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3)
“我记下了,谢谢爷爷!”赵铮接过包裹,郑重地行了一礼。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了赵铮和他那支由镇上可靠青壮组成的运输队,家里似乎一下子安静了不少。阮玲珑、徐闻道和文静三人,更是关起门来,过起了低调而温馨的日子。
阮玲珑将心思更多地放在了规划和管理上。她雇佣了更多老百姓,帮忙打理自己名下的田地。
洋芋种子有限,她只在靠近水源,便于管理的一亩上等田里播种。
阮玲珑有能力用异能催熟更多洋芋出来,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注意,她选择了克制。那一亩地,将是她用来观察、记录和优选良种的试验田。
番薯种子更为稀少珍贵,她同样只种了一亩,精心照料着。在番薯量产前,阮玲珑并不打算推广番薯的种植。
至于番茄和辣椒,阮玲珑开始了精心的育苗工作。番茄苗在温暖的人工大棚里已经探出了嫩绿的小芽,辣椒则要等到天气更暖和一些。
重见光明后的文静,生活轨迹与失明时差别不大。
她依旧很少主动提出门,仿佛对外面的世界并无太多好奇。
徐闻道从未限制过她,甚至暗示过她可以出去走走,但文静总是微笑着摇头,说在家里看书、帮玲珑打理家中事务就很好。
书房和厨房,依旧是她待得最久的地方。
徐闻道在不经意间发现,文静看书的速度极快,而且涉猎极广,从游记、杂谈到诗词歌赋,甚至是史书。
更令他惊讶的是,文静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有一次,他随意考校她昨日看的一本杂记中的细节,她竟能分毫不差地复述出来,连页数都记得。
“难不成,文静能过目不忘?”徐闻道心中掀起波澜。
这样的天赋,简直是天生的学医好苗子。医道浩瀚无边,需要的就是强大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不知是年纪大了,还是经历了这场病,又或是看到文静眼中偶尔流露出的,对知识纯粹的渴求,徐闻道心中那份沉寂的“传道”之心,再次被点燃了。
他看着文静安静读书的侧影,一个念头越发清晰,这样好的天赋,不学医,太可惜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徐闻道将文静叫到书房,开门见山问道:“静儿,爹看你天资聪颖,尤其记性绝佳。你可愿……随爹学医?”
文静闻言,微微一怔。
她眼睛眨了眨,清澈的眼眸看向徐闻道,没有立刻回答。
学医?她从未想过。
她只是喜欢看书,喜欢汲取知识带来的那种内心的充盈感。但看着徐闻道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期待和一种近乎“后继有人”的欣慰,文静的心被触动了。
她思考了片刻,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对着徐闻道盈盈一拜:“若爹不嫌静儿愚钝,静儿……愿意学。”
“好,好!”徐闻道抚掌大笑,连日来的病气仿佛都消散了大半,精神焕发。
“那从今日起,爹便教你认药、识脉、明理!”
于是,阮玲珑每次从田里或外面回来,推开家门,常常能看到这样一幅宁静而充满书卷气的画面。
和煦的阳光下,徐闻道端坐案前,手持医书,声音平缓而清晰地讲解着药性药理、经络穴位;文静则端坐一旁,神情专注,时而提笔记录,时而轻声发问,那双复明后更显灵动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
阮玲珑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心中一片安宁祥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