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3)
“······我明白。”
既然别离已成定数,那言修聿也不会再苦苦挽留,她朋友一般与陆箴说了些赠别的话:“我与你相识一场,也是缘分,往后你有什么要帮忙的,用的上我大可同我知会一声,我尽力帮你。到了京城,若是方便也给我写两封信,我收到了便给你回信。”
第二十二章 赵婉容
翌日在客栈分别时,天是难得的好天,秋高气爽,山与云都站在那样远的地方,红枫从树枝上飘落,掉在言修聿脚下。
告别的话他们昨夜说了许多,今日也不必多言了,再多说几句陆箴未必走得掉。
他翻身上马,骑在马背上垂眸望着地上的她,眼底思绪万千,静默良久,实在是不能拖下去了,陆箴双腿一夹马背,马驮着他向着官道的方向走去,他的告别被秋风吹入言修聿耳中:“阿聿,我走了。”
陆箴的身影渐渐模糊消失,言修聿还站在原地,像是被人钉在了那片地上。
她并非缠绵之人,旅途上碰到的人分别时也颇为干脆,曾经在边塞也是说走就走,她下了决断的事,都不曾犹疑过。
只是······她也是人,也会孤单寂寞。
言修聿的父母早逝,亲族之间关系淡漠,朋友散布在四处,唯一一段能长久延续下去的缘分,几年前在边塞被她亲手斩断了。
她身如浮萍,无根无依。言修聿也不曾埋怨过这漂泊的命数,既无人可依那她便依靠自己,四处漂泊恰好给了她机会周游大好河山。
她从不怨愤,也不悲悯,只是偶尔会感到孤寂罢了。
和陆箴相处了数月,她习惯了有人陪伴的日子,如今乍然重新变为孤家寡人,心中惘然若失也是情有可原。
“罢了,”言修聿心想:“本就是陌路人,缘尽至此,往后余生也不必挂念。”
她转身想回客栈卧房,抬脚时听闻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她突然有些微妙的预感,扭头朝陆箴离去时的方向望去,那踏马而来的竟是不久前离去的陆箴。
“公子······”
“阿聿!”陆箴勒住缰绳,他坐在马背上,束起的发尾高高扬起再落下,他扬声同言修聿说道:“我在京城也置办过几间院子,全都敞亮宜人。阿聿,往后有一日我那的事了,你可愿意同我一道在京城中住下?”
与陆箴相处的数月以来,他多数时候沉静不语,习惯了他静静坐在一旁面上带着笑看她做事。如今他骑着马朝她本来,高高束着发,脖颈上的伤痕露出一角,反倒像个征战沙场的武将。
他志得意满,把一颗热乎乎的心掏出来要交给她,难得他如此坦诚真挚。
既然如此······
言修聿被秋日午后的烈阳光刺得眨了眨眼,她微微垂着眼睫,对着马背上的陆箴勾唇笑笑,应道:“若是有机会,自然是好的。”
倘若到那时陆箴还记得她,她还有这份心,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与言修聿分别后,陆箴连着数日都在赶路,他不知疲倦地骑着马奔向京城,肩上是星月,衣角是冰冷的寒露。
这一路上再没有刺客出现,陆箴心知这并非是那些刺客放过了他,而是他的部下在这一路上为他保驾护航,替他了解了刺客的性命。
在遇刺前陆箴便给京城去了信,他遇刺时他的部下们尚未赶到,如今人都齐全了,是陆箴嘱咐他们不在明面上现身,而是同样躲在暗处,伺机将那些刺客们解决。
眼下他离京城不过半日的路程,部下们在他跟前现身,意味着刺客们全都死在了路上。
“公子,”部下对着陆箴拱手,双手送上一柄剑:“这是刺客们用的剑,属下比对过了,是公主府中人常用的无疑。属下逼问的刺客吐露了一些,说是公主只下令恐吓您尽早回京,有旁的人下令要置您于死地。”
陆箴接过部下手中的剑,拇指仔细摩挲过剑柄的纹样,他的嗓音冰冷疏离,仿佛在问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没问出来是谁下的令?”
