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3)
"这是当归,闻起来香香的。"细雨蹲在孩子堆里,腕间的铜铃铛随动作轻响,"根茎像不像小人参?"
七岁的念柳凑近嗅了嗅,突然打了个喷嚏。围观的孩子们哄笑起来,小姑娘涨红着脸,却还是认真记住了草药特征。
姜墨兰坐在轮椅上看他们闹,膝上摊着新设计的学堂图纸。自从三皇子采纳她"残疾孩童亦可入学"的谏言后,州府新建的学堂便邀她参与规划。图纸上,每张书案都配有可升降的机关,方便轮椅学子使用。
"师祖!"念柳举着刚挖的当归跑来,根须上还沾着新鲜泥土,"送给您!"
阳光透过梅枝,在小姑娘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姜墨兰恍惚看见三十年前那个雪夜,细雨也是这样举着草药,莽撞地闯进她的人生。
"谢谢。"她接过当归,顺手擦去念柳脸上的泥点,"去洗手,给你留了梅子糖。"
细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发间别着那支梅竹双清的木簪。她弯腰看图纸,突然指着书案一角:"这里可以刻朵小梅花。"
"学堂用具,不可儿戏。"
"才不是儿戏。"细雨掏出随身银针,在图纸角落点了个梅花状印记,"让学子们记住,这是'梅雨案'。"
姜墨兰无奈摇头,却还是在正式图纸上保留了这处细节。后来这成了残疾学堂的传统——每张书案角落都刻着朵小梅花,学子们称之为"师祖梅"。
午后,姜墨兰在书房整理医案。推开最下层的抽屉,发现多了本装帧精美的册子。牛皮封面上题着《阿姐起居注》,翻开第一页就让她指尖发颤:
"永昌四十三年三月初七,阿姐腿疼减轻,能站立半刻。午膳多用半碗荠菜羹,喜甜。"
往后翻,几乎每日都有记录:
"永昌四十五年夏,阿姐改良轮椅,三日夜未眠。备参茶七盏,偷加蜂蜜。"
"永昌四十八年冬,阿姐为念柳做新衣,针脚比给我做的细密许多。醋溜白菜多放糖。"
......
最新一页是昨日的记录:"阿姐久坐绘图,亥时腿疼发作。新配艾草膏见效略缓,明日试加威灵仙。"
字迹工整得不像平日的潦草,显是极为用心。姜墨兰摩挲着纸页,突然听见门外窸窣响动。
"柳细雨。"
门缝里探出半个脑袋:"啊?" ↑返回顶部↑
七岁的念柳凑近嗅了嗅,突然打了个喷嚏。围观的孩子们哄笑起来,小姑娘涨红着脸,却还是认真记住了草药特征。
姜墨兰坐在轮椅上看他们闹,膝上摊着新设计的学堂图纸。自从三皇子采纳她"残疾孩童亦可入学"的谏言后,州府新建的学堂便邀她参与规划。图纸上,每张书案都配有可升降的机关,方便轮椅学子使用。
"师祖!"念柳举着刚挖的当归跑来,根须上还沾着新鲜泥土,"送给您!"
阳光透过梅枝,在小姑娘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姜墨兰恍惚看见三十年前那个雪夜,细雨也是这样举着草药,莽撞地闯进她的人生。
"谢谢。"她接过当归,顺手擦去念柳脸上的泥点,"去洗手,给你留了梅子糖。"
细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发间别着那支梅竹双清的木簪。她弯腰看图纸,突然指着书案一角:"这里可以刻朵小梅花。"
"学堂用具,不可儿戏。"
"才不是儿戏。"细雨掏出随身银针,在图纸角落点了个梅花状印记,"让学子们记住,这是'梅雨案'。"
姜墨兰无奈摇头,却还是在正式图纸上保留了这处细节。后来这成了残疾学堂的传统——每张书案角落都刻着朵小梅花,学子们称之为"师祖梅"。
午后,姜墨兰在书房整理医案。推开最下层的抽屉,发现多了本装帧精美的册子。牛皮封面上题着《阿姐起居注》,翻开第一页就让她指尖发颤:
"永昌四十三年三月初七,阿姐腿疼减轻,能站立半刻。午膳多用半碗荠菜羹,喜甜。"
往后翻,几乎每日都有记录:
"永昌四十五年夏,阿姐改良轮椅,三日夜未眠。备参茶七盏,偷加蜂蜜。"
"永昌四十八年冬,阿姐为念柳做新衣,针脚比给我做的细密许多。醋溜白菜多放糖。"
......
最新一页是昨日的记录:"阿姐久坐绘图,亥时腿疼发作。新配艾草膏见效略缓,明日试加威灵仙。"
字迹工整得不像平日的潦草,显是极为用心。姜墨兰摩挲着纸页,突然听见门外窸窣响动。
"柳细雨。"
门缝里探出半个脑袋:"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