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1 / 2)
但是民心所向的并不是强权,而是国安物阜,文修武偃,词清讼简。只要君明臣良,致治之隆,百姓根本不会介意皇帝婚否,甚至更希望励精图治的陛下,能有良人相伴。
“陈状元所言极是,茜香国朝堂百司作风务实,因无有祖荫而得官者,枝节牵绊少。彼此也不以清流自居,君子自命,一切凭实绩说话。这一点比中原朝廷要好得多。”
今日晴雯在崇政殿一试,黛玉已知二帝成亲无有障碍了。相对于百司曲言负心之论,黛玉很欣赏陈芳洲的耿直,难免提点他两句。
“中原朝廷素来分门立派,各有山头,朋党之争,士庶攻讦屡禁不绝。像陈状元这样的贤俊,将来少不了被各派争夺。若你想为生民立命,坚守松筠之节,名垂竹帛,朕可以为你遮风挡雨。”
闻言,陈芳洲眸光闪动,鼻尖一酸,心中大受鼓舞,唯有在这一刻他才满血复苏,完全摆脱了最初彷徨忐忑的不安和垂死挣扎的不甘。真切意识到,茜香之旅不虚此行。
他连忙撩袍跪下,向林帝行三叩九拜大礼,以谢知遇之恩,郑重道:“学生唯坚臣节,上奉英主,至死不渝。”
天下未定之时,虏寇交煎,武英帝多仰仗能征善战的勋贵子弟。
而今河晏海清,像陈芳洲这样庶族寒门、布衣百姓出身的文官,秉刚劲之性,有忠耿之清,端方特立之臣,才会是朝堂的中流砥柱。黛玉知道,禛钰这是给她送臂膀来了。
翌日,黛玉训诫百司不得动摇国本,郑重下诏逊位,颁布另择新君的法令。之后留下权杖,起座离开。
以应邀参加滇南七月二十三日海灯会为由,命紫鹃驾辕载书,搬离茜香王廷。
陈芳洲、韩奇为此还牢骚了两句,林帝此举太过仓促,没有给百司及民众,足够的反应时间,恐怕达不到万民苦留的场面。
唯有晴雯知道,黛玉是真心维护茜香的国统,潇洒放下权柄,所思所虑已开始转向中原朝堂。待她完成了甄选新帝的任务,也会辞官离开茜香,追随黛玉履职中原。
从闭殿公布婚讯,到朝会逊位离宫,中间满打满算也不过只隔了一夜。黛玉料想自己会安静离开,压根不会有人拦驾挽留她。哪知车驾才驶出宫外,车轮就转不动了。
“陛下,有人拦驾……”紫鹃才回头告知情况,手里的马鞭就被百姓抢走了。
黛玉蹙眉,疑心是陈芳洲真的设了“扳椽卧辙”的滑稽戏,撩开车帘的瞬间,手指一颤,蓦然呆住了。
目之所及都是填街塞巷的男女老少,远处也是人头攒动,百姓们众星拱月一般汇聚过来,蜂拥堵道,把黛玉的车驾围在当中。
又是抱车轮拽车围,又是手挽手做人墙,还有百司还挨个儿上前行叩拜礼。
“陛下,您践祚不到五年,茜香国从积贫积弱的海外酋邦,在您治下再无人收劳役之累,也无人受饥寒之苦,您兴学办场,陶铸人材,使茜香成为西海强国,我们舍不得您走,茜香也不能没有您!”
“陛下,您要成亲我们不拦着,可您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呐!您是宽仁之帝,关心民瘼。您是英明雄主,千古圣君。您这一去,无人能替,生灵何所依怙?国势赖何以安?”
“陛下,茜香能有今日,皆是陛下所赐,百姓没齿难忘。求您留驻茜香万万年!”
“陛下,您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我们还未来得及报偿,你不能走啊!我们连夜追拦百里,瞻恋弗舍,还请您不要走啊!”
黛玉心中亦是难过,无奈从车上下来,看到一张张热泪盈眶的脸,不禁也湿了眼眶。
见陛下现身,呼啦啦众人全都伏跪在地,他们内心涌动着对林帝的崇敬与依恋之情,无以言表,一时间老幼号泣,声震大地。
千言万语到最后凝聚成一声声“陛下,留下来吧”的呼喊,让黛玉再也绷不住端庄矜持的仪态,渥着脸勉力笑起来,不停抹眼泪。
她咬着唇忍泪吞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见场面要僵持不下,原本对林帝各种新政怀怨不小的韩奇,也被震撼到了,玩世不恭的脸孔颤抖起来,心头一热,眼睛也随之湿润了。
他捏了捏陈芳洲的肩,捂脸道:“赶紧想个法子呀!”
