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傍晚,让胡阿姨先去陪护中心吃饭后,我自己喂妈妈吃了煮烂的鸡肉茸面条,再坐下歇口气,盯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发呆,看不见一颗星星,只有万家灯火汇成了我眼中存在于地面上的星星。
我轻轻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最近没有休息好,眼睛更不舒服了。
手机在这时候响了一声,拿起来一看,是陆立枫发的消息:我快到了。
我看了眼时间回复:快到探视时间了,我等会儿下来,你找个地方吃饭吧。
陆立枫:OK,老地方?
我回了个“好”,等胡阿姨回来后,给妈妈喂完药,我便和妈妈还有她告别,走出了病房去等电梯。
电梯慢慢上到我所处的楼层,门一打开,一个穿着附中校服的小伙子跟着中年男人出了电梯。我和他们擦肩而过时瞥见了两人的神情,慌张中带着无措,然后循着他们的背影看见他们拐进了右边走廊,估计是去看望病人的。
进了电梯,无声地下行,在明亮的电梯内,我盯着电梯门上自己的身影,清清楚楚看清自己疲倦的模样,回想起高三刚开学不久的某个晚自习,班主任突然把我喊出教室跟我说妈妈晕倒了,被人送去了医院。
当时的我可能也是带着这样的表情来的医院。
最后被告知了无情的噩耗。
我每天医院、学校两头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有照顾妈妈。家里所有存款都砸在了治疗上,渐渐地生活都有些吃力了,即使到处筹了一些钱,也填不满一个越来越大的窟窿。
前不久正陷入绝望之际,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医生告诉我,有个好心人要捐助我们,我提供了医院收费账户,他直接转账到医院,手术、放化疗、长期维持治疗等等费用都被他全额承担了,还给妈妈升级为了单人病房。
我本来想当面好好感谢他,不过他十分低调,不肯露面,留下的署名只有“T”这个字母。
虽然最初还怀疑过怎么会有这么菩萨心肠的人,但后来一想人家说不定就是乐善好施,像他这么大手笔出手相助,肯定很有钱,我不是他帮的第一个人了。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我真挚地写了封感谢信,托医生帮我联系带到了。
“依白!”
到了店里就看到陆立枫已经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了,他挥了挥手招呼我。
我进了店坐在他对面,因为夜盲我晚上没有骑车,加上这里离医院不算远,我就走过来的,一进屋里便感觉暖和不少。
这家家常菜馆味道好,生意也很火爆,都快晚上八点半了,几乎每张桌子都坐了人。明亮的室内和外面黑沉沉的夜对比,即使几桌客人都在安静吃饭,没有聊天喝酒,也显得比外面温暖许多。
不知道陆立枫等了多久,我想问问来着,他先开口说:“我点了我们经常吃的那几样,你看看要不要加什么?”
我瞄了一眼菜单上打勾的菜,摇了摇头:“不用了,我想吃的你都点了。”
陆立枫招呼服务员把菜单递了过去,十分顺口地说:“不要葱姜蒜香菜……”
“也不要胡椒花椒,少放辣椒,对吧?”服务员阿姨习以为常地记下忌口。
我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麻烦了。”
阿姨摆摆手敞亮地笑:“都老顾户了,下次来不用说了啊。”然后回到了后厨。
“阿姨情况还好吧?”陆立枫抿了一口茶水,趁着上菜前和我闲聊。
“和之前差不多。”我说着,想着这个沉重的话题也不太适合在饭桌上多聊,避免悲伤地转移了话锋,“你呢,最近不是在实习吗,怎么有空过来?”
