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对身边的丫鬟荷花低声道:“这样也挺好的,人总得有个目标,有点事儿做,日子充实,才不会觉得无聊。”
  时光如白驹过隙,两个月的光阴悄然流逝。
  这两个月里,赵铮带着他的运输队,如同勤劳而坚韧的工蚁,往返于平安镇与周边几个受灾稍轻,但物资也匮乏的城镇之间数十次。
  他带出去的山货,那些饱含淀粉的脚板薯、野山药、甘甜的板栗、鲜香的干蘑,在粮荒的大背景下,成了绝对的硬通货,几乎每次一露面就被抢购一空。
  赵铮坚持平价出售,只赚取合理的辛苦钱和运输损耗,这更赢得了沿途百姓的口碑。
  当然,路途并非坦途。
  他们遭遇过好几波想发“灾荒财”的山匪。
  幸而赵铮本身武艺高强,加上他带的人都是平安镇经历过流民之乱,敢打敢拼的青壮年,更有徐闻道给的“软筋散”作帮衬,危机都被成功化解,平安归来。
  每次风尘仆仆地回家,赵铮总会带回一些外地的特产。
  有时是几包香甜的芝麻糖,有时是几匹结实耐用的粗布,有时是给阮玲珑买的精巧小玩意儿,给徐闻道带的当地好茶,给文静寻的几本难得的杂书或精致的绣线。
  这些小小的礼物,承载着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分享的喜悦,为这个家增添了许多温馨的色彩。
  ——————
  京城,勤政殿。
  户部尚书捧着厚厚一叠奏折,脸上是数月来罕见的轻松,就连声音都带着一丝难以克制的激动:“陛下,喜报!天大的喜报啊!”
  周衡昌从堆积的奏章中抬起头,目光锐利:“讲!”
  “各地急报,遵照陛下严旨推广种植的洋芋,已陆续收获。其产量远超预期。虽因种植仓促和经验不足,洋芋平均亩产亦有五石上下。且事实证明,此物真的不挑地,山坡旱地皆可种,洋芋收获期短,实乃天赐救荒之神物!”
  户部尚书越说越激动:“受灾最重的北地三州,洋芋已大量上市。虽其口感稍逊主粮,但胜在量大,而且顶饿!粮价已应声而落,百姓争相购买、食用,饿殍之危已解。江南、西川等地,洋芋也已收获,大大缓解了粮荒压力。流民渐归,民心思安啊陛下!”
  周衡昌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他疾步走到殿中,一把抓过户部尚书手中的奏折,快速翻看着上面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字和描述。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道尽了他心中积压多时的重负终于卸下的狂喜。
  仿佛拨云见日,笼罩大周数月之久的饥荒阴霾,在这不起眼的“洋芋”面前,终于被彻底驱散。
  周衡昌放下奏折,深深地吁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郁结都吐出来。他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物……当真是我大周之福星!”
  周衡昌感慨万分,他踱步到窗前,望着宫墙外辽阔的天空,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在奏章中反复出现的名字。
  平安镇,阮玲珑。
  若非她识得此物,若非她无私献出种植之法并率先试种推广,这场席卷整个大周的浩劫,后果不堪设想。
  “阮玲珑,当居首功!”
  周衡昌在心中默念,对这个素未谋面,却一次次为大周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农女,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好奇。
  68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