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2 / 4)
“那却不知。”孙微心想,倒是看不出来,他原来也喜欢打听这些男女八卦。
“就这么相安无事了几年,李陌在江原的教导下初露头角,尤氏却身患重病。临终前的那两年,尤氏总与李陌说起闾丘颜。说当年无能为力,没能带着两个孩子逃跑,必是苦了长子。她心中牵挂多年,叮嘱李陌务必要找到兄长,好好照顾他。”
司马隽冷冷道:“尤氏大约不曾料到,她的长子如此了得,根本无需照顾。”
孙微道:“正是。只是江原父女从来不知道,李陌早就找到了兄长。他所谓去若耶山的修行,兴许就是为了替闾丘颜做事。如今细想起来,妾自打到了京师后的几件大事,的确都有这两兄弟的踪影。”
司马隽忆起过往,的确如此。
“北府兵变,是李陌向王磡献上的计谋。而其中的关键崔泮,却是闾丘颜的人。”
孙微接着说:“鲁明这案子更不用说,李陌和姚蓉能里应外合,亦离不开闾丘颜的撮合。至于三仙教的案子,李陌在其中十分活跃,倒是不知闾丘颜又出了什么力。”
司马隽抬头,看向门外阴沉沉的天,道:“夫人可还记得梁温。”
“自是记得。他投靠了王磡,在王磡的默许下当了那广州刺史,所以广州也成了王磡的地盘。”
“那夫人是否还记得,你我是如何知晓梁温投靠了王磡?”
“自是因着王治和李陌突然到了广州,而李陌亲口说梁温是他的人,也是王磡的人……”
孙微顿了顿,忽而明白司马隽为何问这个问题。
“世子是说,我们被李陌误导了?”
司马隽的脸色变得严峻:“他只是没把话说全。梁温首先是李陌的恶人,若李陌和王磡同心,梁温自然也是王磡的人。可如今你我已经知晓,李陌实则是闾丘颜的人,那梁温自然而然也就是闾丘颜的人。”
孙微色变:“梁温既然是闾丘颜的人,也就可能在庇护他。”
司马隽颔首:“怪不得闾丘颜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那么些时日,怪不得他要从东海逃跑,原来狡兔三窟,李陌早就把广州变成了闾丘颜的老巢。”
孙微心头一沉。
若是如此,就难办了。闾丘颜丢了荆州,却得了广州。
虽然二者地位不能比,可广州有广州的好处。
广州有南岭为天堑,兵力难以北上。而同样,北边的兵力也难以攻打广州,实乃割据一方的绝佳之选。
“可这不过是世子的推测,恐怕还有佐证。”
“我不缺佐证,”司马隽道,“先前,我与姚蓉遭遇,烧了她的船。那之后,我让殷闻和曾访暗地里跟着她。她逃走之后,又令寻了一艘南下。那船家,正是来自广州。她逃去的方向,也是广州,”
这是个坏消息。
“若是如此,世子做何打算?”孙微问。
司马隽神色沉着:“闾丘颜此人,天涯海角也不能放过。更何况他在广州,不算太远。”
——
浓云密布,平地响起一声闷雷。
司马隽趁着雨未下大之前,迅速前往东宫,面见太子。
“我还以为你再不愿来见我。”太子微笑地虚扶一把,令他起身。
司马隽谢了恩,太子将他打量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头上的伤养的如何了?” ↑返回顶部↑
“就这么相安无事了几年,李陌在江原的教导下初露头角,尤氏却身患重病。临终前的那两年,尤氏总与李陌说起闾丘颜。说当年无能为力,没能带着两个孩子逃跑,必是苦了长子。她心中牵挂多年,叮嘱李陌务必要找到兄长,好好照顾他。”
司马隽冷冷道:“尤氏大约不曾料到,她的长子如此了得,根本无需照顾。”
孙微道:“正是。只是江原父女从来不知道,李陌早就找到了兄长。他所谓去若耶山的修行,兴许就是为了替闾丘颜做事。如今细想起来,妾自打到了京师后的几件大事,的确都有这两兄弟的踪影。”
司马隽忆起过往,的确如此。
“北府兵变,是李陌向王磡献上的计谋。而其中的关键崔泮,却是闾丘颜的人。”
孙微接着说:“鲁明这案子更不用说,李陌和姚蓉能里应外合,亦离不开闾丘颜的撮合。至于三仙教的案子,李陌在其中十分活跃,倒是不知闾丘颜又出了什么力。”
司马隽抬头,看向门外阴沉沉的天,道:“夫人可还记得梁温。”
“自是记得。他投靠了王磡,在王磡的默许下当了那广州刺史,所以广州也成了王磡的地盘。”
“那夫人是否还记得,你我是如何知晓梁温投靠了王磡?”
“自是因着王治和李陌突然到了广州,而李陌亲口说梁温是他的人,也是王磡的人……”
孙微顿了顿,忽而明白司马隽为何问这个问题。
“世子是说,我们被李陌误导了?”
司马隽的脸色变得严峻:“他只是没把话说全。梁温首先是李陌的恶人,若李陌和王磡同心,梁温自然也是王磡的人。可如今你我已经知晓,李陌实则是闾丘颜的人,那梁温自然而然也就是闾丘颜的人。”
孙微色变:“梁温既然是闾丘颜的人,也就可能在庇护他。”
司马隽颔首:“怪不得闾丘颜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那么些时日,怪不得他要从东海逃跑,原来狡兔三窟,李陌早就把广州变成了闾丘颜的老巢。”
孙微心头一沉。
若是如此,就难办了。闾丘颜丢了荆州,却得了广州。
虽然二者地位不能比,可广州有广州的好处。
广州有南岭为天堑,兵力难以北上。而同样,北边的兵力也难以攻打广州,实乃割据一方的绝佳之选。
“可这不过是世子的推测,恐怕还有佐证。”
“我不缺佐证,”司马隽道,“先前,我与姚蓉遭遇,烧了她的船。那之后,我让殷闻和曾访暗地里跟着她。她逃走之后,又令寻了一艘南下。那船家,正是来自广州。她逃去的方向,也是广州,”
这是个坏消息。
“若是如此,世子做何打算?”孙微问。
司马隽神色沉着:“闾丘颜此人,天涯海角也不能放过。更何况他在广州,不算太远。”
——
浓云密布,平地响起一声闷雷。
司马隽趁着雨未下大之前,迅速前往东宫,面见太子。
“我还以为你再不愿来见我。”太子微笑地虚扶一把,令他起身。
司马隽谢了恩,太子将他打量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头上的伤养的如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