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十五岁的苏警官说二十八岁的楼老师是毛头小伙子,这个事实让今年芳龄三十的方队长都忍不住眼皮跳了跳。
  “再加上他刚刚还在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一场仇杀,试图转移警方的视线——老大,他的嫌疑真的很大啊。”
  说完,苏正阳目光亮晶晶地看向方先零,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然而可惜,面对苏警官的求表扬,方队长许久都没有说话。
  第17章 花期失约
  苏正阳不解地转过头:“老大?”
  方先零却摇了摇头,说:“你说得对,他的嫌疑很大——但正是这样,我却反而认为,他肯定不是凶手。”
  苏正阳一怔:“老大,这怎么说?”
  方先零:“首先,关于作案时间的问题。如果他真的是凶手,一晚上的时间足够他做出一份完美的不在场证明了——这样高学历高智商的人群完全有能力做到,可是他却提供了一份一看就有问题的不在场证明,这反而说明,可能是其中有什么信息是我们没有掌握的,但他大概率是清白的。”
  苏正阳摸着下巴:“老大,你说的有道理。”
  像这种高智商高学历的凶手往往会在行凶前给自己准备一份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像楼荍这样几句话就把自己卖个干净的,反而可能正说明他问心无愧。
  方先零:“其次,关于动机问题。他的动机是什么?是他喜欢的人被死者威胁、性/虐/待。可是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他自己。甚至就连易握椒本人都没有提及他被性/虐/待的问题,反而说他和死者的关系很好;而死者本身的网络记录里也没有相关的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楼荍不说,就没人知道他的动机这样强,即便我们查出来他喜欢易握椒而且易握椒又和死者关系匪浅,也不会怀疑这样浅淡的三角关系会促进一场凶杀案。”
  苏正阳“嘶”了一声,觉得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方先零:“再说你说的干扰警方视线——但是,正阳,你别忘了,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被吊路灯,你看看网上的新闻,说这是资本家的报应的言论有多少?楼荍也这么认为,并不能说明什么。”
  说着,方先零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情,继续说道:“而且正阳,他提出这是一起仇杀,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易握椒被划定为嫌疑人。”
  苏正阳觉得方先零的话很有道理,但是:“老大,你这样想是不是有点武断?也许他就是故意摆出这样一副配合的姿态来洗清自己的嫌疑呢?这样的罪犯我们之前又不是没见过。”
  方先零点点头:“你有这样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我告诉你,我认为他不是凶手,不仅仅是以上几点,而是根据现场出发。”
  “现场?”苏正阳知道方先零要说干货了,连忙坐直了身体,拿着小本本开始记录。
  方先零说:“你再回忆一下现场的记录,还记得物鉴科那边怎么说的吗?死者的死因是被吊死,但是物鉴科在他的身体内检测到了花椒花粉。根据测定还原的案发现场,死者是先吸入大量的花椒花粉导致了花粉过敏从而引发了休克,在死者失去反抗能力的时候,他的脖子上被凶手缠绕上绳索,最终吊死在了路灯上。”
  “所以我们一开始推断是熟人作案,因为不是熟人,谁知道死者对花椒花粉过敏——不是所有的花粉,死者是只对那种花椒的花粉过敏,你觉得这个消息楼荍能知道吗?”
  苏正阳回忆起他们对楼荍做的背调,资料上显示楼荍和死者没有任何的交集。就连死者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死者对花椒花粉过敏,楼荍知道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其次,你再想想痕检那边打过来的报告。”方先零说道,“死者衣衫的背部有大量刮蹭痕迹,路灯上挂绳索的部位也有绳索多次移动的痕迹。根据测定,这很有可能是凶手体力不支导致的。”
  苏正阳点点头:“对,因为凶手体力不支,所以在将死者吊在路灯的过程中出现了死者上上下下的移动过程,从而形成了多次摩擦的痕迹。”
  说到这里,苏正阳也明白了方先零的意思:“对啊,楼荍身体强壮,每周都规律性健身,看他的身材,如果真要把死者吊在路灯上,一下子就能把死者吊上去,根本不需要形成这样的摩擦痕迹。”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楼荍其实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方先零指着几份报告说:“按照物鉴科那边传过来的报告,整体的作案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凶手将剧毒物氰/化/钾注入到腊肠中,将腊肠放到案发现场,死者遛狗经过时,死者养的萨摩耶闻到腊肠的味道,从而被吸引,吃下了有毒的腊肠。氰/化/钾毒性当场发作,狗被毒死。
  ——经法医和化检检验,腊肠没有任何防腐剂成分,也没有外包装,疑似凶手自己制作;剧毒物氰/化/钾目前为止来历不明。
  死者发现了萨摩耶的不对劲,在他蹲下身体检查的时候,凶手操控爆/炸装置来到死者身边——也有可能是凶手早就将爆/炸装置放在了有毒的腊肠附近,使得死者在蹲下身体的时候离爆/炸装置非常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