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屋内霎时一静。柳大夫正在点灯的手顿了顿,灯芯爆出个小小的灯花。
细雨欢呼着扑向她,差点撞翻药碗:"我要学写阿姐的名字!"
那夜姜墨兰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细雨均匀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窗纸,在帐子上描出疏疏的竹影。她摸到空荡荡的左腿处,那里缠着的白布已经拆了,只剩下一截丑陋的残肢。
五更天时,细雨蹑手蹑脚地爬到她床上,小手轻轻环住她的肩膀。姜墨兰假装熟睡,任温热的泪水洇湿了枕上那朵梅花。
立夏前,柳大夫给她做了根柘木拐杖。杖头雕成鹤首,正好抵在腋下。姜墨兰第一次尝试站立时,膝盖抖得像风中的叶子。细雨张开双臂护在她身前,铜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走一步试试。"柳大夫鼓励道。
姜墨兰刚迈出半步就向前栽去,正好扑在细雨身上。小丫头被撞得倒退几步,后背抵着廊柱才没摔倒,却还死死搂着她的腰。
"阿姐好轻。"细雨仰起脸,鼻尖上沾着姜墨兰的眼泪,"像晒干的菊花似的。"
姜墨兰破涕为笑,指尖拂过她翘起的鼻尖。廊下的风铃叮咚作响,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渐渐地,姜墨兰能拄着拐在院里走动了。细雨发现她总在门槛处迟疑,便缠着父亲在每个门坎内侧钉上块斜木板。柳大夫摸着女儿的头夸她心细,小丫头得意地晃着脑袋,铜铃铛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金光。
作为回报,姜墨兰开始教细雨识字。她发现这小丫头虽然背药方过耳不忘,对着《千字文》却总打瞌睡。
"写这些有什么用嘛。"细雨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乌龟,"我又不考状元。"
作者有话说:
开新文了,求支持求收藏!么么!
第 2 章
姜墨兰抽走她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当归三钱,白芍二钱",推到她面前:"这样呢?"
细雨瞪圆了眼睛,突然跳起来翻箱倒柜,抱来一摞泛黄的纸页:"阿姐帮我写药方!爹说的病症我都记得,就是字太丑抓药的老王总看错。"
那些药方杂乱得像被猫抓过的线团。姜墨兰花了三天时间分类整理,按风寒、伤暑、妇科等归入不同册子。细雨趴在她肩头看,呼出的热气拂得她耳根发痒。
"阿姐真厉害。"细雨把编好的册子搂在怀里,"比爹的账本还整齐!"
提到账本,姜墨兰心中一动。晚饭时她向柳大夫提出想看看医馆的账目,柳夫人筷子上的酿苦瓜啪嗒掉在桌上。
"这......"柳大夫与妻子交换了个眼神,"账目粗陋,怕污了姑娘的眼。"
"我在家时帮母亲理过账。"姜墨兰轻声道,"若有什么不妥当的,您只当我小孩子胡闹。"
柳大夫犹豫片刻,还是从厢房搬来只樟木箱子。积灰的账本摊在灯下,姜墨兰指尖划过那些歪扭的数字,心头渐渐发沉——三年前的黄连收购价竟是今年的两倍,而去年冬天的炭火支出足够买下半亩良田。
细雨凑过来看,突然指着某页惊呼:"爹!这天的诊金记错了!李员外明明给的是五两银子,怎么写成三钱?"
柳大夫涨红了脸,柳夫人则低头扒饭。姜墨兰合上账本,轻声道:"明日我帮您重新誊录吧。"
那晚细雨睡得格外早。姜墨兰在灯下重算账目,发现医馆这三年来竟是入不敷出。窗外传来压低的争执声,她拄着拐挪到门边,听见柳夫人带着哭腔说:"......又不是故意瞒你,阿弟乡试要打点,细雨又总把药施给穷人......"
姜墨兰轻轻退回桌前,在算纸上多添了笔墨。翌日清晨,柳大夫发现案头摆着新账本,每笔出入都列得清清楚楚,最后还附了张建议——将贵细药材单独造册,普通药材按季集中采购。
五月初五,镇上赛龙舟。细雨天不亮就爬起来,给姜墨兰梳了个双鬟髻,又硬要给她鬓边簪朵石榴花。
"我又不去。"姜墨兰偏头躲开。
细雨撅着嘴,突然眼睛一亮:"那阿姐在回春堂二楼看!那儿的栏杆结实,我求过掌柜的了。" ↑返回顶部↑
细雨欢呼着扑向她,差点撞翻药碗:"我要学写阿姐的名字!"
