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办?我爹是奸臣! 第1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安嚼嚼嚼,然后幽幽一叹:“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陈琰道:“你不要说话。”
  但是已经晚了,次日散衙之前,陈琰便接到了担任会试同考的任命。
  他只是简单交代一下手头差事,便要回家收拾行装,因为同考官一旦接到任命,就要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在规定的时间之前到达考场,断绝一切与外界的往来直到考试结束,这一举措称为“锁院”,为的是防止泄题与舞弊,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幸好阿蛮熟悉武选司的各项事务,协助慌手慌脚的钱部堂顺利分派好工作。
  下面的员外郎人也机警,陈琰做过会试同考官后,声望和地位会有很大的提升,估计不久就要高升了,腾出来的郎中位置轮也该轮到他了,便也表现的极为认真负责,希望给钱部堂留个好印象。
  陈琰则径直回家,谢绝见客,斋戒沐浴、打点行李和办公用品。
  傍晚时,内监官上门告知可以带一名子侄随身侍奉,但要提前报备姓名。
  早年间也有这样的惯例,后来为防止舞弊被废除,新皇登基后又重新延续起来,毕竟把考官们关在狭小的房间里阅卷十几天,别说没人照顾了,单是没人说话也是活受罪。
  陈琰看一眼正在摘香椿的天真儿子:“陈平安。”
  平安:??!
  他摘香椿摘得太投入了,都没发现老爹回到了内宅,颠颠跑过去,被告知明天不用上学了,跟他去贡院见见世面。
  平安难以置信:“真的吗?!”
  “真的。”
  “但我事先答应了赵祭酒去送考。”平安道。
  去年上任的赵祭酒不知从哪里听说,让陈平安送考是国子监的惯例,能助长升学率,便打发监丞上门,请平安出山。平安也没辟谣,因为又可以请假去贡院看热闹了。
  陈琰道:“那你要好好想想,送考只能请一天假,跟爹进考场,可以请十几天。且这是头等要紧的事,不会有人埋怨你。”
  平安一听,十几天,发财了!
  “我跟您去。”平安笑嘻嘻地应了,上不上学不打紧,主要是他这个人比较孝顺。
  ……
  二月底,考官入闱。
  先经历一番严格的搜查,禁止携带书籍、资料和一切可能用于舞弊的东西。
  平安身上夹带的华容道、九连环、双陆、跳棋珠子就是在这里被收缴干净的……好在礼部的官员比较讲礼貌,不至于把他倒过来抖一抖。
  然后才能进入贡院,听主考官宣布考场纪律,又是祭祀天地先师,又是宣誓,完成一番繁文缛节之后,便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开始熟悉考场、分派职责。
  三日后到了三月初一,考生陆续进入贡院,主同考官们又是一番祭祀活动,各就各位,做阅卷前的准备。
  平安虽不至于左顾右盼,但看什么都带着新鲜劲儿,十八房考官一个比一个出身高,状元就有两位,听他们一起侃天说地也很长见识,平安又是几个考官子侄中年纪最小的,最有名气的,嘴最甜的,总有人嘻嘻哈哈的逗他,所以三天时间过得很快。
  直到被关进考房的一刻,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自己是来陪老爹坐牢的!
  贡院除了那一排排比危房还要破旧的考棚,还设有十八间考房,同考官们分房阅卷,在卷面上做出标记,然后将“荐卷”递出去给主考官,称为“出房”。因此从现在开始到会试放榜,房考官们就要在这方寸之地完成繁重的阅卷工作。
  好在考房虽小,但桌椅床铺功能俱全,也能简单的烧水洗漱,只是不能开门窗,除了递荐卷之外,不准与外界接触。
  平安托着下巴,巴望着紧闭的门窗:“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