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周衡昌,如今已是九五之尊,坐拥江山,他不可能没有继承人!
  后宫之争,立嗣之乱,必将伴随着无尽的腥风血雨。
  若让周衡昌知晓文静尚在人间,知道他们还有一个流落民间的女儿。
  那对文静和阮玲珑而言,非但不是天伦团聚的喜事,反而是将她们母女推向权力漩涡中心、万劫不复深渊的催命符!
  与其让她们在深宫之中艰难求生,在猜忌、算计和无穷无尽的争斗中挣扎沉浮,甚至可能重蹈文静当年的覆辙,不如……就让这个秘密永远埋葬。
  就让周衡昌以为文静已逝,让他心中的愧疚和思念成为永恒的枷锁。
  也让阮玲珑,这个在乡野间绽放出独特光芒的女孩,能够远离那吃人的宫廷,和赵铮一起,在平安镇,在这片她亲手守护下来的土地上,安稳幸福地生活下去。
  对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宫廷倾轧的徐闻道而言,没有什么比一份安宁、平实的幸福更重要了。
  在那座金碧辉煌的牢笼里,所谓的“安宁”与“幸福”,不过是镜花水月,是包裹着蜜糖的毒药。
  徐闻道发出一声悠长而复杂的叹息,这叹息里包含了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
  他最终收敛了所有心绪,用医者温和而专业的口吻道:“夫人有此心愿,老夫自当尽力。只不过……治疗眼疾,非一日之功,且需几味特殊的药材相辅。待老夫寻齐药材,便为夫人施术。”
  文静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终于窥见了一丝曙光。
  “真的?多谢徐先生!多谢先生!”她满怀希望地被仆妇搀扶着离开了,那轻盈的脚步,仿佛已经看到了光明。
  徐闻道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复杂。
  京城,新落成的勤政殿内。
  刚刚登基,龙袍加身的周衡昌,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
  他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一扫便是雷霆万钧。
  半年的铁血征战,已将他的杀伐果断从战场带到了朝堂。
  周衡昌处理政务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对于那些在灾荒和战乱中依旧贪墨渎职、鱼肉百姓的官员,毫不手软,血淋淋的人头成了对新政最有效的宣告。
  然而,在一片关于灾后重建、流民安置、赋税减免、地方吏治的冗长奏报中,一份来自西南边陲平安镇的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
  奏折是平安镇县令吴有德所上。
  字里行间,极尽吹嘘之能事,将平安镇在百年大旱和流民暴乱中独善其身且秋粮丰稔,全部归功于他自己的高瞻远瞩和爱民如子。
  奏折写得天花乱坠,仿佛他吴有德就是那力挽狂澜、保境安民的诸葛再世,字字句句都在暗示,如此大功,朝廷理应厚加封赏,升官进爵。
  吴有德此刻想必正做着平步青云的美梦,幻想着陛下的嘉奖诏书和金光闪闪的顶戴花翎。
  殊不知,坐在龙椅上的周衡昌,只是面无表情地翻看着这份奏折,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带着嘲讽的弧度。
  他并非周胤那般昏聩易欺之主。
  登基伊始,他便命人秘密调阅了各地官员,尤其是重灾区官员过往的政绩考课档案。
  这个吴有德,在吏部的记录里,是个典型的“太平官”。他遇事推诿,毫无建树,贪墨或许不敢大张旗鼓,但钻营逢迎、苛捐杂税、盘剥小民以饱私囊之事,绝少不了他。
  其治下的平安镇,往年赋税都收缴艰难,民怨时有,何曾有过半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