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3)
第80章 闪闪发光
田园和陈向兵出发南下,这在家属院并不是什么秘密,对于母子两人的出行,大家倒是不怎么担心的,毕竟,两人如今军体拳打得炉火纯青,还不是说说而已,五六年从不间断的练习,真打起来,拳拳到肉,够对方喝一壶的。
大家只是震惊。
而范树云对此最有感触,几年发展,家属工厂已经找不到当年那个小作坊的样子,高大的门楼,从大门开始,传达室、厂房、仓库、办公室、食堂、会议室一应俱全,如今他们的工人多达五百人,几种烤鱿鱼丝口味全部进入商业部,每天火力全开的生产,效益节节攀升,而工人也再不局限于四方岛,开始朝着舟市开放。
而工人在舟市和四方岛来往之间,又催生很多的机会。
如今的四方镇已经很是繁华,四方小学集资扩建,大了一倍,如今的四方岛,只要是适龄儿童,基本都在学校,而渔家是支持孩子们上学的,因为以前孩子上学和工厂名额挂钩,现在更是和工资挂钩。
因着来往人多,供销社国营饭店生意红火,招待所也是人来人往,更不用说,主干道的街上,早餐店,小饭馆,服装店,修车店陆续出现,并不输舟市什么,甚至更好。
四方岛,已经逐步开始变队为村的各个村子,气象已经大不相同,曾经的茅草屋开始变成一水的土坯平房,家属工厂很多工人都在附近租房,自然又催生一些经济发展。
让范树云感慨的是,在他们还沉浸在家属工厂繁荣景象的时候,田园又一次走在所有人前面,开始踏上新的路途。
家属工厂,午饭时候,范树云和工厂几个老员工坐在一桌吃饭,曾经的老员工,如今已经是工厂的领头人,姚守勤性子细腻,能力在线,铁板钉钉的副厂长,马红和李于蓝一个刚毅一个温婉,分管两个生产线,是平起平坐的生产主任,就连曾经还是新人的宋来苗和何二妮,如今也已经是能带徒弟的大师傅。
而这所有人里面,田技术的资格,绝对是板上钉钉的牢固,她是整个工厂的灵魂,这是所有人刻在骨子里的认知。
她请假带着孩子远行,工厂自然都知道。
马红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多少次发出感慨,“你说这田技术,以前虽然也就隔三差五来一趟工厂,可都知道她就在家属院,我这心里就是稳的,现在一想到她不在四方岛,还挺不得劲。”
范树云正有一肚子感触呢,马红说完,她接茬,“说实话,如今咱们也是几百人的大厂,在舟市都排的上名号,这么个工厂,要是都放在我的肩上,我还真弄不来。”
“最开始,咱们三五个人,想的最多的就是什么,有活干,能把东西卖出去,可现在呢,不说别的,这人员管理就是大头,五六百个人啊,关系复杂,光协调人际关系,这就够我喝一壶的。”
“让大家关系融洽就很难,更不用说,咱们这工厂发展、生产计划调整、员工福利、级别调整、家属保障,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都有田技术的影子,马红,别说你,小田这一
走,我心里都空得慌。”
范树云示意大家别光听不吃饭,她自己夹一筷子凉拌黄瓜,继续说,“我有时候就想,这厂长我就是名义上的,实际的厂长,是小田才对,你说这几百人的工厂,怎么在她手里就和各溜溜球一样,她就能玩得转呢。”
她抬眼看听得入迷的一桌人,“现在我才明白,搞管理,我的上限是十几个人,可人家小田呢。”
马红忍不住伸着脖子听后续,“咋?”
范树云啧一声,“她没啥上限。”
这话一出,桌上一静,随即又是理所当然。
姚柳琴率先赞同,“我也觉着是,反正在小田那里,没什么难事,也没什么不能解决的事。”
马红摇头,“这人和人可真不能比,不说小田,咱就说向兵,你说才十来岁的孩子,搁着咱们自家的,这么大也就是个吃心眼,可人家呢,开好几个店了吧,什么肉夹馍酱海鲜杂货铺,说是还整那么老大个院子收那些物件,这小子可真敢弄,偏他还能找着人给他干活,有门路有手段,你说这可是神了。”
李于蓝听得笑起来,“圆圆说,他这是做当初说的事情呢,当初育红班那航母模型做出来,他咋说的,他哥练技术,他挣钱支援航母建设,瞅瞅,现在就干起来了。”
一群人聊得兴致勃勃,说陈向兵这个体户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以后应该会很不一般。
她们并不知道,对相邻桌上新入职的几个工人来说,她们这样带着赞赏的语气谈论个体户,这件事本身就不一般。
很多人察觉到,在家属工厂上班时间越久,越能感觉到四方岛和外面人的不一样,这里人的思想好像自成一个体系,在他们面前,从没有低人一等这个说法。
个体户,虽然舟市已经有很多,开店的开铺的,走街串巷的大有人在,可很多人都是羞于启齿的,而大多数人也看不上他们这一行,可在这里,截然相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