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4)
江缨虽不言语,脸色却愈发苍白。
几日前,她对父亲甚是想念,于是偷偷前往李陌的宅子,想去找他说话。却意外遇见了一个女子。
江缨记得,她叫姚蓉……
“谁?”江缨再也忍不住,急切地问,“师兄效忠于谁?”
孙微注视着她:“你须得先回答我的问题,李陌和江长史,究竟是什么关系?”
——
李陌得了消息,便匆匆赶往豫章王府。
通传不多时,孙微便陪着江缨出来,笑着对李陌道:“妾正要送江女君回去。没想到先生就到了。”
李陌打量了江缨的脸色,见她很是平静,心中的预感反倒越发不祥。
“师父刚刚过世,家中仍在治丧。王妃若要上门吊唁,何不事先知会?在下也好到场亲迎。”
“先生说的是,”孙微道,“是妾欠考量了。”
李陌礼了礼,便带着江缨离开。
待回到江府,李陌急切地问江缨:“阿缨,王妃跟你说了什么?”
江缨没有立刻说话,只行至祠堂,给江原上了香。
“阿缨。”李陌又唤她。
“没什么,”江缨道,“王妃不过好奇师兄的过往。我说师兄从小随母亲来京,因着同乡的缘故,父亲收师兄为徒。平日里也不过是寻常往来,没什么好说的。”
“你只说了这些?”李陌又问。
江缨看向他,眼神中颇有几分考究:“我有话想问师兄,师兄不若先回答我。”
“什么话?”
“闾丘颜是谁?”
李陌冷声问:“王妃说起了闾丘颜?”
“正是,她让我来问师兄。”江缨道,“还有,师兄早年一直说要找兄长,不知找着了么?”
第334章 兄弟(上)
“李陌的母亲尤氏是宁州人氏,其父是商贾。年少时,尤氏随父亲行商至益州,并在益州居住多年,而后嫁给了个益州人,生了两个儿子。那个益州人姓闾丘。生下的儿子,长子名唤闾丘颜,次子便是李陌。”
孙微正说着李陌的过往,司马隽问:“为何同父同母生下的两个儿子,却是不同姓?”
“那是后来的事。兄弟二人原本同姓,后来尤氏的丈夫行商失败,脾气越发暴戾,常常殴打尤氏,尤氏不堪其辱,便带着小儿子回宁州老家投靠父亲,只留下长子给丈夫。归家后,尤氏被家人安排,又嫁给一户李姓人家,李陌的姓氏由此而来。只是不久后,尤氏刚嫁的丈夫便去世了,只留下尤氏母子相依为命。”
“那么尤氏和李陌又是如何到了京师?”
孙微继续说:“江原和尤氏是同乡,也是总角之交。江原有一年回乡,与尤氏重逢,惊闻她这些年的遭遇,心生怜悯。加之李陌自小聪慧,江原甚是喜爱,当即就收了李陌为徒,把尤氏母子接到了建康。”
“听起来,江原对尤氏的情谊不一般。”司马隽忽而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