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这绣工之中,头一个难缠的,便是这陈金荣。
  她向来自负,专爱拿捏个派头,性子也犟得老驴一般,最恨旁人驳她主意。
  偏生她有一手双面异绣的绝活,寻常绣技更不消说。凡她经手的绣活,见了的无不称赞。加之她入绣庄已有二十余年,不独众绣工唯她马首是瞻,便连方明照也要敬她三分。
  沈蕙娘远远与陈金荣照了面,虽观她如此,倒也知她全无歹心。
  原来陈金荣原在旁处做事,后头为着不忿东家苛待学徒,宁可挨板子也要与那学徒抱不平,便是得罪了东家,这才寻到明月绣庄来。
  陈金荣近旁,又有个额高鼻挺、颊边生痣的,便是现下绣工工头,唤作孙秀君的。她性子率直爽快,也擅做双面异绣。
  这双面异绣的法子须要二人共事,她便专与陈金荣搭伙。平日里与陈金荣相与时,也较旁人更亲近些。
  至若年轻些的,倒是聚在西头各自谈笑。
  为首的生得丰腴体态、五短身材,肤色白净,活似个面人儿,便是叫做宋巧云的。
  这宋巧云天生一副玲珑心窍,聪慧活络,最擅调和。纵是那宿世经年的冤家对头,经她两头相劝时,包管解了仇怨,两下安生了。
  这厢见了沈蕙娘,她立时颔首微笑,端是一派亲和姿态。
  沈蕙娘款步行至堂前,与众绣工两下见了礼,往绣绷后头坐了,只道:今日叨扰诸位,且将这同心绣的关窍分说一二。
  众绣工应她招呼,一齐上来围拢相看。
  她先挑线抽丝,再牵针引线,以江南绣中唤作滚团儿的针法,将经纬丝线连缀。
  不多时,便在绢子上绣出朵透空的梅花,好不玲珑剔透。
  众绣工皆伸长了脖子,瞧得入神。
  独见陈金荣攒了眉头道:这滚团儿针,须是滚针、收针各三回,沈娘子怎生却作滚针四回、收针两回?
  沈蕙娘已搁下针线,应道:这原是我在淮州时,与绣坊姊妹一同琢磨的法子,专用来绣这等小巧花儿。
  陈金荣愈沉了面,只道:好端端的法子,几朝皆是如此传来,却改它作甚?
  沈蕙娘起了身,一指花瓣间描线,不疾不徐道:陈管事且瞧,这梅花本小,须以轻盈空灵为态。此处多使一回滚针,便因滚针成样轻透。那收针成样厚重,在此处少使一回,更合梅花姿态。
  听得这话,孙秀君立时挤上前来,笑道:沈管事这话说得虽巧,只是未亲眼瞧见,到底有些不明。我且来试个三滚三收的,与列位瞧瞧便了。
  沈蕙娘让到一旁,指教着孙秀君先做过抽丝一序,孙秀君便依了自家言语,使三滚三收绣来。
  绢子上并排两朵梅花,皆依同心绣法而成,只连缀针法有异。
  众绣工纷纷瞧觑,但见沈蕙娘所绣梅花活泛透亮,蕊萼间似有清风相拂。
  再观孙秀君所绣,虽也精巧,却显得板实些,稍减几分灵气。
  孙秀君搁下针线起身,只叹道:不意还有这等巧法,今日算是见识了。
  一时高下有分,众绣工心知肚明,口中虽不言语,却早把眼风往陈金荣面上扫去。
  陈金荣将脸绷紧了,压着眉把一双眼盯住了两朵梅花,鼻翼翕动,面色一时发青,显是胸中顶着一股浊气。
  省得陈金荣面上挂不住,众绣工登时敛声屏气,又不住将眼往沈蕙娘面上睃去。
  沈蕙娘略一沉吟,心有分较,只往宋巧云那头瞧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