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归玉低下头。
  ……假的,肯定是假的。这传言太过离谱,太过……像说书先生编排的段子。沈镌声根本不使剑,又最是在乎自己那张脸,宝贝得跟什么似的,怎么可能……
  可她心里却又止不住地发虚。
  想起了沈俨。那个守着亡妻腐烂的尸骸,瞬间崩溃的老人。
  青归玉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头皮发麻,心里微末的难过,被这半真半假的传闻搅得翻江倒海。
  也再听不下去,起身走到船舷边,江风猎猎,吹得她鬓发乱舞。
  越是靠近渝州,沿途所见的景象便越是萧索。本该是忙于夏种的田地,多有荒芜,不少村镇都出现了流民,面有菜色,神情惶惶。
  路上有南朝的告示,言说漕帮粮船沉江,乃是意外,安抚百姓。可那粮价,却是一日高过一日,压得人喘不过气。
  而传闻像一张无形的网,在她耳边越收越紧,字字句句,掩抑着血腥。有人说金声公子从此一蹶不振,终日守着空坟,以酒度日。也有人说他性情大变,手段比从前酷烈百倍,天机阁上下,人人自危。
  更有人说,他天机阁倾巢而出,不为权谋,不为争霸,只为寻访天下能起死回生的奇人异士。甚至……连北朝那位病入膏肓的老太后,都收了他送去的帖,言道是愿以天机阁南朝基业为注,换一个“还魂”的法子。
  这可不是倒反天罡了么。青归玉心里想着,一时紧张,一时又稍微平静,可来来去去,总归是这个人。
  一路晓行夜宿,专拣偏僻小路,七日后,渝州城遥遥在望。
  故地重游,城郭依旧,可城中的气氛,却比她离开时紧张了许多,江湖客也多了起来。
  青归玉压低了斗笠,随着人流进了城。她没有回医馆,孟老郎中是寻常人,不能再将他卷进来。只是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陋巷,径直来到了城南的码头。
  这里是渝州城最繁杂,也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更是漕帮势力的核心所在。
  她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支起一个摊子,挂上一面写着“跌打损伤,兼治杂症”的破旧布幡,便做起了游方郎中的买卖。
  码头上的脚夫苦力,每日里搬搬抬抬,磕碰扭伤是家常便饭。她要价低廉,手法又利落,不出两日,便小有名气。
  这日午后,一个漕帮的汉子被抬了过来,说是与人争斗,被人用铁钩伤了小腿,血流不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