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3)
赶巧与宋巧云对了眼,便见宋巧云与她递个眼色,从人堆里挤将过来。
宋巧云对着陈金荣福了一福,俏声道:要说眼光独到,陈管事当数第一流。若非您老人家道破了,我们这些榆木疙瘩瞧来时,还道沈管事使的是寻常滚团儿针法。有陈管事这双慧眼,当真是我们绣坊的福分。
几句话说罢了,只见陈金荣面色稍霁,鼻子里哼出一股气,虽未接茬,到底又将腰杆子挺直了。
宋巧云又扭头看向沈蕙娘,满面堆下笑道:沈管事且瞧,我们陈管事从来是个针线堆里扎根的,见了新巧手艺,恨不得立时掰开揉碎了,只为瞧个明白。
她一面说来,一面又指了绢子上梅花,说道:方才孙工头亲自试了针法,倒与我们解了惑。要我说来,沈管事这四滚两收的法子自是巧思,那三滚三收也是祖传根基。两个各有各好,都缺不得。
她又将眼扫过众绣工,只问道:诸位且说,可是这个理儿?
众绣工自然顺了竿爬,纷纷附和起来。
沈蕙娘将指尖一点那朵三滚三收的梅花,接过来温声道:诸位且瞧,孙工头所绣梅花,端的针脚密实,端方有度。这回与云外海人的绣品,也有绣牡丹、荷花的,正该用这般法子,方显着大气。
一面又与陈金荣道:陈管事数十年功底的好手艺,又有如此眼光,这同心绣要成气候时,还须劳动您老人家多掌眼,与蕙娘指教一二。
陈金荣虽则仍板着脸,没个笑模样,却到底微微颔首,揭过这茬去了。
宋巧云笑道:既有陈管事坐镇,我们心中也踏实了。沈管事也莫吊人肠子了,姊妹们可眼巴巴候着学这同心绣呢。
她推着沈蕙娘回了主位,又招呼众绣工上前来,再次围拢了。
沈蕙娘面上含笑,仍温言细语将绣法说来,心下却自如明镜一般,知晓今日这头一关虽是过了,要众人心服口服时,却还须得下好一番功夫。
又过得数日,众绣工已将同心绣法习练得纯熟,眼看便可上手做那批云外海的绣品。
是日午间,沈蕙娘正在绣坊督工,忽见方明照身边吴管事脚底生风地赶将来,叫过她与陈金荣去,火急火燎说道:前月交货的一批绣品出了岔子,两位管事且快些往库房去瞧瞧罢!
第十章
且说三人出了绣坊,沈蕙娘甚少见吴管事显出这等焦色,便问道:吴管事来请我们,端的为着何事?
吴管事答道:两月前,绣庄头回揽了番邦客,往北边大渊国交了一批绣品。如今那大渊商贾道是绣品晕染混色,半件也卖不得的,便是全数退单运回,要绣庄将订金尾款一并奉还。
沈蕙娘心中一凛,却见身旁陈金荣登时面色煞白,连步子也愈沉了几分。
三人脚不点地迳入库房来,端见十数只大箱敞口放着,里头绣品皆是上好绫罗绸缎作底,针线手艺亦不消说。
只是细细瞧来时,那绣面之上,却早是色泽杂晕、异彩混叠,绿叶竟染春花红,碧水倒生远山黑,乌糟糟的,只乱作一团。
方明照早铁青了面皮立在当中,这时见陈金荣进来,只冷笑道:陈管事,你且好生瞧来!这单子是你从头到尾一手抓的,当日你亲自点头,教这批绣品上了货船,如今怎的却这等出乖露丑?
陈金荣颤着手,向箱中拿起一幅山水绣图来细细看觑,将一张灰白的脸绷紧了,兀自出神。
沈蕙娘也取了一幅喜鹊登枝绣图在手,往那晕色处一捻,竟生生捻下一层浮色,露出其下灰白的绣线来。
半晌,方听陈金荣沉声应道:请东家容谅几日,怎生出这岔子,定查明端的。
方明照道:自是应查。如今云外海那头还候着交货,倘或再有这等事,我明月绣庄外销的路子,只怕从此便断送了!
