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联的崛起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它的特殊性在于几乎全面继承了沙俄帝国的人口和领土,但思想又是全新的,它从根本上打破了沙俄帝国的腐朽制度,彻底推翻了农奴制,一步到位进入社/会/主/义。
  平民翻身做主人,这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这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开发了普通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平民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金字塔的底端,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国家的高层、政府官员、军队将领,此处举例若干。
  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将民众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必要时刻,民众会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以抵抗外敌的侵略。
  当然,也要批判苏联入侵波兰、芬兰的军事行动,这是赤裸裸的“大国意志”的体现,从入侵波兰开始,苏联就在走上“超级大国”之路。也分析了为何苏联不认为自己是“入侵”波兰,在苏联高层看来,波兰“自古以来”就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我这叫“收复失地”。
  对芬兰的冬日战争则是因为要保护列宁格勒这个重要城市和出海口,因此他们也不会认为是“入侵”,只认为是“用武力进行谈判的一种方式”。
  至于跟德国之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不过是两国之间心照不宣的拖延手段。
  她再次“预言”,德国与苏联之间必将一战,而且会是非常惨烈的一战,其残酷程度甚至可能超过上次世界大战的著名绞肉机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第292章
  阿列克谢看到这一节倒是没有什么波澜,他和凯瑟琳的看法一致,都认为苏德之间必将一战。
  伊利亚则很是焦虑不安。是,他也知道,史达林他们一定也明白,战争无可避免,但会是极为残酷的一战……他无法想象。他实际并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战争,对于战争的想象也全都来自敦刻尔克和伦敦的相关报道,但那毕竟不是亲眼目睹。
  伊戈尔的态度也很是纠结,一方面他不认为苏联还是他的国家,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那些俄罗斯族人是他的同胞。
  你们呀,naive!
  凯瑟琳摇头。
  *
  欧洲大部分地区诡异的安静,除了偶尔才出动一次的德军战机在不列颠岛扔下炸弹,简直可以称得上“群众情绪稳定”了。
  被占领的欧洲国家处在党卫军的高压管理下,大部分国家都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扶持了一堆傀儡政权。
  除此之外,还有亲德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中立国瑞士夹在中间,瑟瑟发抖。
  意大利在北非、希腊都被打得抱头鼠窜,柏林的希特勒大骂之余,不得不分兵帮猪队友一把。北非的德军由陆军少将埃德文隆美尔指挥,将英军打回了埃及境内。
  德军在阿尔及利亚及时的捞了意军一把,德国空军再次掌握了制空权,希腊的战斗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英国皇家空军也以保卫本土为重,在地中海的飞机少到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4月初德军介入开始,英军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被德国空军打得落花流水。
  德军凶猛异常,希军节节败退,英军撤离希腊,希腊王室再次跑路,跑到了克里特岛暂避。
  德国占领希腊本土,与意大利、保加利亚瓜分了希腊领土。
  *
  来自北非和希腊的战争新闻及时发回美国、英国,凯瑟琳每天必看新闻。
  希腊真是动荡不安,王室隔几年就得跑路,就算以后希腊彻底放弃王室改成共和国,也十分的糟糕,经济一团乱麻。国家都能破产你敢信?
  所以说王位的皮夹不好捡,没准就是一个坑。希腊人之前是找了个巴伐利亚王子当国王,维特斯巴赫王朝的奥托一世,他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与王后伊丽莎白的表侄,最后以被废黜告终;之后是德系的丹麦王子,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王朝的乔治一世。
  乔治一世的后裔经过被迫退位、被猴子挠成败血症而死、被废黜、被迎回等等一系列非常戏剧化的事件,现在又被迫跑路,光是这一大家子的故事都够拍个50集连续剧的。
  巴尔干半岛包括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北马其顿等国家,以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以及土耳其的一部分,处在欧亚两块大陆的交界处,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缘政治异常复杂。萨拉热窝就是波黑的首都,一战的起源之地。
  巴尔干地区对于德国很重要,因为希腊王室和内阁都偏向英国,如果放任不管,英军有可能以希腊为基地,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德国已经实际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油田普罗耶什蒂地区,没有汽油,德军的飞机和坦克就得趴窝。
  凯瑟琳对着地图研究半天,发现德国也只能选择挽救猪队友。不然它的大后方重要资源地区很有可能全完蛋。但德国也可以选择进攻乌克兰地区,乌克兰除了是苏联的粮仓之外,石油储量也很丰富。另外还有石油储量更为丰富的阿塞拜疆地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