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下章修罗场警告!嘎嘎!俺最期待的洒狗血环节!
◇
第49章 打入天牢
闻堰身为当今丞相,又是当朝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大婚的规格礼制,自是除那九五至尊外,举国上下最高的。
婚事在半月前交由礼部一手操办,礼部半点不敢怠慢,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十里红妆,缺一不可,需得样样妥帖到位,仪仗之隆重更是不能输于当年在京城大婚的几位王爷。
赵翎儿乃是远嫁,她母亲早逝,父亲远在恭州,当日陪同她来京的是一位话很少的堂兄,今日送她出嫁的自然也是那位堂兄。
为了不亏待赵翎儿,闻堰命人在京城内置办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邸,规格不次于相府,门匾乃是京中有名的匠人作制,闻堰亲笔以金漆提上赵府二字,房契写在了赵翎儿的名下,算作她的嫁妆,日后赵翎儿若是觉得在相府中过得不如意,想要出去躲清静,也能有个落脚之处。
今日,赵翎儿便会在闻堰为她置办的这座宅邸中出嫁,门心自问,倘若不是她半年前遇到了心爱之人,闻堰无疑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良夫,可惜造化弄人,分明是这样的大喜之日,他们二人心中却各自装着旁人,谁都不高兴,却还是要装出一幅满心欢喜的模样。
迎亲的队伍在天光乍现之时,从丞相府邸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赵府迎亲。
闻堰乘坐于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之上,仪仗队伍庄严而隆重,前导陈列金瓜钺斧朝天镫、肃静回避牌、丞相官衔牌;中导由教坊司派乐工百人演奏《凤求凰》;后导有三品以上官员亲自驾车陪迎、随行于队伍后端;末尾跟着一千京都铁骑,人人身着银甲,胸前系着大红牵巾;左右则有侍女沿途向百姓抛洒喜钱,彰显恩威。
丞相大人即将大婚的消息早在半月前便传遍了整座京都城,百姓们爱戴闻堰已久,闻堰的画像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并没有多少人亲眼目睹过他真容,因此,即便此时天还未彻底亮起,街道上便挤满了出门观礼的百姓,而令百姓们愈发喜出望外的是,今日不仅可以目睹丞相大人真容,运气好的话还能抢到相府发出的喜钱,若是能有幸抢到,沾了丞相大人的喜气,怕是日后就要走大运啦!
百姓们挤作一团,推推攘攘,争前恐后地抢着喜钱,也不忘满脸喜气地祝贺闻堰的新婚之喜。
“恭喜丞相大人!贺喜丞相大人!——”
“祝丞相大人与新婚夫人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日后儿孙满堂,阖家欢喜,共享天伦之乐!——”
好像谁都在因为今日的婚事而欢喜,可闻堰却只觉得吵闹,他端坐于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之上,红色的纱帐随风轻轻舞动,天上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随着思绪飘远,耳边嘈杂的欢呼声也就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他恍然间想起,三年前,他与公冶鹤廷在月老庙成婚那日,似乎也下过雪。
只是当时离别在即,没有去注意罢了。
又想到,在月老庙与公冶鹤廷结为夫妻之后,驱车前往酒楼宴宾客的路上,还未到洞房花烛的时候,他便情不自禁地引着公冶鹤廷在马车中提前入了洞房,也不顾马车外的随从会听了去。
思及那日的光景,闻堰忍不住弯起唇角,笑了一声。
如此荒唐事,怕是今后再也不会做了……
思绪回笼之时,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已于赵府前停下,赵府门口张灯结彩,就连左右两座镇宅的雄狮身前都挂了喜庆的大红牵巾。
在礼部侍郎的主持下,闻堰提起红色官袍下摆,起身下了轺车,与此同时,赵翎儿作凤冠霞帔装束,双手执青绿色孔雀羽扇掩面,在她那英俊却话少的堂兄搀扶下,徐徐走向闻堰。
闻堰笑着朝赵翎儿伸出手,赵翎儿却并未第一时间抬起柔荑至于闻堰掌心,而是转头同她那眼眶通红的堂兄笑道:
“堂兄,便送至此处吧,小妹今日有了夫家,往后会幸福的,堂兄不必再为小妹劳心伤神。”
她那堂兄只是红着眼,哑道:“好……”
赵翎儿的眼眶亦是湿红,笑着道:“堂兄也要照顾好自己,日后为小妹娶一位贤惠的嫂嫂,一定要贤惠,莫要像从前堂兄爱慕过的那个刁蛮女子般,除了乱花堂兄的钱,什么也不会。”
她那堂兄皱眉,道:“你别这么说她,她……”
赵翎儿豪气地打断他:“多谢堂兄一路不辞辛劳,不远千里,送小妹出嫁,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待小妹与夫君日后空闲了,定会回恭州探望父兄和未来嫂嫂的,说不定那日,堂兄的孩子都满地乱跑了呢。”
“话不多说,小妹先去同夫君过好日子啦!”
