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分别这么久……”
  荀彧再次叹了一声,在他额上烙上一吻:“你的身子刚刚好转,莫要急一时之急, 总归,我们……”
  最后几个字,几近低不可闻。
  顾至不自在地清咳了两声, 在荀彧唇上啄了一口:“那,明日见。”
  “好。”
  ……
  兴平三年,春,曹操终于将天子的存在昭告天下。
  起先,因为种种顾虑,曹操在顺利地奉迎天子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昭告天下,而是以刘协的安危为理由,规劝天子,让他居住在豫州的治所谯县,并派遣重兵保护。
  对于目前的刘协来说,曹操与他是利益共同体,他当然不会在这种事上妨碍曹操。等刘协欣然应允,曹操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南阳,安定周边。
  待到所有领地内的经济与军事都步入正轨,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将许昌设为都城,改元建安,同时重铸钱币,恢复市肆。
  他还在谋士们的提议下,重设太学与地方学院、精舍,力图像《孟子》中写的那般,用“庠序之教”,传递“忠君、孝悌之义”。
  “如今纲纪废弛,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臣斗胆,欲向陛下举荐有识之臣……”
  在稳定内外条件后,曹操开始罗列朝中的官职,想办法塞入自己的班底。
  为了避免触怒天子,他并未做得太过火,只挑了一些紧要的部位,以请示的名义上表,让天子过目。
  剩下的未被填充的官职,由刘协自行定夺。可刘协如今身边又能有几个得用的人?赵谦、赵温、马日磾等重臣,要么被董卓残害,要么为了送他逃离乱局而牺牲。还有一部分朝臣,或被郭汜扣留,或不知所踪。
  “杨彪、钟繇、韩融、梁绍,亦可用之。”
  最终,刘协勉强挑了几人,予以任命。
  曹操帐下的谋士、武将亦做了官职上的变动。
  荀彧任侍中,守尚书令;荀攸任汝南太守,参军事;郭嘉任司空军祭酒;程昱任济阴太守,都督兖州……
  顾至则任谏议大夫,比八百石,兼议军事。
  得知这个从天上砸下来的新任命,顾至不由一叹。
  谏议大夫,在西汉的时候叫谏大夫,主掌谏言,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告告状,评议朝廷政事的言官。
  曹操应该是根据他的要求,特地找了这么一个符合他“钱多事少”工作理念的岗位,而且还煞费苦心地把六百石的工资恢复成汉武帝时期的比八百石。
  明面上看,他似乎应该高高兴兴地接受这个岗位,提前进入一边叨嗑一边领工资的退休生活。
  然而,这个工作虽然看起来像是为他量身定做,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谏议大夫是皇帝身边的言官,谏言直接精准对接皇帝本人,也就是说,他若成了谏议大夫,今后会经常见到刘协。
  经常见到刘协,这是什么可怕的故事。
  顾至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热衷于把他往刘协的面前塞。上回是“闲着无聊可以陪天子下棋”,这回又是直面天子的谏官。
  “任谏议大夫之职的官员,通常都是名儒与刚直之士,臣或许难担其任。”
  在众人百忙的间隙,顾至找到曹操,委婉推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