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个体户歧视的消失,在八十年代之初,直到关于‘万元户’的报道从报纸上出现,才初见端倪,而在四方岛上,有家属工厂这个思想领头羊,在一开始,个体户和工厂工人就站在平等地位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四方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海镇,才能在八十年代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绽放光芒。
  而这其中,翘楚中的翘楚,就是陈向兵。
  此刻,陈向兵已经和田园来到南下第一站,温市。
  这第一站,就让陈向兵大开眼界。
  他就在舟市上学,舟市的大街小巷自然都走过,让他说,舟市的主街道如今已经很有看头,店铺不少,来往的货郎也挺多,称得上繁华,可此刻,来到温市,他才察觉,舟市和温市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在乐清柳市,在永嘉桥头、在苍南龙港,数不清的商户,商棚远远排开,买卖的人来来往往,人流如织。
  针线纽扣,衣帽鞋袜,五金配件,电子零件,电灯电池,瓜子炒货,小吃摊,营造出一种熙熙攘攘的繁华来。
  陈向兵站在街头,眼里带着光,“妈,这可比咱们舟市厉害的多啊。”
  田园点头,试点城市,自然是不一样的,在别人还沉浸在投机倒把中不敢伸手的时候,温市已经开始孕育八大王,开始卖各种手工品,而在以后,等别人敢抬脚踏进这个行业搞零售,温市已经走上批发的道路,关于从商,这片土地永远先人一步。
  “走吧,咱们逛逛。”
  这一逛,陈向兵就有些停不下来,从街头走到街尾,他吃了个肚皮溜圆不说,还买了一堆好玩的玩具。
  经典的铁皮青蛙,最新潮的俄罗斯方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珠,这在舟市都还是稀罕东西。
  玩着玩着,陈向兵脑袋又开始转起来,“妈,我要买些新潮东西带回去,想都不用想,指定好卖。”
  田园欣然点头,对孩子的所有想法,她都是支持的,“好啊。”
  温市之行,陈向兵大受触动,等到了深市,他就更觉着自己的眼睛不够看的。
  已经初具现代规模的深市,带着一股新潮的气息,让人只觉眼花缭乱。
  “妈,我觉着我哥说的国外,也就是这样了吧。”
  宽阔的街道,巨大的横幅广告,公交车在路上穿行,两边是高高的楼房门市,让人不自觉仰望。
  陈向兵喃喃,“和这里比,咱们四方岛,就像是个不开化的小山村。”
  田园带着他踏进最繁华的街道,“只要你想,四方岛能比这里还繁华。”
  陈向兵嗯一声,“妈,你说的对,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还是得挣钱啊。”
  田园看他,“所以这次来,咱们就不能空手而归。”
  两人边走,田园边说,“想要快速的积累财富,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
  陈向兵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投资什么比较好?”
  田园望着这片刚刚苏醒的土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投资,自然要投资前沿科技,电子、网络、激光、光刻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些都可以。”
  陈向兵听得神往,“妈,咱们真能做到你说的这些吗?”
  田园斩钉截铁,“能。”
  虽然现在家里的家底还很弱,可等到后面,抓住股市和房地产这两个大头,一夜暴富也不是空话。
  她牵上陈向兵的手,“走吧,先去注册我们的第一个正式公司。”
  把公司注册在深市,这是田园早就想好的事情,毕竟这里是享受特权的,走在发展前沿,有很多的便利,当然,如果不是港市此时还不能随意进出,还是港市更好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