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3 / 3)
四
雨夜十点,烛光快燃到尽头。阿迟抱来一把木吉他,说:“停电夜,惯例要唱一首歌。”琴弦受潮,音准有点飘。宋晚意接过吉他,随手拨出《晚风》的前奏。梁屿低声和:“风把少年吹到一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同路。”歌声不大,却在雨声里传得很远。
唱完,阿迟提议:“写留言吧。”她递来一本硬皮笔记本,封面写着“梧桐里第7季”。四人轮流写下:
梁屿:泰山已远,南京正雨,下一站未知,但耳机里永远有同一段旋律。
宋晚意:如果梧桐叶落进我的背包,请替我寄回北京的404。
陈铭川:垃圾袋雨衣是天才发明,谁再说我废物,我就给他套一个。
陆宇:法律人也有浪漫——本页留言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写完,他们各自在页脚画了一个小小符号:纸飞机、算盘、骆驼、天平。阿迟把笔记本合上,像封存了一段密码。
五
雨在凌晨两点停了。空气里只剩下泥土和栀子花的味道。
梁屿和宋晚意挤在下铺,中间放着一个充电宝,两条耳机线从同一台手机分出,像一条分叉的小河。
耳机里循环的是《晚风》的demo版,背景里有海浪声。
宋晚意轻声问:“如果国赛失败,我们还继续吗?”
梁屿答:“继续。失败只是换乘站,不是终点站。”
下铺空间狭窄,两人的肩膀不可避免地碰到一起,温度透过薄薄的T恤传递,像某种无声的确认。
六
次日清晨,阳光穿透雨后的梧桐叶,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斑。
阿迟敲门:“来电了,早餐在楼下,豆浆免费续。”
四人洗漱完毕,把垃圾袋雨衣折好,塞进背包侧袋——留个纪念。
退房时,阿迟把那张写着留言的梧桐叶书签送给他们:
“南京的雨停了,但你们的雨夜还在路上。”
她把四把钥匙收回,钥匙圈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一段尾声。
七
上午九点,四人背着包站在颐和路路口。
梧桐叶沙沙落下,落在他们的帽檐、肩头、鞋尖。 ↑返回顶部↑
雨夜十点,烛光快燃到尽头。阿迟抱来一把木吉他,说:“停电夜,惯例要唱一首歌。”琴弦受潮,音准有点飘。宋晚意接过吉他,随手拨出《晚风》的前奏。梁屿低声和:“风把少年吹到一起,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同路。”歌声不大,却在雨声里传得很远。
唱完,阿迟提议:“写留言吧。”她递来一本硬皮笔记本,封面写着“梧桐里第7季”。四人轮流写下:
梁屿:泰山已远,南京正雨,下一站未知,但耳机里永远有同一段旋律。
宋晚意:如果梧桐叶落进我的背包,请替我寄回北京的404。
陈铭川:垃圾袋雨衣是天才发明,谁再说我废物,我就给他套一个。
陆宇:法律人也有浪漫——本页留言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写完,他们各自在页脚画了一个小小符号:纸飞机、算盘、骆驼、天平。阿迟把笔记本合上,像封存了一段密码。
五
雨在凌晨两点停了。空气里只剩下泥土和栀子花的味道。
梁屿和宋晚意挤在下铺,中间放着一个充电宝,两条耳机线从同一台手机分出,像一条分叉的小河。
耳机里循环的是《晚风》的demo版,背景里有海浪声。
宋晚意轻声问:“如果国赛失败,我们还继续吗?”
梁屿答:“继续。失败只是换乘站,不是终点站。”
下铺空间狭窄,两人的肩膀不可避免地碰到一起,温度透过薄薄的T恤传递,像某种无声的确认。
六
次日清晨,阳光穿透雨后的梧桐叶,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斑。
阿迟敲门:“来电了,早餐在楼下,豆浆免费续。”
四人洗漱完毕,把垃圾袋雨衣折好,塞进背包侧袋——留个纪念。
退房时,阿迟把那张写着留言的梧桐叶书签送给他们:
“南京的雨停了,但你们的雨夜还在路上。”
她把四把钥匙收回,钥匙圈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像一段尾声。
七
上午九点,四人背着包站在颐和路路口。
梧桐叶沙沙落下,落在他们的帽檐、肩头、鞋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