“有事回学校就请了两天假,”他笑了笑,“想着反正离得近就过来找你吃个饭,现在咱们见面的机会太少了。”
“等我读大学就有时间了。”
我最开始没有想过会再次遇到陆立枫。
我初回幢城,人生地不熟,读高中的第一个月很不习惯,当时面对听不懂的幢城话,陌生的城市景象,吃不惯的饮食口味,唯一能庆幸的只有学校离家近,不用住宿。 ↑返回顶部↑
我轻轻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最近没有休息好,眼睛更不舒服了。
手机在这时候响了一声,拿起来一看,是陆立枫发的消息:我快到了。
我看了眼时间回复:快到探视时间了,我等会儿下来,你找个地方吃饭吧。
陆立枫:OK,老地方?
我回了个“好”,等胡阿姨回来后,给妈妈喂完药,我便和妈妈还有她告别,走出了病房去等电梯。
电梯慢慢上到我所处的楼层,门一打开,一个穿着附中校服的小伙子跟着中年男人出了电梯。我和他们擦肩而过时瞥见了两人的神情,慌张中带着无措,然后循着他们的背影看见他们拐进了右边走廊,估计是去看望病人的。
进了电梯,无声地下行,在明亮的电梯内,我盯着电梯门上自己的身影,清清楚楚看清自己疲倦的模样,回想起高三刚开学不久的某个晚自习,班主任突然把我喊出教室跟我说妈妈晕倒了,被人送去了医院。
当时的我可能也是带着这样的表情来的医院。
最后被告知了无情的噩耗。
我每天医院、学校两头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还有照顾妈妈。家里所有存款都砸在了治疗上,渐渐地生活都有些吃力了,即使到处筹了一些钱,也填不满一个越来越大的窟窿。
前不久正陷入绝望之际,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医生告诉我,有个好心人要捐助我们,我提供了医院收费账户,他直接转账到医院,手术、放化疗、长期维持治疗等等费用都被他全额承担了,还给妈妈升级为了单人病房。
我本来想当面好好感谢他,不过他十分低调,不肯露面,留下的署名只有“T”这个字母。
虽然最初还怀疑过怎么会有这么菩萨心肠的人,但后来一想人家说不定就是乐善好施,像他这么大手笔出手相助,肯定很有钱,我不是他帮的第一个人了。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我真挚地写了封感谢信,托医生帮我联系带到了。
“依白!”
到了店里就看到陆立枫已经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了,他挥了挥手招呼我。
我进了店坐在他对面,因为夜盲我晚上没有骑车,加上这里离医院不算远,我就走过来的,一进屋里便感觉暖和不少。
这家家常菜馆味道好,生意也很火爆,都快晚上八点半了,几乎每张桌子都坐了人。明亮的室内和外面黑沉沉的夜对比,即使几桌客人都在安静吃饭,没有聊天喝酒,也显得比外面温暖许多。
不知道陆立枫等了多久,我想问问来着,他先开口说:“我点了我们经常吃的那几样,你看看要不要加什么?”
我瞄了一眼菜单上打勾的菜,摇了摇头:“不用了,我想吃的你都点了。”
陆立枫招呼服务员把菜单递了过去,十分顺口地说:“不要葱姜蒜香菜……”
“也不要胡椒花椒,少放辣椒,对吧?”服务员阿姨习以为常地记下忌口。
我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麻烦了。”
阿姨摆摆手敞亮地笑:“都老顾户了,下次来不用说了啊。”然后回到了后厨。
“阿姨情况还好吧?”陆立枫抿了一口茶水,趁着上菜前和我闲聊。
“和之前差不多。”我说着,想着这个沉重的话题也不太适合在饭桌上多聊,避免悲伤地转移了话锋,“你呢,最近不是在实习吗,怎么有空过来?”
“有事回学校就请了两天假,”他笑了笑,“想着反正离得近就过来找你吃个饭,现在咱们见面的机会太少了。”
“等我读大学就有时间了。”
我最开始没有想过会再次遇到陆立枫。
我初回幢城,人生地不熟,读高中的第一个月很不习惯,当时面对听不懂的幢城话,陌生的城市景象,吃不惯的饮食口味,唯一能庆幸的只有学校离家近,不用住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