当下吩咐了陈金荣回去清查,一面又与沈蕙娘道:蕙娘,你且也帮衬着陈管事些。
沈蕙娘应下了,却见陈金荣脸上一发难看起来。
沈蕙娘与陈金荣一道转到前厅去,将绣坊并染坊六十余工人召齐了。
陈金荣把那大渊商单之事,从头至尾告诉了一遍,下头工人听毕,个个面色凝重。 ↑返回顶部↑
宋巧云对着陈金荣福了一福,俏声道:要说眼光独到,陈管事当数第一流。若非您老人家道破了,我们这些榆木疙瘩瞧来时,还道沈管事使的是寻常滚团儿针法。有陈管事这双慧眼,当真是我们绣坊的福分。
几句话说罢了,只见陈金荣面色稍霁,鼻子里哼出一股气,虽未接茬,到底又将腰杆子挺直了。
宋巧云又扭头看向沈蕙娘,满面堆下笑道:沈管事且瞧,我们陈管事从来是个针线堆里扎根的,见了新巧手艺,恨不得立时掰开揉碎了,只为瞧个明白。
她一面说来,一面又指了绢子上梅花,说道:方才孙工头亲自试了针法,倒与我们解了惑。要我说来,沈管事这四滚两收的法子自是巧思,那三滚三收也是祖传根基。两个各有各好,都缺不得。
她又将眼扫过众绣工,只问道:诸位且说,可是这个理儿?
众绣工自然顺了竿爬,纷纷附和起来。
沈蕙娘将指尖一点那朵三滚三收的梅花,接过来温声道:诸位且瞧,孙工头所绣梅花,端的针脚密实,端方有度。这回与云外海人的绣品,也有绣牡丹、荷花的,正该用这般法子,方显着大气。
一面又与陈金荣道:陈管事数十年功底的好手艺,又有如此眼光,这同心绣要成气候时,还须劳动您老人家多掌眼,与蕙娘指教一二。
陈金荣虽则仍板着脸,没个笑模样,却到底微微颔首,揭过这茬去了。
宋巧云笑道:既有陈管事坐镇,我们心中也踏实了。沈管事也莫吊人肠子了,姊妹们可眼巴巴候着学这同心绣呢。
她推着沈蕙娘回了主位,又招呼众绣工上前来,再次围拢了。
沈蕙娘面上含笑,仍温言细语将绣法说来,心下却自如明镜一般,知晓今日这头一关虽是过了,要众人心服口服时,却还须得下好一番功夫。
又过得数日,众绣工已将同心绣法习练得纯熟,眼看便可上手做那批云外海的绣品。
是日午间,沈蕙娘正在绣坊督工,忽见方明照身边吴管事脚底生风地赶将来,叫过她与陈金荣去,火急火燎说道:前月交货的一批绣品出了岔子,两位管事且快些往库房去瞧瞧罢!
第十章
且说三人出了绣坊,沈蕙娘甚少见吴管事显出这等焦色,便问道:吴管事来请我们,端的为着何事?
吴管事答道:两月前,绣庄头回揽了番邦客,往北边大渊国交了一批绣品。如今那大渊商贾道是绣品晕染混色,半件也卖不得的,便是全数退单运回,要绣庄将订金尾款一并奉还。
沈蕙娘心中一凛,却见身旁陈金荣登时面色煞白,连步子也愈沉了几分。
三人脚不点地迳入库房来,端见十数只大箱敞口放着,里头绣品皆是上好绫罗绸缎作底,针线手艺亦不消说。
只是细细瞧来时,那绣面之上,却早是色泽杂晕、异彩混叠,绿叶竟染春花红,碧水倒生远山黑,乌糟糟的,只乱作一团。
方明照早铁青了面皮立在当中,这时见陈金荣进来,只冷笑道:陈管事,你且好生瞧来!这单子是你从头到尾一手抓的,当日你亲自点头,教这批绣品上了货船,如今怎的却这等出乖露丑?
陈金荣颤着手,向箱中拿起一幅山水绣图来细细看觑,将一张灰白的脸绷紧了,兀自出神。
沈蕙娘也取了一幅喜鹊登枝绣图在手,往那晕色处一捻,竟生生捻下一层浮色,露出其下灰白的绣线来。
半晌,方听陈金荣沉声应道:请东家容谅几日,怎生出这岔子,定查明端的。
方明照道:自是应查。如今云外海那头还候着交货,倘或再有这等事,我明月绣庄外销的路子,只怕从此便断送了!
当下吩咐了陈金荣回去清查,一面又与沈蕙娘道:蕙娘,你且也帮衬着陈管事些。
沈蕙娘应下了,却见陈金荣脸上一发难看起来。
沈蕙娘与陈金荣一道转到前厅去,将绣坊并染坊六十余工人召齐了。
陈金荣把那大渊商单之事,从头至尾告诉了一遍,下头工人听毕,个个面色凝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