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千禧适时问潘晴,“你为何那么怕打仗?”
  又问刘湘,“若真打仗,你该如何处理你手头的牛?”
  潘晴道,“打仗真说不准,我和我哥原本生活得好好的,达鲁人突然就打过来了,我们家那房子是存了好多年的钱才买到的,以为终于不用漂泊无依……”
  潘晴说着,眼泪珠子大颗大颗地落,刘湘原本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但真听她说起,心里也跟着难受起来,“我家世代养牛的,要打仗的时候,官府早早就让我们将牛转移了,我们最早知道消息,早卖了牛背井离乡,所以就没受打仗的苦……”
  潘晴道,“养牛还有这样的好处?能早些知道消息?”
  “嗯,牛对官府很重要,官府总归会多关照些。”
  潘晴若有所思,“我都不知道你们养牛的还有这些优待,照你这么说,多养些牛,官府便多看中一些。”
  刘湘也道,“你担忧的也对,也要看什么样的官府,有些当官的遇着事情就跑了,谁管底下如何了,留些现钱在手里也好。”
  揪到更深层的恐惧与渴望,二人对彼此了解更深,便少了些气焰,千禧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光谈一个买牛,就谈了半个时辰,虽然最终没谈出一个准确的结果,但千禧觉着他们对谈话似乎起了某种兴趣,以至于后面在谈及婚事,父母,孩子的问题时,都更坦诚的。
  千禧越发轻松起来,时不时地发问,有些问题悬而不决也好像不那么重要了,关键是沟通问题的方法,姿态,深度,宽度,广度。
  怎么花钱谈完了,千禧又问刘湘,“你分家这事分得如何?在我们岚县,结婚是一定要与父母分家的,你父母如何看此事?”
  刘湘道,“我与爹娘商量过了,我家虽是两户,但现在只盖了一户人家的房子,若是此时要成亲,还得和爹娘住一段时日,等他们房子盖好了,会搬出去住。”
  “钱和牛我们已经商量过了,买牛他们出了大头,那三十头牛归他们,二十头归我,活儿是我和爹一起做的,每月出入按牛的比例分。”
  千禧问潘晴,“你听明白了么?嫁过去什么归你,哪些是父母的,你要做些什么,这些都得听清楚。”
  潘晴点头,“那以后我去牛棚干活,我的钱怎么分呢?”
  “这个……得和我爹商量。”刘湘没考虑到这点,有些羞愧低下头。
  千禧道,“没关系,这种事慢慢商量,且不必立马做决定,潘晴以后到底会做哪些活儿也可以慢慢摸索。”
  “但是你们的商量,别忘了你娘,她虽然不管牛棚,但给你们做饭洗衣裳的,也很累,一个家谁也缺不了。”
  “今日让你们商量的,就是你们婚后一定会遇到的事儿,会吵架没关系,商量不下来也没关系,但冷静下来后,一定要坐下来,像今天一样平心静气商量。”
  二人点头,慢慢滋长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信心。
  这婚事来来回回又商量了好几多天,在金玉署说媒,可不只为成亲,还要教会人如何在婚姻里经营,过得自如美满。
  千禧两家奔走,虽然累却是欣喜的,也不知她娘以前那几千桩婚事怎么说出来的,名媒之路还很长啊。
  下聘前,高粱声特意为这门亲事找到千禧,语重心长地对她讲,“你要认真斟酌这第一门亲事的所有仪制,有了第一户,以后每一户皆会以此为标准,攀比之风会逐渐形成,慢慢的水涨船高,到最后莲花村的人能不能成亲,都看你了!”
  高粱声说完,哈哈笑着走了,留千禧一个人挠头。
  芙蕖夫人之前,厚嫁丰娶这事在岚县是有前车之鉴的,那时候穷人几乎没有成亲的权利,便不再信任婚姻,只讲求搭伙过日子,但没有婚姻的保证,男人提起裤子就跑了,几乎处处是没有爹的野孩子,偷鸡摸狗扰乱治安,又可怜。女人为生育所累,名声所缚,早死的比比皆是,更可怜。
  千禧要在保证双方满意的情况下,控制婚礼的排场支出,总之,这几乎就是为莲花村制定一套风俗,要简约,要尊重,还要办得喜庆漂亮。
  这让千禧头疼不已,她想了一个法子,将谈好的聘礼写好,装进信封送予潘晴家过目,嫁妆也全部装箱,所有的事情都保密。连婚事的排场也得计算,鼓乐班,花轿,衣裳,妆发,宴席,通通控制在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就这些个规矩,还得经过金玉署层层审批,反反复复讨论,最终敲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