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己寒窗苦读,连科考入场券都还没捞到,一个女娘竟做到七品!为何人家当官轻轻松松?
  “这几位便是来支教的学子!”林县丞介绍。
  “苏大人!”学子们躬身道。
  “各位先生好!”苏樱客气还礼,“各位路上辛苦!岭南蛮荒,官学还靠各位先生多费心!”
  “苏大人客气!”学子们没想到苏樱和蔼可亲,并无想象中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先生们一路走来,对岭南也有初步了解,不知有何看法?”苏樱坐下,与学子们聊起来。
  “回大人,我等来自扬州,皆同窗,愿尽绵薄之力,助岭南办学。”其中一学子回道。
  “哦,扬州可是好地方!”苏樱挑眉,没想到竟是富庶地方的学子最先响应。
  “是!”学子们听着苏大人夸赞自己家乡,心里有种被认同的喜悦。
  “从大庾岭过来?”苏樱问。
  “是!如今大庾岭熙熙攘攘,商旅、人流络绎不绝,听闻年前大庾岭道路艰险。
  我等幸运,年后通过,道路宽敞,双向车道,水泥路比梧州的修建的还厚实、耐磨!
  这一趟行走,才发觉自己见识浅薄,岭南亦非想象中的落后!”学子们真诚道。
  “非也,岭南确实蛮荒落后,只是各位到的梧州,这一年多梧州努力改变,日新月异,给各位造成错觉。
  端看这几日招生,几位便能看出生源单一,且生源不足。这是已富裕的桐县,百姓尚且无力支撑孩子念书。”
  苏樱笑道,“前路漫漫、艰难,各位先生有何看法和建议,如何打算?”
  “回大人,不管第一期学生有几人,我等皆不会放弃,已通过户曹核对、统计出学龄童。
  着衙役知会各村,送学龄童到县学面试,挑选一批资质好的孩童。
  专门成立一个班,免收束脩,赠送教材。”学子们回道。
  “哦,各位看来是有备而来呀!”苏樱笑了,这古代还是有同道中人!
  “是,我等有备无患,特地带了不少教材。”学子们面露得意之色,“我等此法,效仿本地乡绅。”
  江南富庶地,有些乡绅办学,会把当地资质聪慧的孩子招揽去,免束脩,还赠送书本。
  甚至乡试、府试等一应费用都打点、资助,不外结善缘,或是当女婿培养。
  只要其中一个孩童成材出息,乡绅便是赚了,连本带息都收回来!
  此举百利无一害,于乡绅不过举手之劳,几本书、一顿饭钱的事儿。
  于天资聪慧的孩子,则是千载难逢、改变命运的机会。
  学子们来时聚在一起琢磨,岭南穷、蛮荒,出这道支教令,不外两点。
  一是这里先生少,先生少意味着教材、典籍少,几人找乡绅们化缘,要来不少书。
  二是这里穷,饭都吃不饱,自然无钱念书,便想着如何做到真正支教,单收一批学童,免收束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