“属下无能。”
“无碍,不用逼问我也能猜出是谁。”陆箴将剑交还给部下,嘱咐道:“去找个盒子装起来,回京后先去公主府拜访。” ↑返回顶部↑
既然别离已成定数,那言修聿也不会再苦苦挽留,她朋友一般与陆箴说了些赠别的话:“我与你相识一场,也是缘分,往后你有什么要帮忙的,用的上我大可同我知会一声,我尽力帮你。到了京城,若是方便也给我写两封信,我收到了便给你回信。”
第二十二章 赵婉容
翌日在客栈分别时,天是难得的好天,秋高气爽,山与云都站在那样远的地方,红枫从树枝上飘落,掉在言修聿脚下。
告别的话他们昨夜说了许多,今日也不必多言了,再多说几句陆箴未必走得掉。
他翻身上马,骑在马背上垂眸望着地上的她,眼底思绪万千,静默良久,实在是不能拖下去了,陆箴双腿一夹马背,马驮着他向着官道的方向走去,他的告别被秋风吹入言修聿耳中:“阿聿,我走了。”
陆箴的身影渐渐模糊消失,言修聿还站在原地,像是被人钉在了那片地上。
她并非缠绵之人,旅途上碰到的人分别时也颇为干脆,曾经在边塞也是说走就走,她下了决断的事,都不曾犹疑过。
只是······她也是人,也会孤单寂寞。
言修聿的父母早逝,亲族之间关系淡漠,朋友散布在四处,唯一一段能长久延续下去的缘分,几年前在边塞被她亲手斩断了。
她身如浮萍,无根无依。言修聿也不曾埋怨过这漂泊的命数,既无人可依那她便依靠自己,四处漂泊恰好给了她机会周游大好河山。
她从不怨愤,也不悲悯,只是偶尔会感到孤寂罢了。
和陆箴相处了数月,她习惯了有人陪伴的日子,如今乍然重新变为孤家寡人,心中惘然若失也是情有可原。
“罢了,”言修聿心想:“本就是陌路人,缘尽至此,往后余生也不必挂念。”
她转身想回客栈卧房,抬脚时听闻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她突然有些微妙的预感,扭头朝陆箴离去时的方向望去,那踏马而来的竟是不久前离去的陆箴。
“公子······”
“阿聿!”陆箴勒住缰绳,他坐在马背上,束起的发尾高高扬起再落下,他扬声同言修聿说道:“我在京城也置办过几间院子,全都敞亮宜人。阿聿,往后有一日我那的事了,你可愿意同我一道在京城中住下?”
与陆箴相处的数月以来,他多数时候沉静不语,习惯了他静静坐在一旁面上带着笑看她做事。如今他骑着马朝她本来,高高束着发,脖颈上的伤痕露出一角,反倒像个征战沙场的武将。
他志得意满,把一颗热乎乎的心掏出来要交给她,难得他如此坦诚真挚。
既然如此······
言修聿被秋日午后的烈阳光刺得眨了眨眼,她微微垂着眼睫,对着马背上的陆箴勾唇笑笑,应道:“若是有机会,自然是好的。”
倘若到那时陆箴还记得她,她还有这份心,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与言修聿分别后,陆箴连着数日都在赶路,他不知疲倦地骑着马奔向京城,肩上是星月,衣角是冰冷的寒露。
这一路上再没有刺客出现,陆箴心知这并非是那些刺客放过了他,而是他的部下在这一路上为他保驾护航,替他了解了刺客的性命。
在遇刺前陆箴便给京城去了信,他遇刺时他的部下们尚未赶到,如今人都齐全了,是陆箴嘱咐他们不在明面上现身,而是同样躲在暗处,伺机将那些刺客们解决。
眼下他离京城不过半日的路程,部下们在他跟前现身,意味着刺客们全都死在了路上。
“公子,”部下对着陆箴拱手,双手送上一柄剑:“这是刺客们用的剑,属下比对过了,是公主府中人常用的无疑。属下逼问的刺客吐露了一些,说是公主只下令恐吓您尽早回京,有旁的人下令要置您于死地。”
陆箴接过部下手中的剑,拇指仔细摩挲过剑柄的纹样,他的嗓音冰冷疏离,仿佛在问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没问出来是谁下的令?”
“属下无能。”
“无碍,不用逼问我也能猜出是谁。”陆箴将剑交还给部下,嘱咐道:“去找个盒子装起来,回京后先去公主府拜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