“陛下!”陈芳洲回过神来,冲进百姓围成的人墙,倾着身子奔向林帝,一下子跪到林帝面前。
他哽咽着大声道:“陛下,为君者当上顺天心,下依民意。您为了让茜香国日臻强盛,修律正典,移风易俗,当知法理不外乎人情。既然法无定法,为何不能顺应民心而修改呢?”说罢,以头抢地,咚咚叩头。
之后他起身振臂呼号道,“诸位百姓,若不想林帝离开茜香,还请上书申状,上表劝谏。只要咱们诚意上达天听,便是神妃仙子也能留下来啊!” ↑返回顶部↑
“陈状元所言极是,茜香国朝堂百司作风务实,因无有祖荫而得官者,枝节牵绊少。彼此也不以清流自居,君子自命,一切凭实绩说话。这一点比中原朝廷要好得多。”
今日晴雯在崇政殿一试,黛玉已知二帝成亲无有障碍了。相对于百司曲言负心之论,黛玉很欣赏陈芳洲的耿直,难免提点他两句。
“中原朝廷素来分门立派,各有山头,朋党之争,士庶攻讦屡禁不绝。像陈状元这样的贤俊,将来少不了被各派争夺。若你想为生民立命,坚守松筠之节,名垂竹帛,朕可以为你遮风挡雨。”
闻言,陈芳洲眸光闪动,鼻尖一酸,心中大受鼓舞,唯有在这一刻他才满血复苏,完全摆脱了最初彷徨忐忑的不安和垂死挣扎的不甘。真切意识到,茜香之旅不虚此行。
他连忙撩袍跪下,向林帝行三叩九拜大礼,以谢知遇之恩,郑重道:“学生唯坚臣节,上奉英主,至死不渝。”
天下未定之时,虏寇交煎,武英帝多仰仗能征善战的勋贵子弟。
而今河晏海清,像陈芳洲这样庶族寒门、布衣百姓出身的文官,秉刚劲之性,有忠耿之清,端方特立之臣,才会是朝堂的中流砥柱。黛玉知道,禛钰这是给她送臂膀来了。
翌日,黛玉训诫百司不得动摇国本,郑重下诏逊位,颁布另择新君的法令。之后留下权杖,起座离开。
以应邀参加滇南七月二十三日海灯会为由,命紫鹃驾辕载书,搬离茜香王廷。
陈芳洲、韩奇为此还牢骚了两句,林帝此举太过仓促,没有给百司及民众,足够的反应时间,恐怕达不到万民苦留的场面。
唯有晴雯知道,黛玉是真心维护茜香的国统,潇洒放下权柄,所思所虑已开始转向中原朝堂。待她完成了甄选新帝的任务,也会辞官离开茜香,追随黛玉履职中原。
从闭殿公布婚讯,到朝会逊位离宫,中间满打满算也不过只隔了一夜。黛玉料想自己会安静离开,压根不会有人拦驾挽留她。哪知车驾才驶出宫外,车轮就转不动了。
“陛下,有人拦驾……”紫鹃才回头告知情况,手里的马鞭就被百姓抢走了。
黛玉蹙眉,疑心是陈芳洲真的设了“扳椽卧辙”的滑稽戏,撩开车帘的瞬间,手指一颤,蓦然呆住了。
目之所及都是填街塞巷的男女老少,远处也是人头攒动,百姓们众星拱月一般汇聚过来,蜂拥堵道,把黛玉的车驾围在当中。
又是抱车轮拽车围,又是手挽手做人墙,还有百司还挨个儿上前行叩拜礼。
“陛下,您践祚不到五年,茜香国从积贫积弱的海外酋邦,在您治下再无人收劳役之累,也无人受饥寒之苦,您兴学办场,陶铸人材,使茜香成为西海强国,我们舍不得您走,茜香也不能没有您!”
“陛下,您要成亲我们不拦着,可您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呐!您是宽仁之帝,关心民瘼。您是英明雄主,千古圣君。您这一去,无人能替,生灵何所依怙?国势赖何以安?”
“陛下,茜香能有今日,皆是陛下所赐,百姓没齿难忘。求您留驻茜香万万年!”
“陛下,您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我们还未来得及报偿,你不能走啊!我们连夜追拦百里,瞻恋弗舍,还请您不要走啊!”
黛玉心中亦是难过,无奈从车上下来,看到一张张热泪盈眶的脸,不禁也湿了眼眶。
见陛下现身,呼啦啦众人全都伏跪在地,他们内心涌动着对林帝的崇敬与依恋之情,无以言表,一时间老幼号泣,声震大地。
千言万语到最后凝聚成一声声“陛下,留下来吧”的呼喊,让黛玉再也绷不住端庄矜持的仪态,渥着脸勉力笑起来,不停抹眼泪。
她咬着唇忍泪吞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见场面要僵持不下,原本对林帝各种新政怀怨不小的韩奇,也被震撼到了,玩世不恭的脸孔颤抖起来,心头一热,眼睛也随之湿润了。
他捏了捏陈芳洲的肩,捂脸道:“赶紧想个法子呀!”
“陛下!”陈芳洲回过神来,冲进百姓围成的人墙,倾着身子奔向林帝,一下子跪到林帝面前。
他哽咽着大声道:“陛下,为君者当上顺天心,下依民意。您为了让茜香国日臻强盛,修律正典,移风易俗,当知法理不外乎人情。既然法无定法,为何不能顺应民心而修改呢?”说罢,以头抢地,咚咚叩头。
之后他起身振臂呼号道,“诸位百姓,若不想林帝离开茜香,还请上书申状,上表劝谏。只要咱们诚意上达天听,便是神妃仙子也能留下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