火地看了他一眼,将丹青随手掷于脚下,劈手抢过另外一幅,展开,仍是极为相似的面孔。这一次不是翩然神女,而是日常游戏于花丛间的仕女图。画上的女子穿的还是无袖的罗衫,两臂仅是各戴了臂钏,背后那回廊花丛一看就是公主府的内院。
  虽然想也知道他不敢明说画上的女子是谁,但他的画为何能万金难求,答案不言而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