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黛玉想代表滇南信女辩经,自然不便顶着茜香国林帝的头衔,吩咐晴雯喊她姑娘,只与母亲、弟弟作一般居士清净打扮。
  林溆将她们领到一处竹林精舍前,就止步了。
  “我是男子不便入内,先去藏经阁阅藏,等你们出来。”
  竹林掩映中有三楹精舍,只用碎石子铺就一段曲折小径,路旁有一石竭,题了“止观”二字。
  三人走上前轻推柴扉,就看到禅房之内,有一庄严端秀的尼师在禅床上结跏趺坐,已然入定,四女在底下蒲团上喃喃默经。
  秋风瑟瑟,吹得檐下铎铃阵阵,如钟磬之声。观慧尼师闻音出定,展眸看向来人,双手合十道:“光阴捻指,长旅如寄,檀越远道而来,久违了。”
  大家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唤了她一声:“四姑娘。”又一齐改口道,“观慧大师。”
  惜春起座下来,请他们在罗汉床上坐了,命近侍自己的沙弥尼给她们上茶。又让四个默经的姑娘也一并过来见客。
  这四人便是来争竞优婆夷辩经人选的,贾敏请问众信女居士何号。一名不梦居士,一名不情居士,一名不愁居士,一名不恨居士。
  众信女又问黛玉何号,黛玉不假思索地道:“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索性自云草木居士。”
  惜春会心一笑,道:“原说无遮大会,何须善男信女辩经?只僧尼二众辩难就好。那边僧俗偏不肯依,说四众弟子缺一不可,倒像‘考度牒’似的难人。
  恰巧我这里来了四副好刚口,又都是精熟经本的信女。我几次考校,都分不出四人的优劣来,正为这个为难呢。”
  贾敏上下打量着惜春,见她一身白袍缁衣,尽显飘逸之态。清秀绝俗,韵格雅致,那双明澈的眼眸,恰似琉璃之珠,纯净无瑕。
  怪不得人说学佛可以调柔人心,比之幼年时冷口冷心的无情模样,此时的惜春和颜笑语,倒是多了一些随和宽柔,说的话也不再有尖刻孤介之感。
  大家闲谈过几句后,惜春就将黛玉来滇南的目的,向四位信女说了,又道:“既然滇南王引荐了草木居士来,那便请五位依经本,设疑难之题,互相问难。”
  不梦居士率先道:“我四人恰各有一难未解,若草木居士能够答得上来,咱们就拱手让贤了。”
  其余三人也点头应是,紧接着不梦居士提问道:“人入梦境,恁地自性醒觉?”
  话音刚落,不情居士也问:“为情缠锁,心珠怎得脱缚?”
  不愁居士笑道:“何以消愁?”
  接着,不恨居士也笑:“云何无嗔?”
  黛玉看向不梦居士道:“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①”又面对不情居士说,“定从戒得,外邪不染,内境自宁;慧从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现。②”
  “至于如何消愁解恨,那就更简单了。”黛玉看向不愁与不恨二人,道:“从谛现观,可永断一切愁忧炽燃。③‘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④”
  四位居士面面相觑,一齐笑了起来,向黛玉异口同声道:“师兄果然勤策进修诸善法,我等自愧弗如,难荷辩经重任,还望师兄不负众望,为我汉传大乘一脉正名。”
  其实黛玉早认出了这四人,她们是太虚幻境的仙姑。不梦居士即是痴梦仙姑,不情居士即是钟情大士,不愁居士即是引愁金女,不恨居士即是度恨菩提。
  见四位仙姑就要告辞离去,黛玉心知她们下凡来此,必是有要事相谈,亲送她们出竹林精舍,留母亲与四妹妹叙旧。
  走到一处幽静无人的静思亭上,黛玉问她们:“四位仙姑特下凡尘,所为何事?”
  四人面面相觑,之后齐齐屈膝下拜,“恭贺绛珠仙子位列仙班!”
  黛玉一愣,疑惑地眨了眨眼。
  痴梦仙姑道:“绛珠仙子谪居凡界已逾双十之载,济世救民,普度众生,光明徧彻诸天,仙格已成,随时可脱红尘之境,羽化高登三十三天。”
  话说间,黛玉周身金光万道,虹霞绮丽,祥云围绕着她飞舞缭绕,迫使她双足离地,腾空而起,徜徉在天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