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没到放学时间,家里只有南英在,她让心兰给时坚泡了杯茶,三人坐着说些家常话。
  南英问时坚:“小时,家是哪儿的啊?”
  当时的铁路人,见到生人问的第一句就是这个。新疆的汉族人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碰上同一个省的,还要论论老乡。
  铁路上要说普通话,老陆那一代还多少有些乡音,普通话里夹着南腔北调。到了心兰这一代,都是在新疆出生、长大,从小只会说普通话,老家成了一个遥远的想象,等到了心兰的下一代,连籍贯都是新疆了。
  南英自己是河南人,老陆是河北人,孩子们的籍贯跟着老陆,写河北。但心兰心竹小时候跟着南英回过河南,学了几句河南话,河北却从来没去过,成竹和心梅就更别提了,到现在还没出过新疆。
  时坚回答:“家在乌鲁木齐,爷爷那辈就来了新疆。”
  南英接着问:“大城市的孩子,怎么分到红柳河这个小地方来了?”
  时坚挠挠头,回答:“就是……服从分配。”
  南英又问:“爸妈还好吧?”
  心兰想起时坚说过他没爸,怕时坚为难,赶紧端起杯子让他喝口水。时坚吹了吹杯口的茶叶末,小心喝了一口,平静地回答南英:“有一年铁路上出事故,我爸妈都去世了,我是跟着爷爷长大的。”
  心兰微微一惊,她居然不知道,确实,她也从没问过时坚家里的情况。
  南英心下唏嘘,心想,也是个可怜孩子。又问了问时坚爷爷身体好不好,时坚说都挺好的。
  正聊着,家里的孩子们回来了。
  第6章 一个女婿半个儿
  老四心梅最先蹦蹦跳跳地进来,见心兰在家,一下扑进她怀里。老三成竹胖,跟在后面走得哼哧哼哧的,两根书包带子吊在胳膊肘上。心兰向他们介绍了时坚,让他们问时坚叫时哥。
  时坚拿出两个铁铅笔盒,说:“这是送给你们的。”
  铅笔盒,心梅兴奋地说。她眼疾手快,先挑了一个抢走,成竹左看右看,觉得还是妹妹拿走的好看些,嘟着嘴不开心。心梅可不理他,拿着铅笔盒爱不释手,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铅笔盒,以前用的都是妈妈用碎布缝的袋子。
  心兰让他们聊,自己去做饭。等饭做好,心竹也回来了。
  心竹马上初中毕业,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进屋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男人,一时有点儿害羞。
  心梅抢着介绍:“这是时哥。”
  时坚跟心竹打招呼,把一盒饼干递给心竹。成竹抢着要吃,心竹不客气地照他脑袋上呼了一巴掌。
  南英心疼地说:“怎么又打你弟弟?他要吃就给他吃。”
  心竹眼皮一翻:“他该打。”
  “行了行了”,南英把他俩拉开,打开饼干盒让成竹先拿一块,成竹一只胖手夹了三块就往嘴里塞。
  南英再把饼干盒递给心竹,心竹脸一扭:“我不吃。”
  这是陆家常见的戏码,家里就一个儿子,南英多少有些偏心,因为这,两个女儿对成竹没个好脸色,偏偏成竹的性子随南英,软,只有被姐妹们揉搓的份儿。
  时坚家里没有兄弟姐妹,这种热闹他没见过,看着新鲜。
  “心竹、心梅,端饭。”
  心兰一叫,心梅就一溜烟儿跑过去,心竹别别扭扭地瞅着成竹:“怎么不叫他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