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3 / 3)
但他一想到李轩昂在过去的三年里竟然把他当作傅璨、对他怀着那种下作的念头,又为傅璨收买刘福试图毒害他,恨不得反复凌迟之,挫骨扬灰。
太医小心翼翼擦汗,“陛、陛下,公主的病,稍稍好转了。”
傅润闻言,长舒一口气,眼底的戾气有所减退。
兰真仍抱病在床,有一天突然说自己勘破尘世纷扰——提笔写了休书,请愿入山修行。
她命薄,本不该下嫁陶家,既然与丈夫陶讷的夫妻情分寥寥无几,便借兄长的势休了对方。
京都百姓一时侧目,仿佛从前都小看了这位幽居在大臣后院的公主,夸她有李唐公主的架势。
傅润知道妹妹命不久矣,虽以为妻休夫不合规矩,都同意了,赐她“清容居士”的道号。
至于兰真的儿子阿汴,兰真竟也狠心不要了,只说不能姓陶,其余随便处置。
陶先唯唯不敢反驳,陶夫人在家很哭骂了一场,据说险些上吊自尽,被儿子陶讷救下来。
傅润打量被宫女抱在肩头的阿汴,按捏冷得作痛的眉心,发愁道:“她说她最仰慕母妃,我当她是仰慕母妃貌美倾城、才华出众……原来她是仰慕母妃孤身来、孤身去……这丫头!”
王长全呵呵地笑。
陛下的家事,无根之人岂敢置喙。
傅润:“王长全,你徒弟机灵,今后伺候阿汴吧——唔、他便姓傅,只是不入我傅氏宗牒。”
王长全心想:得,为长远之计、为陛下与皇后娘娘的那个没影儿的小太子宝贝疙瘩,他还得再物色几个徒弟精心调/教,面上喜笑颜开,高声谢恩,得意地瞅了两眼老神在在的周总管。
……
李轩昂之死,合情合法,却民“怨”沸腾。
忽然之间整个京城都在说陛下过往的“暴政”:杀人不眨眼、抄家灭族、视宫人如草芥等等。
可见,以李季臣为首的“老人们”的势力还很顽固,不是一时能揪除干净的。
傅润决意明年春再彻底解决朝堂结党与冗官问题,顾虑年末边境安全,暂时按下不发。
果然。
九月初,初雪将至,鞑靼一反常理,与狗国结盟,二次兴兵,预备翻越长城进攻西北诸行省。
*
寒风凛冽,秋气肃杀。
满城树木金黄枯败,行人埋首赶路,不再驻足围观街边大娘大爷的吵闹。
赵彗之肩披鎏金狼面甲,手握长刀与长棍,在城东禁军营操/练新来的禁军。
这帮人均身长七尺三寸的年轻人有些是家里富裕、花银钞特意买的名额,从前的做法是逢年过节或者发俸禄的时候喊过来见一面、上贡几百两茶钱就行,巡街护城等正事绝不用他们。
可赵彗之不知何谓“传统”、“规矩”,代入自家父亲的教导,以为其父母大概是抱着“送进军营磨砺心志”的打算才花费上千两打通关系,照样编入新兵阵列。 ↑返回顶部↑
太医小心翼翼擦汗,“陛、陛下,公主的病,稍稍好转了。”
傅润闻言,长舒一口气,眼底的戾气有所减退。
兰真仍抱病在床,有一天突然说自己勘破尘世纷扰——提笔写了休书,请愿入山修行。
她命薄,本不该下嫁陶家,既然与丈夫陶讷的夫妻情分寥寥无几,便借兄长的势休了对方。
京都百姓一时侧目,仿佛从前都小看了这位幽居在大臣后院的公主,夸她有李唐公主的架势。
傅润知道妹妹命不久矣,虽以为妻休夫不合规矩,都同意了,赐她“清容居士”的道号。
至于兰真的儿子阿汴,兰真竟也狠心不要了,只说不能姓陶,其余随便处置。
陶先唯唯不敢反驳,陶夫人在家很哭骂了一场,据说险些上吊自尽,被儿子陶讷救下来。
傅润打量被宫女抱在肩头的阿汴,按捏冷得作痛的眉心,发愁道:“她说她最仰慕母妃,我当她是仰慕母妃貌美倾城、才华出众……原来她是仰慕母妃孤身来、孤身去……这丫头!”
王长全呵呵地笑。
陛下的家事,无根之人岂敢置喙。
傅润:“王长全,你徒弟机灵,今后伺候阿汴吧——唔、他便姓傅,只是不入我傅氏宗牒。”
王长全心想:得,为长远之计、为陛下与皇后娘娘的那个没影儿的小太子宝贝疙瘩,他还得再物色几个徒弟精心调/教,面上喜笑颜开,高声谢恩,得意地瞅了两眼老神在在的周总管。
……
李轩昂之死,合情合法,却民“怨”沸腾。
忽然之间整个京城都在说陛下过往的“暴政”:杀人不眨眼、抄家灭族、视宫人如草芥等等。
可见,以李季臣为首的“老人们”的势力还很顽固,不是一时能揪除干净的。
傅润决意明年春再彻底解决朝堂结党与冗官问题,顾虑年末边境安全,暂时按下不发。
果然。
九月初,初雪将至,鞑靼一反常理,与狗国结盟,二次兴兵,预备翻越长城进攻西北诸行省。
*
寒风凛冽,秋气肃杀。
满城树木金黄枯败,行人埋首赶路,不再驻足围观街边大娘大爷的吵闹。
赵彗之肩披鎏金狼面甲,手握长刀与长棍,在城东禁军营操/练新来的禁军。
这帮人均身长七尺三寸的年轻人有些是家里富裕、花银钞特意买的名额,从前的做法是逢年过节或者发俸禄的时候喊过来见一面、上贡几百两茶钱就行,巡街护城等正事绝不用他们。
可赵彗之不知何谓“传统”、“规矩”,代入自家父亲的教导,以为其父母大概是抱着“送进军营磨砺心志”的打算才花费上千两打通关系,照样编入新兵阵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