言毕,不等她堂兄回答,赵翎儿便一把拉起闻堰的手,顶着满头珠旒,抓着闻堰的手快速上了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似的,若晚一步,便再也上不了那京城半数高门贵女都梦寐以求的华美轺车了。 ↑返回顶部↑
◇
第49章 打入天牢
闻堰身为当今丞相,又是当朝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大婚的规格礼制,自是除那九五至尊外,举国上下最高的。
婚事在半月前交由礼部一手操办,礼部半点不敢怠慢,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十里红妆,缺一不可,需得样样妥帖到位,仪仗之隆重更是不能输于当年在京城大婚的几位王爷。
赵翎儿乃是远嫁,她母亲早逝,父亲远在恭州,当日陪同她来京的是一位话很少的堂兄,今日送她出嫁的自然也是那位堂兄。
为了不亏待赵翎儿,闻堰命人在京城内置办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邸,规格不次于相府,门匾乃是京中有名的匠人作制,闻堰亲笔以金漆提上赵府二字,房契写在了赵翎儿的名下,算作她的嫁妆,日后赵翎儿若是觉得在相府中过得不如意,想要出去躲清静,也能有个落脚之处。
今日,赵翎儿便会在闻堰为她置办的这座宅邸中出嫁,门心自问,倘若不是她半年前遇到了心爱之人,闻堰无疑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良夫,可惜造化弄人,分明是这样的大喜之日,他们二人心中却各自装着旁人,谁都不高兴,却还是要装出一幅满心欢喜的模样。
迎亲的队伍在天光乍现之时,从丞相府邸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赵府迎亲。
闻堰乘坐于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之上,仪仗队伍庄严而隆重,前导陈列金瓜钺斧朝天镫、肃静回避牌、丞相官衔牌;中导由教坊司派乐工百人演奏《凤求凰》;后导有三品以上官员亲自驾车陪迎、随行于队伍后端;末尾跟着一千京都铁骑,人人身着银甲,胸前系着大红牵巾;左右则有侍女沿途向百姓抛洒喜钱,彰显恩威。
丞相大人即将大婚的消息早在半月前便传遍了整座京都城,百姓们爱戴闻堰已久,闻堰的画像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并没有多少人亲眼目睹过他真容,因此,即便此时天还未彻底亮起,街道上便挤满了出门观礼的百姓,而令百姓们愈发喜出望外的是,今日不仅可以目睹丞相大人真容,运气好的话还能抢到相府发出的喜钱,若是能有幸抢到,沾了丞相大人的喜气,怕是日后就要走大运啦!
百姓们挤作一团,推推攘攘,争前恐后地抢着喜钱,也不忘满脸喜气地祝贺闻堰的新婚之喜。
“恭喜丞相大人!贺喜丞相大人!——”
“祝丞相大人与新婚夫人早生贵子,百年好合!——”
“日后儿孙满堂,阖家欢喜,共享天伦之乐!——”
好像谁都在因为今日的婚事而欢喜,可闻堰却只觉得吵闹,他端坐于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之上,红色的纱帐随风轻轻舞动,天上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雪,随着思绪飘远,耳边嘈杂的欢呼声也就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他恍然间想起,三年前,他与公冶鹤廷在月老庙成婚那日,似乎也下过雪。
只是当时离别在即,没有去注意罢了。
又想到,在月老庙与公冶鹤廷结为夫妻之后,驱车前往酒楼宴宾客的路上,还未到洞房花烛的时候,他便情不自禁地引着公冶鹤廷在马车中提前入了洞房,也不顾马车外的随从会听了去。
思及那日的光景,闻堰忍不住弯起唇角,笑了一声。
如此荒唐事,怕是今后再也不会做了……
思绪回笼之时,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已于赵府前停下,赵府门口张灯结彩,就连左右两座镇宅的雄狮身前都挂了喜庆的大红牵巾。
在礼部侍郎的主持下,闻堰提起红色官袍下摆,起身下了轺车,与此同时,赵翎儿作凤冠霞帔装束,双手执青绿色孔雀羽扇掩面,在她那英俊却话少的堂兄搀扶下,徐徐走向闻堰。
闻堰笑着朝赵翎儿伸出手,赵翎儿却并未第一时间抬起柔荑至于闻堰掌心,而是转头同她那眼眶通红的堂兄笑道:
“堂兄,便送至此处吧,小妹今日有了夫家,往后会幸福的,堂兄不必再为小妹劳心伤神。”
她那堂兄只是红着眼,哑道:“好……”
赵翎儿的眼眶亦是湿红,笑着道:“堂兄也要照顾好自己,日后为小妹娶一位贤惠的嫂嫂,一定要贤惠,莫要像从前堂兄爱慕过的那个刁蛮女子般,除了乱花堂兄的钱,什么也不会。”
她那堂兄皱眉,道:“你别这么说她,她……”
赵翎儿豪气地打断他:“多谢堂兄一路不辞辛劳,不远千里,送小妹出嫁,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待小妹与夫君日后空闲了,定会回恭州探望父兄和未来嫂嫂的,说不定那日,堂兄的孩子都满地乱跑了呢。”
“话不多说,小妹先去同夫君过好日子啦!”
言毕,不等她堂兄回答,赵翎儿便一把拉起闻堰的手,顶着满头珠旒,抓着闻堰的手快速上了七彩虎纹朱轮华毂轺车,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追似的,若晚一步,便再也上不了那京城半数高门贵女都梦寐以求的华美轺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