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3 / 3)
老者简直莫名其妙,劝说道:“你别动!这几日有两个皇子在金匮,人人自危,你——哎小师弟?你快躺着,别怕,又不是为了你父兄来寻仇的番贼,他们两个皇子今日就去苏州了。”
……
逃离金匮后的日子过得极其漫长。
飞玄“绑”来的万春堂大夫战战兢兢为二皇子接骨,苏州不比京都皇宫,因此用药差了一等。
待傅润回京养病,时任太医院院使的罗住春专心为文宗诊脉,他待徒弟极严苛,得意弟子阿汗术尚未获许独自出诊;其余太医要么提前得到徐皇后的密旨,要么是小林妃的心腹,或者受旁的势力左右、瞻前顾后不敢贸然出手——傅润的旧疾就是这样落下的。
少年人抱病在家,被仇恨和耻辱冲昏了头脑,一心想夺太子之位,遂与江二联手做了一个局。
太子傅瑛时在江南巡视漕运,负责督粮入京,这本是一桩轻轻松松的好差。
可惜先有番人在宴席上行刺皇帝一案,朝野震惊,又因傅润暗中推波助澜,查案的官员在太子引荐的番船上发现桐油、硫磺、铜、铁等诸多违禁物……文宗皆按下不发。
傅润见父皇这样护着太子,再生一计,翻出太子在东都招兵买马、私造兵器等事。
文宗态度坚决——太子废立关乎祖宗基业,若无大错,绝不轻易废之。
何谓“大错”?
傅润日夜思索,难以入眠。宫外“废太子”的谣言也是他放出去的,真是……徒劳。自不量力。
他想不通明明都是父皇的儿子,明明都不是元皇后所生,为什么一个可以借“兄长”的名义肆意欺侮他、将来当了皇帝则掌控他一家人的性命,一个却只能站在殿外被太监们指指点点。
太子算什么东西。
他想当皇帝。
他不想再过被人摆布的人生——相反,他要敲碎所有试图破坏他的次品,哪怕弑父——
变数是皇后身边的心腹素娥嬷嬷冒死谏言对文宗讲了一个秘密:
太子瑛是宫宴时皇后与一外臣淫/乱野/合所生。
文宗那一晚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他罢朝三日,再上朝时头发白了许多。
傅润即位后才明白,世上真有不透风的墙,宫里的流言蜚语,其实可能是皇帝授意默许如此而已。
渐渐流传出文宗大醉大恸的消息,说当今圣上极深情,抱着姚皇贵妃的画像哭了一宿,迁怒抄了去送东西的素娥嬷嬷的家,株连数十人,全然不顾皇后颜面。
宫内一时人心惶惶,纷纷夹着尾巴做人。
“姚娘娘的冥寿到了。去年陛下政务繁忙,所以没有办嘛,你们看今年,啧啧,这架势。” ↑返回顶部↑
……
逃离金匮后的日子过得极其漫长。
飞玄“绑”来的万春堂大夫战战兢兢为二皇子接骨,苏州不比京都皇宫,因此用药差了一等。
待傅润回京养病,时任太医院院使的罗住春专心为文宗诊脉,他待徒弟极严苛,得意弟子阿汗术尚未获许独自出诊;其余太医要么提前得到徐皇后的密旨,要么是小林妃的心腹,或者受旁的势力左右、瞻前顾后不敢贸然出手——傅润的旧疾就是这样落下的。
少年人抱病在家,被仇恨和耻辱冲昏了头脑,一心想夺太子之位,遂与江二联手做了一个局。
太子傅瑛时在江南巡视漕运,负责督粮入京,这本是一桩轻轻松松的好差。
可惜先有番人在宴席上行刺皇帝一案,朝野震惊,又因傅润暗中推波助澜,查案的官员在太子引荐的番船上发现桐油、硫磺、铜、铁等诸多违禁物……文宗皆按下不发。
傅润见父皇这样护着太子,再生一计,翻出太子在东都招兵买马、私造兵器等事。
文宗态度坚决——太子废立关乎祖宗基业,若无大错,绝不轻易废之。
何谓“大错”?
傅润日夜思索,难以入眠。宫外“废太子”的谣言也是他放出去的,真是……徒劳。自不量力。
他想不通明明都是父皇的儿子,明明都不是元皇后所生,为什么一个可以借“兄长”的名义肆意欺侮他、将来当了皇帝则掌控他一家人的性命,一个却只能站在殿外被太监们指指点点。
太子算什么东西。
他想当皇帝。
他不想再过被人摆布的人生——相反,他要敲碎所有试图破坏他的次品,哪怕弑父——
变数是皇后身边的心腹素娥嬷嬷冒死谏言对文宗讲了一个秘密:
太子瑛是宫宴时皇后与一外臣淫/乱野/合所生。
文宗那一晚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他罢朝三日,再上朝时头发白了许多。
傅润即位后才明白,世上真有不透风的墙,宫里的流言蜚语,其实可能是皇帝授意默许如此而已。
渐渐流传出文宗大醉大恸的消息,说当今圣上极深情,抱着姚皇贵妃的画像哭了一宿,迁怒抄了去送东西的素娥嬷嬷的家,株连数十人,全然不顾皇后颜面。
宫内一时人心惶惶,纷纷夹着尾巴做人。
“姚娘娘的冥寿到了。去年陛下政务繁忙,所以没有办嘛,你们看今年,啧啧,这架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