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坚的戏看的差不多了,赶快站起来说:“我去我去。”
  南英拦住他:你是客人,你坐下,成竹,去。
  成竹嘴里鼓鼓囊囊的,不情不愿地去厨房端饭。
  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新疆天黑的晚,七八点天色还亮得很,南英索性让孩子们把小矮桌抬进院里吃。
  “呦,今天人多,凳子不够了。”
  南英正想怎么办,心梅进屋拖了个脸盆,往下一扣说:“我坐这个就行。”
  一家人围着矮桌吃起来,心兰一边挨着时坚,一边挨着心梅,突然觉得,家里好久没这么挤了。桌上有一盘沙葱炒鸡蛋,沙葱是南英在院里种的,鸡蛋也是自家养的鸡下的,她招呼着时坚多尝尝。
  时坚一边吃着饭,一边打量着小院。地方不大,却搭着一个葡萄架,几串快成熟的葡萄在叶子下闪着光。葡萄架下,种着几丛菜,一大蓬波斯菊正开着粉色、白色的花。角落里,放着一个鸡笼,养着两三只鸡。在一个少见绿色的沙漠城市里,这个小院里却生机勃勃,把干燥和沙尘隔离在外。
  吃完饭,南英让心兰赶紧送时坚去火车站,碗盘她和心竹收拾。时坚要赶最后一班火车回红柳河,不能多留,跟一家人告别。成竹叮嘱他,下次来一定要再给他带两只蝈蝈,时坚连忙保证。
  临走,南英想起来,摘了两串葡萄让时坚带回去。
  时坚走了不一会儿,月亮出来了,南英抬头看着馒头似的月亮,自言自语地说:“没几天,就到十五了。”
  听说时坚谈了对象,爷爷奶奶高兴的很,人生七十古来稀,唯一的儿子去世早,就剩这么一个孙子,他们老两口唯一的心愿,就是看着孙子结婚。
  那时候国家提倡晚婚晚育,铁路职工结婚要单位批准,女23岁后、男25岁后,才算晚婚。时坚这一年23岁,真要结婚还得再等两年。
  奶奶跟时坚说:“谈得不错就抓紧订婚吧。”
  时坚觉得有理,说回去跟心兰商量。他又跟爷爷说,想做点儿木工活。爷爷年轻时当过木匠,听他这么一说,来了劲头。
  第二天,时坚找来一堆木料,一老一小在院子里忙乎了一天,做了两把椅子。往木椅子上刷上清漆,就算是完工了,剩下的边角料又钉了一个小板凳。
  这些椅子当然是要送给心兰家的,自从上次去心兰家,时坚就一直惦记着椅子不够的事儿,回红柳河,他又去戈壁滩捉了两只蝈蝈,还有一条马蛇。
  马蛇就是四脚蛇,也是新疆的叫法。
  两人订婚的日子定在了6月初,因为时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南英决定她和心兰去乌鲁木齐见对方,心竹已经大了,会做饭,照顾弟弟妹妹两三天不妨事,李婶那儿也交待好了,帮忙照顾着。
  新疆的6月还是春夏之交,白天穿短袖,晚上就要加厚外套了,南英收拾了两件衣服,从箱底翻出一枚银戒指,作为信物。
  临走前的一晚,南英问心兰:“心兰,王大夫你还记不记得?”
  “给你做手术的王大夫?”
  “对,咱们这次去乌鲁木齐,也去看看王大夫。”
  “好。”心兰答应着。
  这个王大夫,是南英手术的主刀医生。生完心梅,南英的腰疼老是不好,去医院看,说是腰上的骨头坏死,哈密的医院太小治不了,转院去了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前前后后住院住了快两年,一直定不下手术方案,最后做手术摘除了腰上的一根骨头,把大腿上的一根骨头换到了腰上。
  这是全国第一例股骨头移植手术,给南英主刀的王大夫,一直跟他们还有联系,时不时打电话到老陆单位,问问南英的恢复情况。
  南英轻叹了口气,对心兰说:“那两年,我住院,你爸上班,多亏了你,要不心梅也养不活。”
  “妈,心梅是我妹妹,我照顾她是应该的,可惜我照顾的也不好,心梅都10岁了,还这么小的个子。”
  “那时候你也是小孩儿,已经尽力了,不容易。”
  南英安慰着心兰,其实她自己心里也一直过不去,心梅是四个孩子里长得最像南英的,却和南英不亲近,反倒和大姐心兰更亲,对心兰和心梅,南英两边都心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