那夜姜墨兰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细雨均匀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窗纸,在帐子上描出疏疏的竹影。她摸到空荡荡的左腿处,那里缠着的白布已经拆了,只剩下一截丑陋的残肢。
五更天时,细雨蹑手蹑脚地爬到她床上,小手轻轻环住她的肩膀。姜墨兰假装熟睡,任温热的泪水洇湿了枕上那朵梅花。
立夏前,柳大夫给她做了根柘木拐杖。杖头雕成鹤首,正好抵在腋下。姜墨兰第一次尝试站立时,膝盖抖得像风中的叶子。细雨张开双臂护在她身前,铜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走一步试试。"柳大夫鼓励道。
姜墨兰刚迈出半步就向前栽去,正好扑在细雨身上。小丫头被撞得倒退几步,后背抵着廊柱才没摔倒,却还死死搂着她的腰。
"阿姐好轻。"细雨仰起脸,鼻尖上沾着姜墨兰的眼泪,"像晒干的菊花似的。"
姜墨兰破涕为笑,指尖拂过她翘起的鼻尖。廊下的风铃叮咚作响,惊飞了檐下筑巢的燕子。
渐渐地,姜墨兰能拄着拐在院里走动了。细雨发现她总在门槛处迟疑,便缠着父亲在每个门坎内侧钉上块斜木板。柳大夫摸着女儿的头夸她心细,小丫头得意地晃着脑袋,铜铃铛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金光。
作为回报,姜墨兰开始教细雨识字。她发现这小丫头虽然背药方过耳不忘,对着《千字文》却总打瞌睡。
"写这些有什么用嘛。"细雨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乌龟,"我又不考状元。"
作者有话说:
开新文了,求支持求收藏!么么!
第 2 章
姜墨兰抽走她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当归三钱,白芍二钱",推到她面前:"这样呢?"
细雨瞪圆了眼睛,突然跳起来翻箱倒柜,抱来一摞泛黄的纸页:"阿姐帮我写药方!爹说的病症我都记得,就是字太丑抓药的老王总看错。"
那些药方杂乱得像被猫抓过的线团。姜墨兰花了三天时间分类整理,按风寒、伤暑、妇科等归入不同册子。细雨趴在她肩头看,呼出的热气拂得她耳根发痒。
"阿姐真厉害。"细雨把编好的册子搂在怀里,"比爹的账本还整齐!"
提到账本,姜墨兰心中一动。晚饭时她向柳大夫提出想看看医馆的账目,柳夫人筷子上的酿苦瓜啪嗒掉在桌上。
"这......"柳大夫与妻子交换了个眼神,"账目粗陋,怕污了姑娘的眼。"
"我在家时帮母亲理过账。"姜墨兰轻声道,"若有什么不妥当的,您只当我小孩子胡闹。"
柳大夫犹豫片刻,还是从厢房搬来只樟木箱子。积灰的账本摊在灯下,姜墨兰指尖划过那些歪扭的数字,心头渐渐发沉——三年前的黄连收购价竟是今年的两倍,而去年冬天的炭火支出足够买下半亩良田。
细雨凑过来看,突然指着某页惊呼:"爹!这天的诊金记错了!李员外明明给的是五两银子,怎么写成三钱?"
柳大夫涨红了脸,柳夫人则低头扒饭。姜墨兰合上账本,轻声道:"明日我帮您重新誊录吧。"
那晚细雨睡得格外早。姜墨兰在灯下重算账目,发现医馆这三年来竟是入不敷出。窗外传来压低的争执声,她拄着拐挪到门边,听见柳夫人带着哭腔说:"......又不是故意瞒你,阿弟乡试要打点,细雨又总把药施给穷人......"
姜墨兰轻轻退回桌前,在算纸上多添了笔墨。翌日清晨,柳大夫发现案头摆着新账本,每笔出入都列得清清楚楚,最后还附了张建议——将贵细药材单独造册,普通药材按季集中采购。
五月初五,镇上赛龙舟。细雨天不亮就爬起来,给姜墨兰梳了个双鬟髻,又硬要给她鬓边簪朵石榴花。
"我又不去。"姜墨兰偏头躲开。
细雨撅着嘴,突然眼睛一亮:"那阿姐在回春堂二楼看!那儿的栏杆结实,我求过掌柜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